口径越大、贯穿伤越高,解放军子弹为啥多为5.8mm?

科学大爆柞 2025-01-16 09:47:34

中国解放军陆军,为何普遍采用5.8mm子弹?真是因为害怕美军吗?众所周知,全球目前的发达国家,其军队采用的子弹口径,大多都超过6mm,就拿美国来说,美国陆军最初采用的是,5.56mm步枪弹,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普遍更喜欢使用7.62mm型。有网友可能会说,苏联还用过5.45mm的步枪弹,比起解放军的5.8mm,岂不是更小了吗?

其实,一般来说,子弹的口径越大,对敌军造成的贯穿伤就越高,这是因为口径大的子弹,出膛后的动能更大,一旦命中敌方有生力量,凭借其强大的威力,能迅速将人体贯穿,甚至会出现击飞的情形。不过,子弹口径增大后,也会导致毁伤性能的下降。解放军陆军部队,目前之所以普遍使用5.8mm,就是在贯穿力和毁伤性能,权衡取舍后做出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今世界各国,都在拼命研发,适配自己军工体系的子弹,但解放军的国产口径型,依旧在海外畅销。

解放军采用5.8mm子弹,是因为造不出更先进的口径吗?大伙儿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欧美这样的发达国,下辖军队的制式步枪,口径一般都带有小数点。要知道,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十分偏好7.62mm子弹,而7.62mm换算成英寸,正好就是0.3,法国采用的12.7mm子弹,也正好与0.5英寸相当。由于国际的子弹计量法,不以中俄的米制为主流,因此换算过来,就不能算作整数。

事实上,制式步枪的子弹类型,不可能单独为方便计算,就全部设计成整数。从军工射伤的理论来讲,一枚5.8mm的步枪弹,恰恰反映出解放军,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思维。据公开了解,目前我国陆军,在全球各大军演上的表现,都以5.8mm为主要目标,著名的95式步枪,虽然其采用的子弹口径,比欧美都要小上一圈,但却达到了射速、威力的平衡点。更何况,解放军5.8mm子弹,从进入21世纪以来,在海外的反馈就不同凡响。

解放军87式5.8mm子弹,为何被外界称为,小口径步枪弹中的“王者”?据公开了解,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央军委相关领导小组,就提出要打造一款,初速大、重量轻、杀伤力大的步枪,但当时的问题是,现存没有任何一种子弹类型,能同时实现这3大战略目标。于是,解放军后勤装备部,1971年3月召开会议,决定为解放军研发,新型小口径枪弹体系。在当时的子弹参数上,要求口径不超过6mm,初速在1000m/s左右,射程需达到400m开外。

同时,在500m有效射程内,子弹威力和穿甲性能,不得低于7.62mm普通弹,600m处能射穿,3mm厚的军用A3钢板。这还没完,传统子弹实现不了的,比如燃烧弹、穿甲曳光弹,这些都要能成功配备。经过中国军工的研发,87式小口径5.8mm步枪弹,就成了解放军的作战主流。5.8mm子弹不仅结构简单,还能配合特种弹药,在野外行动的情形下,十分符合我军作战特点。第一代QBZ5.8mm自动步枪,后续又衍生出95式班用枪、QBU88式狙击步枪系列。

0 阅读:1

科学大爆柞

简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我皆是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