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国产剧《隐秘的角落》火遍全网,豆瓣上100多万人为它打出8.8的高分。
三年后,导演辛爽带着新片归来,豆瓣开分9.0,之后一路飙升,大结局播完升到了可怕的9.5。
当年靠“爬山”“秃头”出圈的张东升,这次挺着啤酒肚,黝黑的脸上满是痘坑,还有酒糟鼻,一眼真没认出来…
当年的《小白船》成了阴间童谣,这次,剧组又对《小星星》下手了…
还有人说:上一部是南方阴郁潮湿、让你窒息的暗黑童话,这一部是北方艳阳天里慢慢生出的凛冽寒意…
《漫长的季节》
(本文有少量剧透,不影响观感)
1998年,中国东北,桦林钢铁第一总厂。
第一批下岗名单拟好了,有人给老职工王响通风报信:名单上有你。
王响18岁顶父亲的班,进厂当火车司机,一开就是三十年。
那时候的工厂,有宿舍区、有独立食堂、有子弟学校、有医院、有澡堂…
你能想象到的一个社会该有的,厂里都有。
王响在厂里娶妻生子,跟同事天天一起上工、吃饭,互相搓背…
他大半辈子没离开过厂,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在厂里,他还惦记着,把18岁的儿子弄进厂,端上铁饭碗。
他没想过,桦钢会有不行的一天…
其实,事情早有端倪。
前几年,王响媳妇心脏搭支架,花了好几万,报销一直没批下来。
那可是九十年代的好几万啊,王响天天念叨,这钱够买辆桑塔纳了。
而近几个月,厂里已经发不出工资了,之前谈好要合作的港商失踪了,锅炉都停了…
厂长也发话了:铁饭碗要被打碎了,只有接受改变,才是对桦钢最好的。
王响横竖想不明白,自己评过先进、当过劳模,接受过厂领导的表彰慰问,这么大的厂子,这么多人,要改变要下岗,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呀…
而与此同时,桦林当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碎尸案”。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被杀害后遭到碎尸,一部分尸块就丢在桦钢宿舍区的垃圾桶里。
凶手和死者,大概率和桦钢脱不开关系。
王响寻思,自己要是能帮助警方抓到凶手,算不算给厂里做出杰出贡献?能不能从下岗名单里除名?
他怎么也想不到,查着查着,竟查到自己儿子头上,更想不到,儿子因此搭上了性命…
《漫长的季节》是由辛爽执导,范伟、秦昊、陈明昊等主演的生活悬疑剧,4月22日开播,一共12集,目前已经全部更新完毕。
目前豆瓣评分9.5,极有可能成为今年口碑最佳的国产剧。唯一的遗憾是,类似于《狂飙》,有些台词依然要靠后期“整改”。
这部剧观感很特别。
看前10分钟,就感受到拍摄手法的高级和新颖;
但看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个案件里,到底死的是谁…
直到看完大结局,仿佛陪着剧中人物,走完了近20年…
有网友评价:这很不“隐秘”,但很“辛爽”!
范伟
秦昊
陈明昊
说起来,这两年爆款剧不少,但悬疑类爆款几乎没有,相反,“迷雾剧场”出一部扑一部…
就说著名的“南大碎尸案”吧,不知道给多少编剧带来了灵感,但拍了半天,都拍了个寂寞。
现在的悬疑剧确实不好拍,因为观众看得多了,腻了,什么血腥场面,什么神反转,各种花样都玩过了,多少珠玉在前,要超越很不容易。
“南大碎尸案”当年的警方悬赏公告
而这次辛爽导演能突围,就在于大胆创新。
人家的悬疑剧都求快,不给观众思考的余地,但《漫长的季节》却放弃了快节奏的叙述方式,硬是把一个凶杀案嵌进了日常生活;
人家的悬疑剧都卖大尺度,暴力色情画面踩着过审线推到观众面前,但这部却故意绕开了此类能吸引眼球的画面;
以往的悬疑剧,或者东北题材的剧集,都是偏冷色调的,这部还偏偏色调温暖,给人感觉朝气蓬勃。
有时,你会以为这是部年代剧,90年代的东北工业小城,还原得那么逼真:旧工厂、游戏厅、电影院、录像厅、夜总会…
人手一个BB机,找不着得多呼几遍;
电影院里热映着未删减的《泰坦尼克号》;
自行车停门口,会被人拔了气门芯…
导演辛爽就是吉林人,而该片的文学策划,是“东北文艺复兴三子”之一,《冬泳》《逍遥游》的作者,班宇。
浓郁的九十年代东北味儿,增加了剧作的真实感。
有时,你又觉得这是一部喜剧,同为沈阳人的范伟和秦昊碎碎念飚台词,有一种东北小品既视感。
特别是秦昊,出演了一个憨直油腻的中年男人,几乎承包了这部剧90%的笑点,跟张东升完全不同,让大家见识了他的整容式演技。
尽管喜剧桥段和凶杀案的肃杀感有点割裂,但真的太好笑了,在我这里绝对算是加分项。
而所有这些细节铺垫,都跟人物有关,跟案件有关,一不留神,就错过了关键。
豆瓣上最高赞的一条评论这样说:如果这部剧因为节奏慢被骂,那么错的不是剧,是我们被短视频侵蚀的人格。
《漫长的季节》是悬疑剧的异类,它挑战了观众的预期,却又凭借强大的故事把控能力,将观众牢牢抓住。
