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翻车,屡见不鲜。
其中因为玩梗而翻车的,更是不在少数。
比如最近的金晨。
起先,她模仿中东富豪表情包拍了一张照片。
在中东女性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立刻掀起了不小的争议。
评论区大翻车。
随后,金晨删除微博。
本来事态可以就此平息。
她却又用一则「人类何必为难人类」的回应,引发了更强烈的质疑声。
这还不算完。
随着事件发酵出圈,舆论又出现了反转的迹象。
许多人开始觉得金晨被骂有点冤。
「只是玩梗,不必上纲上线」
「玩梗的人不在少数,女明星成了原罪」
「一边说内娱没有活人,一边网暴」
金晨被骂到底冤不冤?
明星玩梗就有罪吗?
或许我们可以借此来讨论一下。
其实,明星玩梗早就见怪不怪。
甚至一度是吸粉法宝,博路人缘神器。
大张伟就拿「全北京人都打过大张伟」一梗自黑出新笑料。
杨幂也重现了「你没事吧」名场面。
成龙曾主动cue洗发水广告梗。
反差感和笑点一起拉满。
内娱最高分综艺《快乐再出发》更是直接由玩梗而来。
节目中「不红」「后台打人」「离婚」,一梗不漏。
0713再就业男团,玩梗玩出了翻红奇迹。
如此玩梗,是明星拿自己开涮。
用自嘲自黑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但不是每次玩梗都能收获观众缘。
翻车现象也随处可见。
曾经,「打工人」热梗就让一群明星上演集体翻车。
「打工人」一词本是普通打工者的勉励与自嘲。
被高收入明星群体玩梗之后内核已变味,观众自然不买账。
无独有偶,不久前王宝钏挖野菜梗翻红。
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主演陈浩民下场玩梗。
却被翻出戏内戏外相似的渣男行径,被嘲至道歉。
其实,明星玩梗多是娱乐属性。
被提醒不当后躺平认嘲,或是删666666666666博道歉都可很快平息事态。
但偏有人不信邪,一路将车开向深沟再翻个底朝天。
男团成员任豪就曾因此陷入争议。
因就「日本核废水」与「抗疫」话题不当玩梗而翻车。
事后虽删除相关微博,但又强调「不是本人意愿」。
导致网友讨论声加剧,甚至引来官媒回应。
不难发现,当涉及到严肃问题时,玩梗便是不合时宜。
金晨事件也是如此。
当关注点从「表情包」走向「女性处境」。
没有正确觉悟的回应早已脱离玩笑范畴,变成火上浇油。
事实上,这已不是金晨第一次玩梗翻车。
曾经的一则「缅甸北部」换装视频,同样引发一波争议。
原因也很相似,取自霸总小说台词中的缅北与现实割裂。
一个是玛丽苏畸恋背景,一个是现实中的犯罪天堂。
纪录片《缅北恩仇录》就曾从侧面展现该地真实样貌:
战争不断,法律文明失序,女性更无人权可言。
「娇贵的小公主」在缅北,只有被贩卖的命运。
如此说来,玩梗有风险,处处是雷区。
但疑问也随之而来:
娱乐而已,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
其实,明星玩梗翻车的原因多样。
但之所以能升级成舆论焦点,离不开大环境因素。
近年来,各类热点社会事件频发。
公众借助网络对各类大事件的关注度逐步提升。
自然地,对于明星身份所带来的影响力也有更高期待。
正如吴某凡事件中。
前女团成员张丹三的发声,就对案件起到了转折性的重要作用。
也间接影响了后续发声者,和更多女性对于性侵事件的态度。
可惜,更多的明星与社会现实是脱节的。
《脱口秀大会5》当中,校园暴力、歧视、内卷……普通人的困苦被化为段子,逗人一笑又耐人寻味。
可身为领笑员的周迅和那英,未能产生共鸣。
甚至会出现认知上的错位。
那英没有听出跑腿小哥南瓜口中的自嘲,反倒用鸡汤式口吻回以鼓励。
此情此景,比脱口秀本身还要讽刺。
更有甚者,完全意识不到社会事件的严肃性。
把玩梗当立人设的手段,不惜破罐破摔。
