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田,这次真的在电影圈杀疯了!

去吧皮卡丘我爱你 2025-02-19 20:44:55

王长田是谁?

在聊 “王长田赢麻了” 之前,先给不太了解的友友们科普一下,王长田可是影视圈响当当的人物,现任光线传媒董事长兼总经理 ,可以说是站在行业金字塔尖的大佬。他从媒体行业起步,曾在《中华工商时报》做到市场新闻部副主任,后来又去北京电视台做了《北京特快》的总策划。1998 年,他拿着 10 万元,拉着团队成立了 “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这就是光线传媒的前身。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工作室,日后会成为国内影视行业的巨头呢?

从媒体人到电影巨头的华丽转身

王长田的职业生涯起点是媒体人,1988 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 ,但没多久,他就跳槽到了《中华工商时报》当记者,一路做到市场新闻部副主任。在纸媒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又不安分了,1995 年跑去北京电视台,担任《北京特快》的总策划。这段经历,让他在媒体圈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人脉,也为他后来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1998 年,王长田拿着 10 万元,和几个伙伴创立了光线传媒的前身 ——“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做娱乐资讯节目。1999 年,光线推出了《中国娱乐报道》,这节目一上线就爆火,短短三个月,收视率就超过 8%,覆盖了全国 60 多家省市级电视台,堪称当时娱乐界的 “新闻联播” 。后来,又陆续推出《音乐风云榜》《娱乐人物周刊》等节目,光线传媒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商。

不过,王长田的野心可不止于此。2005 年,国内电影市场开始爆发,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电影行业的潜力。2006 年,光线传媒发行了第一部电影《伤城》,票房成绩还不错,这也让光线坚定了在电影领域发展的决心。此后,光线陆续推出了《家有喜事》《花田喜事》《精武风云》等影片,在电影市场逐渐站稳了脚跟。

2011 年,光线传媒在创业板上市,这是王长田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上市后的光线,在电影领域的发展更加迅猛。2012 年,光线投资制作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以小博大,斩获了 12.67 亿的票房,成为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也让光线传媒在电影行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从那之后,光线开始全面布局电影产业链,涵盖了制作、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

封神之作《哪吒》系列

说到王长田的封神之作,那就不得不提《哪吒》系列。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燃爆了整个夏天 。这部电影最终斩获了 50.35 亿的票房,不仅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还成为当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亚军,仅次于《战狼 2》。它的成功,让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站稳了脚跟,也让王长田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巨大潜力。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绝非偶然。它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大胆改编,将哪吒塑造成一个玩世不恭但内心善良的 “魔童”,这种反传统的人设,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再加上精彩的剧情、精良的制作,以及对亲情、友情等情感的细腻刻画,让这部电影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将这种成功推向了新的高度。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一路开挂,票房不断刷新纪录。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 4 亿,打破了中国影史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 ;上映 5 天票房突破 30 亿,7 天票房超过 50 亿,10 天票房突破 67 亿,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 。截至 2 月 13 日,票房更是突破了 100 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破百亿的电影,也是亚洲首部票房破百亿的电影 。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它位列第 17 名,在全球动画电影排行榜上,位列第 3 名 。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在于票房的大卖,更在于它对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推动。这部电影集合了近 140 家动画公司、4000 余名工作人员,是中国动画电影工业的一次大练兵。它的成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实力,也让更多的人对国产动画电影充满了信心。

在《哪吒》系列的成功背后,王长田功不可没。他不仅有着精准的投资眼光,敢于在国产动画电影还不被看好的时候,押宝《哪吒》系列;还给予了导演饺子充分的信任和创作空间,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想法,打磨出这两部精品。可以说,没有王长田,就没有《哪吒》系列的辉煌。

争议与挑战并存

当然,王长田和光线传媒也并非一帆风顺,争议与挑战始终并存 。就拿光线传媒的其他作品来说,并不是每一部都能像《哪吒》系列那样大获成功。像《姜子牙》,作为 “封神宇宙” 的第二部作品,本被寄予厚望,可最终票房只有 15.66 亿元 ,远不及预期。观众对它的剧情不太满意,觉得和《哪吒》的差距有点大,这也让光线传媒的股价受到了影响。还有《小倩》,这部动画电影在上映六天票房都没过千万,堪称近几年国风 3D 动画电影中的 “滑铁卢” 。尽管它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些观众的认可,比如 “宁倩” 爱情线的感染力,但 “网红脸建模”“缝合感强”“情节老套” 等差评也不少,整体表现远不如预期。

在电影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这几年,网络视频平台发展迅猛,它们的生产和内容消费模式,给传统影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宏观政策的影响,也让行业环境变得更加严峻。新型民营影视企业不断崛起,像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都在和光线传媒争夺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光线传媒面临的挑战可不小。

面对这些挑战,王长田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他一直强调内容和口碑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做出优质的作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在《哪吒》系列的制作过程中,他就给予了创作团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打磨出高质量的作品。同时,光线传媒也在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涉足电视剧、网剧、动漫等多个领域,试图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娱乐帝国。在 AI 技术兴起的浪潮下,王长田也看到了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 AI 可以提升电影制作效率、降低成本,但也可能导致创意和审美的同质化,光线传媒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 AI 技术应用到电影制作中 。

未来展望

王长田从新闻从业者到电影行业领军人物的转变,堪称一部现实版的励志大片。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影视行业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如今,《哪吒》系列的成功,只是他事业的一个新起点。未来,他还将继续带领光线传媒,在构建中国神话宇宙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光线传媒会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期待王长田和光线传媒的下一个辉煌!

1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