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以为兄弟姐妹就是铁打的情分,血浓于水就能一辈子亲密无间。
现实是,人过了五十,兄弟姐妹关系也要重新洗牌。
小时候一起吃苦,那是情分;但长大后,各自成家,各有算盘,谁顾得了谁?
尤其等父母一走,那点“粘合剂”没了,很多关系就开始变味儿了。
要想不伤感情、不添堵,五十岁以后,兄弟姐妹之间,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一不说,二不问,三不争。
01
一不说:不说家事,不说旧账。
五十以后,最蠢的事之一,就是在兄弟姐妹面前,碎碎念自己家的破事。
你说多了,人家心里想的是:“你活该。”
尤其是那些翻旧账的,什么当年你多吃了一口肉,小时候爸妈多偏心你。
听着就烦,谁没点苦日子?非要掀开来反复揉搓,是想干啥?
我楼下一个大爷,退休了没事做,天天跑他姐家叨叨:“小时候我都让着你,现在你是不是该多帮我点?”
结果他姐直接怼他一句:“你让我,现在是你愿意的,关我屁事?”
真的,五十以后,谁家都有难念的经。
你说多了,只会显得你情商低、嘴不严,还让人提防你。
聪明人,家事不外说,旧账不重提。
02
二不问:不问财务,不问隐私。
再亲的兄弟姐妹,人到中老年,也都不喜欢被人盘问。
“你家孩子工资多少?”“你老伴退休金多少?”这种问题,有点眼力见儿的都知道闭嘴。
前段时间,我一个亲戚就因为多问了句“你家儿子干嘛去了”,结果人家直接拉黑。
不是因为这话多恶毒,而是你管不着还管,容易踩雷。
五十岁以后,谁都不是小孩子了,早就有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你越是刨根问底,人家越烦你。哪怕是亲兄妹,也请尊重彼此的边界。
不问,不代表冷漠;而是给人留面子,也保住自己的分寸。
03
三不争:不争孝心,不争财产。
最可笑的,就是兄弟姐妹为了点孝顺的表现、或者几万块的财产撕破脸。真撕起来,没有赢家。
我认识一个姐姐,她爸刚去世那年,就为了老房子的分配问题,跟弟弟吵得不可开交。
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法院见。几年过去了,财产分了,亲情却没了——过年连面都不见。
到了五十岁,争这些,真没必要。
你想争出个“我比你孝顺”的名头,旁人未必记得住,反而落人口舌。
争财产。只要爹妈还活着,你就别惦记那点东西。
做人厚道一点,少争一分,就是多留一分体面。
兄弟姐妹,五十岁以后,不求朝夕相处,不求浓情蜜意,只求彼此有份体面,留份情面。
多点分寸,少点尴尬,彼此舒坦。
这样走到老,也许不亲密,但能不翻脸、不伤心。
你说是不是这理儿?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