比如,剧集分了三条时间线,分别为2016年,1998年,1997年。
故事叙述从2016年开始,一起出租车套牌撞人事件,牵扯出1998年的碎尸案,而在讲述碎尸案的同时,又穿插了1997年,案件核心人物之间的爱恨纠葛。
听我这么说,没看过剧的读者可能已经晕了…
但剧集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大部分时候,它都没有特意标明时间,却用细致的服化道引导转场。
这不仅是主创团队的自信,更是导演对观众的信任和尊重,他相信仔细看剧的人,一定能够厘清时序,也能够体验发现前后细节呼应的乐趣。
再比如,剧集把叙述重点几乎都放在了人物塑造上。
执着查案的警察、中饱私囊的厂长、单纯的女大学生、人狠话不多的小混混…故事中无论主角配角,都鲜活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的核心人物,是范伟饰演的王响。
他在厂里开火车,他能独当一面,他认真仔细,对同事讲义气,对工作有责任感,多年兢兢业业,才评上了劳模。
但在家里,他却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暴君,要求老婆孩子都围着自己转。
老婆有心脏病,还得天天伺候他。油条没拿盘子装,他都要数落两句。
他最在意儿子,但又要树立威信,要求儿子服从自己。
儿子写诗,他吐槽不押韵,儿子去夜总会当服务员,他骂儿子不务正业,儿子要出去闯闯,他觉得那是瞎折腾,反正不管儿子干什么,他都看不惯。
但儿子死后,他悲痛不已,一辈子都不过去这个坎儿,到死都想查出真相。
王响这个角色,太真实了。
一个人就是会这么复杂,他可能既聪明又糊涂,既高贵又卑鄙,既温情又粗暴。
而这样的父子冲突,我们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
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整个中国都在发生巨变,两代人之间有着巨大的认知差异…
余华在某篇文章中写道:一个欧洲人活四百多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王响就在经历了这样的巨变,下岗前和下岗后,是截然不同的时代。
不仅我们的房子变了,食物变了,手机变了,我们赚钱的方式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了…
曾经我们认为的“骄傲”“荣誉”,现在变得一文不值;
曾经我们认为“绝对正确”的东西,现在可能是“大错特错”;
曾经我们认为“见不得人”的事情,现在可能特别的“光明正大”…
身处其间的人,有多少感到惊慌失措,甚至绝望幻灭?
九十年代的王响,没去过别的地方,桦钢就是他的全世界,他对儿子的期望是,老老实实进厂。
二十年后的王响,下岗后开了出租车,经历过市场经济的大潮,体会过丧子之痛,他对小儿子的期待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时间,改变了一个人。
辛爽说:我想把故事从一个讲案件,变成一个由案件引发出来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
他把故事的视角放在一群老人身上,他们经历过物质没有那么丰富的时代,过着整齐划一的生活,但突然有一天,这个世界开始变了,开始加速,他们得跟在后面追着跑…
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时间的流逝。
剧中还有个角色,桦钢保卫科的邢科长。
九十年代,他是个领导,风光无限。他整天穿着那件黑大衣,那仿佛一个符号,是那个时代给他的价值。
20年后,他老了,那件大衣也旧了,但他还是穿着,他要披着当年的威风和面子。
严格来说,他是反面角色,年轻时偷厂里的设备出去卖钱,年纪大了,又做起了汽车套牌的偏门生意。
但当他被王响抓住,衣服里突然掉出一个尿袋,你对这个角色的厌恶,突然减少了几分…
他毕竟是老了,得了尿毒症,每周要透析,挣来的钱,都花在看病上。
有网友说:在时间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时间让爱美的姑娘长出了眼角纹,让健硕的小伙儿得上了慢性病,时间吹散了家庭,留下几个老友,也让死对头一笑泯恩仇…
那些被时代大潮推着走的普通人,被动、窘迫,却又顽强地活着,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磨难,沉淀出人生的厚度。
这哪里拍的是凶杀案,这拍的明明是一代人的命运悲歌…
原来,真正的主角,是时间啊。
还是沉默的真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