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都判了死刑,这地方没救了!”
曾几何时,这是外界对黄土高原的普遍看法。
可谁能想到在数千年前那里曾是水土肥美之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为的开垦利用。
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风沙侵袭不断。
甚至曾被联合国某些机构认定为“无药可救”。
但中国人民并未因此放弃对这片土地的治理与保护,更是和这片土地“死磕”70年。
如今过去几十年成效如何?黄土高原又变成了什么样?
要理解黄土高原的困境,就必须追溯其地质历史。数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湖泊——黄土原湖。
气候变迁、地壳运动,湖水干涸,留下厚厚的沉积物。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沉积物在风力和水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黄土高原。
土质疏松、地势起伏,这是黄土高原的先天不足。加之植被稀疏,一旦降雨,地表黄土便被冲刷殆尽,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象。
然而自然因素并非故事的全部。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从秦汉时期开始,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森林砍伐、土地开垦日益加剧。植被的破坏,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不堪一击。
然自然侵蚀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但人类活动无疑加剧了这一进程。更为严峻的是这片生态脆弱的土地上,却承载着1.2亿人口,人口密度位居全国第二。
庞大的人口压力,对资源的需求,使得本已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黄土高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光照不足、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以及水资源匮乏等多重挑战,这些问题不仅难以回避,而且进一步激化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垦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让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到了一定程度,暴雨来临之际,泥沙俱下,大量涌入黄河,不仅加剧了河流的含沙量,也给沿岸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威胁。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表示了担忧,甚至联合国都声称黄土高原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黄土高原上得以体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倾注了大量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资金,全力推进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与治理。
然而治沙的历程并非坦途,初期的尝试历经坎坷。20世纪50年代,专家们将关注点集中在坡地上,认定其为黄河泥沙的主要贡献者,据此提出了“坡面治理”的策略。
修建梯田、植树造林,这些措施看似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修建梯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也面临着树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干旱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使得树木难以存活。到了70年代,专家们重新审视了以往的治理方法,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沟道治理”策略。
他们指出沟道是泥沙流动的主要途径,通过在沟道中构建淤地坝,能够高效地阻挡泥沙,并且利用淤积的泥土来开辟新的耕地,从而扩大农田面积。
然而1977年陕北特大洪水的爆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27万亩耕地被毁,暴露出单一治理模式的脆弱性。
20世纪末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将黄土高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进入21世纪,国家启动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高达4500亿元,覆盖13个省份、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4.47亿亩。
在黄土高原地区,该政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从耕作转向植树,昔日的农田上如今绿树成荫。这一转变不仅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为农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益。
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来,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从6.1%提高到65%,黄河年均泥沙量也降至2亿吨以下。
黄土高原70年的治理历程,是一部人与自然博弈的史诗,其中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功,证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从最初的6.1%提升到如今的63%以上,黄河年均输沙量也从16亿吨减少到3亿吨。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治沙人的汗水和心血,是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经过持续多年的奋斗与不懈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实现了明显的优化。
曾经裸露的黄土地现在已经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所覆盖,植被的增加不仅改善了土壤保持水肥的能力,还提高了土地的抗旱能力。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也开始在黄土高原上重新繁衍生长,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初步恢复。
更重要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旅游胜地。
尽管黄土高原的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中国政府并没有停下脚步。未来,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和发展工作。
本文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4.10.25——黄河岸边的“悬崖造林队”:誓把黄土变绿地
央广网2024.10.29——甘肃庆阳西峰“打坝淤地”:治理水土流失 减少入黄泥沙
中国科学报2019.9.3——陈怡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沧桑巨变七十年
文/编辑:Likk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