就像曾因家暴塌房的某男星。
不仅没有反省,反而肆意玩梗。
自称「铁拳」男孩,成立「拳宝」粉丝后援会。
甚至还谱写了一曲「拳球后援会主题曲」。
如此种种,不仅让公众对于明星「没文化」还玩梗产生愤怒。
也对各种蹭热度的玩梗行为产生警惕。
另一方面,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也造成不同人群对待「梗」的割裂态度。
老戏骨许娣曾在一段采访错把「PUA」讲成「CPU」。
经玩梗竟然发展出了「CPU文学」。
将严肃事件娱乐化并非一人之力。
也能反映出不少人对于娱乐与严肃的界限并不敏感。
加之许多严肃事件也由娱乐事件发展而来。
正如卡塔尔小王子因财富加持出的「可爱」意外走红初期。
无数人玩梗,大批媒体助推,营造了娱乐氛围。
相比于沉重的现实,轻松娱乐自然更受欢迎。
连金晨翻车后的回应,都是从「回复黑粉与恶评」的娱乐角度出发。
但其实,娱乐事件与严肃事件的界限十分微妙。
在韩剧《匹诺曹》中。
一位母亲疯狂减肥猝死的消息,本以社会杂闻的娱乐形式播出。
但其背后动因是为了尽快体重达标。
以求给重病女儿进行肝移植救命。
可见,当事件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悲痛之上,也就再也无法单纯娱乐起来。
当许多人将头巾娱乐化时,有人正因头巾死去。
那有没有梗玩,还是最重要的吗?
其实,纠正不合时宜的玩梗,也是在变相肯定那些正确「蹭热点」的人。
正如为唐山打人案件中发声的多位明星。
无疑扩大了事件影响力,变相助推立案进度。
《吐槽大会2》中,池子也曾用热点玩梗。
彼时正值某幼儿园虐童事件舆论喧哗期。
任何形式的发声都需要勇气。
拉姆案中,受害人拉姆遭受前夫长期家暴后被泼汽油焚烧身亡。
李冰冰为此发博呼吁正视家暴。
给了「家暴是家务事」「一个巴掌拍不响」等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
小象莫莉疑遭虐待事件曝光后,陈乔恩的转发直接推动此事大范围出圈。
层出不穷的拐卖、走失案件中,明星的发声也往往能推动事件更快得到关注和解决。
大众想要的「内娱活人」,活的是良心与血性。
而并非在发疯卖惨哭穷时才「活」过来。
仅仅是一个转发,三言两语,已令这些明星加分不少。
而放眼世界,明星发声的份量何止于此?
在针对韦恩斯坦性侵案的好莱坞Me too运动中。
不乏多个世界知名女星现身说法:
《杀死比尔》女主角乌玛·瑟曼。
安吉丽娜·朱莉。
《钢铁侠》中小辣椒扮演者格温妮丝·帕特洛。
在伊朗反头巾运动中,越来越多明星加入声援队伍。
不断有女明星不惜剪发明志,甚至冒着被迫害的风险,笃定立于受害者身后不动摇。
面对打压与攻击,有人挺直脊背对着枪口。
相比之下,内娱明星的「人类何必为难人类」不免有一丝讽刺。
言下之意,当事人并不觉得玩梗有问题。
反倒是网友故意挑刺。
金晨翻车事件的后续舆论反转中。
确实有不少人扯着「女明星原罪」的大旗为她喊冤。
不可否认,公众对中东女性遭遇的愤慨已经累积到爆发点。
加之卡塔尔小王子的过度营销,引起逆反情绪。
导致金晨在此事件中,被当成了一个情绪发泄口。
鱼叔并不支持任何形式的网暴。
诅咒、谩骂、P图、退网封杀警告,并不能解决问题。
但将金晨被骂归结于性别原罪并不恰当。
对于性别区别对待的警惕,不应当作「免死金牌」。
反而应化为正确发声时的支柱与力量。
在韩剧《汉谟拉比小姐》中。
女主角伍林的上司指责道,女性受到性骚扰是因为穿了短裙。
为了反驳上司,伍林以抵抗的姿态换上了黑袍。
伍林本是一名女法官,如此装扮惹眼又好笑。
同样是玩梗,同样是袍装,指向的却是相通的女性困境。
狠狠讽刺了性别歧视这一根源问题。
或许经此一役,金晨们当以此为戒。
玩梗本是图个乐。
但如若有人群为玩梗之外的哭声而无法欢笑、愤愤不平。
这实在算不上一种「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