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祥云湾八脚牌坊
从前,祥云湾开的是南门,它的好处是进入南门,穿过一凡楼,便到了水街。水街是拍照的好地方,也是女生流连时间最长的地方。不过设计者更看重的是濮阳老街,同时,那一带的门面比较大,也比较多,有利于商业拓展。所以,我们到祥云湾去的时候,开的是北门。不过据我观察,祥云湾文旅景区的正式的大门应该是东门。这是因为东门有一座音乐喷水池,喷水池的后面又是一座搬迁过来的苏派大型建筑,楼外楼。更重要的是,东门的大门口有一座八脚石坊。
在此之前,全中国唯有一座八脚石坊。俗话说,“天下牌坊数徽州,徽州牌坊一座半。”说,天下最好的牌坊在徽州,而徽州最好的牌坊只有一座半。这一座牌坊指的便是徽州古城的许国牌坊,又称大学士牌坊,或称许国石坊。人家的牌坊有四只脚,他的牌坊有八只脚。八只脚包围起来变成了一个中空的建筑,三维的建筑。当然,所有的建筑都是三维而非平面的,包括四脚牌坊,但这种牌坊缺乏厚度,不像许国牌坊,有如一幢没有盖瓦的房子一样,全中国独此一座。


顺便说,不是一座半吗,那么,还有半座牌坊在哪里呢?它是歙县唐模村的同胞翰林牌坊,其建造与雕刻,非常之精致。我去的时候,那里围了好多美术专业的师生,摹写牌坊上的精美的石雕,整座牌坊几乎布满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它如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喜鹊报喜的图案,皆栩栩如生。这是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唐模村许承宣、许承家两位同胞兄弟双双高中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恩准做的一座牌坊。
许国这个人也不简单,他是明朝人,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积日累劳,不断得到升迁,后因平定云南叛乱,升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也算是坐上了副宰相的位子。因为云南平叛故事,万历皇帝允许他自建牌坊,后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他居然建造了一座八脚牌坊。这件事,民间有很多传说,皆为野老村言,概不可信。
好了,说回到祥云湾来。之所以说祥云湾建了座八脚牌坊玩得稍微大了点,就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一个人得到皇上的表彰,并且得到皇上的恩准,才能够建造功恩牌坊,也叫功德牌坊。而建造牌坊也是有规制的,有多大的功德,建造的式样便有所不同。民间也有建造牌坊的,比如寺庙,宗祠,以及民间推崇的道德楷模等等,一般都是四脚牌坊。祥云湾居然建了一座八脚牌坊,放到古代,就是逆天的大罪了。


我仔细看了看,这座八脚牌坊几乎完全复制了徽州的许国牌坊,说“几乎”,是因为它上面的字不一样,雕刻不一样,用的石料也不一样。祥云湾牌坊的正面最上方有一方印,看起来似乎没有完成,估计是祥云湾三个字的合体字。古代的功德牌坊,这个地方常常会是两个字,一共有四个等级,写着不同的两个字。最高级别为御制牌坊,由皇帝亲自下旨,国库出资建造,上面的字便是“御制”;第二级别为恩荣牌坊,由皇帝下旨,地方财政出资建造,字便是“恩荣”;第三级别为圣旨牌坊:由皇帝下旨,私人出资建造,字便是“圣旨”;第四级别为敕建牌坊由皇帝口头同意,私人出资建造,字便是“敕建”。
祥云湾写什么呢,两个字,祥湾或者祥云?坊名当然题的便是“祥云湾”咯。坊额写了“八方来仪”四个字,下面有些应景的文字,比如政通人和、国家兴旺之类。其他雕龙画凤,麒麟貔貅,大小狮子不一而足。后面的坊额是“八风不动”四个字,两边的文字颇令人玩味。右侧为:祥云湾。祥云为传统文化之精髓,取祥山和云梦首字。集八大古建派系于祥云湾畔,聚祥瑞之云气,纳万福于千年宝地。左侧为:云梦。春秋,陨国都城。战国,楚国别都。秦代,安陆县治,皇家禁苑。两汉-魏晋,江夏郡治。南北朝,云梦县。
祥山和云梦的意思我在第一篇中已经解释过了,不再赘述。


前面说了,我认为东门可能最终成为祥云湾的正门,但尚未开建。我觉得这事儿很让设计师为难,建造一座什么样的门楼才堪与这座八脚牌坊匹配呢,有点想象不出来。假如换了我设计,根本就不要再建大门,路口间隔着做几个石翁仲当了门禁便罢,还有什么门楼能比这座石坊更气派的呢?全国唯二的八脚石坊,如果被门楼给遮挡得看不全,岂非给人以锦衣夜行之感?
八脚石坊旁边还有两座楼给拱卫着,一座叫“祥庆楼”,另一座楼名不详,但挂了“成都老火锅”的牌子。两座楼皆为徽派木结构建筑,和黄山屯溪老街上的木楼建筑格局颇为相似。在祥云湾看到好几家火锅店,川菜店,看来云梦人民对于川菜、对于火锅也是挺喜爱的。



在祥云湾,还看到两座牌坊,一座在鼓楼附近,是个两脚牌坊,也是一座旌表牌坊,因为在坊头,皇上下令制作的御制、恩荣、圣旨、敕建那个地方,便写着“旌表”二字。坊额的四个字为“功崇德钜”,看来又是个功德牌坊。后面的坊额写着“高步云衢”。这座牌坊看来是新建的,从它的坊额的书写规制,采用的是今天的书写方向上来看,也能知道是新建的。石质的和木质的建筑,禁不起风吹雨打,日晒夜露,如果做旧方式不对,或者不到位,一眼便可以看出来。而况有些卖主,根本就不卖做旧的赝品,干脆就卖新品,用的是古老的款式而已。祥云湾的这座旌表牌坊,便是一眼可见的新品。
另外,在好吃街附近,还看到一座两脚牌坊。这座牌坊却像是迁移过来的老牌坊了。上面的字漫漶不清,书写的行文方向也对,牌坊的石头斑驳陆离,看得出来是经历了风霜摧残的。这座牌坊放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让我殊为不解。似乎在游走之中还看到过一座牌坊,可能是在一凡楼的外边,没拍下照片来,所以不能瞎说。如果下次有机会去,倒是要认真地找一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