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芯片突发,造芯八年再上热搜,即将迎来实质性进展!

王石头 2025-04-15 23:51:11

小米品牌还尚未从SU7车祸事故舆论中走出,日前小米却突然传来了两个好消息,算是在众多不安因素下迎来的一些利好,也为小米接下来的道路理清了方向。

首先是小米手机在今年3月以324.37万台的激活量成为国内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7.98%,同比增长16.99%。

其次是小米芯片突然传来消息,一则“小米成立芯片平台部”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热议。

据媒体报道,小米在手机部产品部组织架构下正式成立芯片平台部,任命前高通产品市场高级总监秦牧云担任负责人,向产品部总经理李俊汇报。

不过随后该消息已被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澄清,并表示芯片平台部早已存在,负责人秦牧云已加入公司好几年,但这一事件再次将公众目光聚焦到小米的芯片战略上。

这意味着小米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并非始于近期,而是经过多年积累后的水到渠成。

从组织架构角度看,将芯片平台部置于手机产品部之下,而非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显示出小米正采取更为务实的策略,就是让芯片研发更贴近产品需求,避免掉入炫技陷阱。

回溯小米的造芯历程,2014年与联芯科技合资成立松果电子,便是小米在芯片领域的首次试水。

2017年2月,搭载澎湃S1处理器的小米5C发布,使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SoC能力的厂商。

但采用28nm工艺的澎湃S1性能表现不佳,搭载机型小米5C市场反响平平,这次挫折让小米暂时搁置了SoC研发,转而采取“曲线救国”策略。

战略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前后,小米开始密集推出各类专项芯片。

随后小米推出了诸如澎湃C1影像芯片、P1快充芯片、G1电源管理芯片、T1信号增强芯片、D1独显芯片等。

小米推出的这些小芯片虽不及SoC复杂,却为小米积累了宝贵的芯片设计经验。

同时,小米还通过商业化应用,验证了小芯片的技术路线,秦牧云等一批芯片人才陆续加入,更为后续SoC研发埋下了伏笔。

到2024年底,北京卫视正式报道了小米成功流片国内首款3nm手机系统级芯片的消息,标志着小米造芯进入了全新阶段。

此次小米芯片平台部的被炒上热搜,恰逢新一代玄戒芯片即将量产前夕,或许意味着距离澎湃S1诞生八年后,小米自研芯片即将迎来实质性进展!

据多方爆料显示,这款代号为“XRING”的SoC将采用台积电N4P 5nm工艺制程,在性能上直接对标高通骁龙8 Gen2,将标志着小米自研芯片能力质的飞跃。

玄戒芯片将采用“1+3+4”的三丛集八核架构,分别是1个Cortex-X3超大核专攻高性能计算任务,3个Cortex-A715中核保证多任务处理流畅性,4个Cortex-A510小核则专注于能效优化,延长续航时间。

GPU方面,玄戒芯片选择了IMG CXT48-1536方案,并外挂联发科5G基带,还会集成专用NPU,AI加速引擎有望成为玄戒芯片的隐形王牌。

对于小米而言,玄戒芯片的推出,不仅关乎小米手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巩固,更可能在未来重塑全球手机市场格局,助力小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更加畅通。

但小米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玄戒芯片的未来发展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首先,玄戒芯片或许有望成为小米的“第二个澎湃引擎”,未来不仅能实现进口替代,还将通过技术授权等新模式,为小米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其次,玄戒芯片接下来只会存在于部分机型上,将与高通芯片形成差异化互补,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自主可控性,但短期内仍然难以完全替代外购,这是中性情况。

最后,玄戒芯片量产商用后,也可能因性能或良率问题止步于象征性存在,重蹈澎湃S1覆辙,这也是最悲观的情况,但也希望小米不要再重蹈覆辙。

无论是哪种结果,目前来看,如今已箭在弦上的玄戒芯片,已经将小米推向了不能回头的造芯之路,这场豪赌的最终结局,未来也必将深刻影响小米的全球竞争格局!

0 阅读:1

王石头

简介:科技数码全视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