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跟团游途中突发意外,责任究竟谁来担?”近日,衡阳市蒸湘区法院的一起判决引发广泛讨论。一位64岁老人参团旅游时猝死,家属索赔72万元,最终法院判决旅行社承担40%责任,赔偿36万余元。这起案件不仅为老年游客敲响安全警钟,也为旅游行业规范服务划出“红线”。

2023年6月,陈某夫妇报名某旅行社的山西8日游,团内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八成,行程安排紧凑且路途遥远。旅行第7天,陈某在前往景点的大巴上突发不适,送医后抢救无效身亡。家属认为旅行社未充分保障游客安全,索赔72.4万元,但旅行社和保险公司拒绝全额赔偿。
法院调查发现,旅行社存在多项疏漏:
1. 行前准备不足:未要求陈某填写健康信息卡,未询问其健康状况(陈某有脑梗、高血压病史);
2. 行程安排不合理:每日行程密集,未考虑高龄游客身体承受能力;
3. 应急措施缺失:导游在事发当天早晨已知陈某不适,仅口头询问后继续行程,未提供急救药品或联系专业医疗救助。
而陈某本人也存在疏忽:明知自身病史却未主动告知旅行社,且身体不适时未及时就医处理,坚持继续参团活动。法院最终判定,陈某自身承担60%责任,旅行社承担40%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支付36万余元。

根据《旅游纠纷案件司法解释》,旅行社对游客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尤其针对老年群体需做到三点:
充分风险告知:明确询问健康状况,提示不宜参与的项目;
科学规划行程:避免高强度安排,配备必要医护或救助人员;
及时应急处置:遇突发状况应立即联系专业机构,而非依赖游客自行判断。
此案中,旅行社未履行上述义务,成为担责关键。但法院也强调,游客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老年人出游应做到:
- 选择资质齐全、口碑良好的旅行社;
- 主动告知健康状况,携带必备药品;
- 量力而行,避免参与超出身体负荷的活动。

近年来,老年跟团游需求激增,但安全问题频发。本案暴露三大隐患:
1. 行前健康筛查流于形式:多数旅行社仅要求签署免责声明,未实质评估游客身体状况;
2. 低价团“赶行程”现象普遍:为压缩成本,行程安排过于紧凑,加剧疲劳风险;
3. 急救能力不足:导游缺乏基本医疗培训,偏远地区难以及时获得专业救援。
专家建议,旅游行业需建立老年团专项服务标准,例如:
- 强制要求70岁以上游客提供体检报告;
- 配备随行医护人员或急救设备;
- 开发“慢节奏”老年专属线路,每日活动时长不超过6小时。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份判决书,更是一份“警示录”。对旅行社而言,安全服务不能止于合同条款;对老年人而言,健康管理不可心存侥幸;对家属而言,选择产品时需审慎评估风险。唯有各方尽责,才能让“夕阳红”旅途真正安心无忧。
信息来源:光明网、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