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美军最近真是祸不单行。
2月12日,美军一架价值1亿美元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在加州坠毁,两名机组人员死里逃生,被送到附近医院抢救。
不料2天后,美军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在地中海,竟然撞上了一艘巴拿马万吨级货轮!
有网友调侃,美军是不是被下降头了?
更有阴谋论者大胆猜测,这一切都是美军自导自演,为的是要挟埃及交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对此,美军高层还能淡定吗?频繁发生事故是什么原因呢?
杜鲁门号货轮碰撞
2025年2月14日凌晨,美国海军引以为傲的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与一艘商船“狭路相逢”,发生了剧烈碰撞。
事发时,杜鲁门号正朝着既定航线平稳行驶,而一艘名为“贝西克塔斯-M”的巴拿马籍万吨级商船,也在按照正常速度相向而行。
刹那间,一声巨响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杜鲁门号与商船狠狠撞在一起。
碰撞事故发生后不久,“贝西克塔斯-M”号的受损照片便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开来。
照片里,这艘商船的惨状一目了然,船首右舷像是被巨兽狠狠啃咬过,扭曲变形。
系泊链设备也扭曲断裂,耷拉在一旁,甲板上散落着各种杂物,一片狼藉。
再看杜鲁门号航母,即便它拥有庞大的身躯和坚固的构造,在这场碰撞中也未能全身而退。
吃水线以上的舰体出现了明显的刮擦和凹陷,那一道道伤痕就像在诉说着撞击时的惊心动魄。
面对此次突发状况,美国海军反应迅速,紧急发布声明强调,此次碰撞事故并未让航母陷入危险境地。
船舱没有出现进水情况,船员也都安然无恙,航母的推进装置运转正常,整体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究竟是航行操作失误,还是其他因素导致这场意外,仍有待进一步揭晓。
相比之下,贝西克塔斯-M号的遭遇就没那么幸运了。
这位原本以6-10节速度昂首阔步的“巨无霸”,在撞击后只能苟延残喘,以1节的速度蹒跚而行。
有军事专家推测,事故原因可能与苏伊士运河的拥挤有关。
要知道,这个人工开凿的“海上生命线”每天都有大量船只通过,甚至连美军航母打击群都无法在此完全展开。
两船各有特点
在这场不寻常的邂逅中,杜鲁门号航母和贝西克塔斯-M号商船可谓是两位“体型迥异”的主角。
杜鲁门号,这位美国海军的明星,1998年7月25日正式亮相。
它身披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荣耀,332.8米的身长和40.8米的腰围,再加上105500吨的体重,无不彰显着它的非凡气度。
它就像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堡,搭载着3500名舰员、2500名航空人员和72名海军陆战队员,每一次出航都是美国军事实力的集中展示。
与之相比,贝西克塔斯-M号虽然也是一位大块头,但在杜鲁门号面前却显得有些娇小。
这艘船全长188.5米,船身最宽处达32米,满载排水量53000吨。
在茫茫大海中,这样的体格本也十分惹眼,然而与杜鲁门号相比,却差不多只有它的一半大小。
回顾事发前几日,“贝西克塔斯-M”号还在约旦亚喀巴港惬意地休憩。
它本想着13日顺利通过苏伊士运河,接着一路向北,预计17日便能抵达罗马尼亚康斯坦娜港,开启新一段的运输之旅。
哪曾想,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让它在地中海与杜鲁门号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如果这次碰撞再严重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以杜鲁门号的体量,很可能被撞出一个无法修补的大洞,彻底瘫痪在塞得港。
即便能修复,也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还要考虑到船体变形和核反应堆舱室的安全隐患,说不定就直接提前退休了。
所幸,这次事故并没有造成最坏的结果,杜鲁门号虽然受了些皮外伤,但核心部件并未受损。
不过,它似乎也被这次意外吓到了,事后立即启动了撤离程序,花了4个小时逃到40公里外的海域,才敢停下来做进一步检查。
回想起杜鲁门号的辉煌历史,这样的遭遇着实有些讽刺。
它曾是美国海军的骄傲,参与过海湾战争和反恐行动等重大军事行动。
以其先进的雷达、导弹系统和飞机库等装备,在短时间内对广阔区域实施打击、侦察与监视,堪称海上力量的代名词。
事故频发
近来,美军可谓是流年不利,接连遭遇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故。
战机坠毁、航母撞船,美军的这些糗事简直能写成一部倒霉蛋日记了。
就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美军先是在菲律宾摔了一架侦察机,紧接着在2月12日又摔了一架价值1亿美元的EA-“咆哮者”电子战机。
在降落时突然失控,飞行轨迹歪歪扭扭,好似喝醉了酒一般,一头扎进了圣迭戈湾的海水中。
当时,圣迭戈港附近正在举行“竹鹰”联合军演,场面热闹非凡。
“罗斯福”号和“林肯”号两艘核动力航母威风凛凛地停泊在周边,参与着这场军事活动。
谁也没想到,这架“咆哮者”突然失控,径直朝着航母的方向冲了过去。
好在两名飞行员反应迅速,果断启动弹射装置,成功弹射逃生。
幸运的是,附近一艘渔船的船员目睹了这一幕,迅速驾驶渔船赶了过去,将两名飞行员救上了船。
这场意外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给美国海军敲响了警钟。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就在电子战机坠海之后,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居然被一艘商船给撞了。
这艘在红海被也门胡塞武装连续“骚扰”8次的航母,没想到在地中海竟然栽在了一艘货船手里。
频繁的事故,给美军带来的损失是多方面的。
一架架先进战机造价不菲,坠毁意味着巨额财产打了水漂,更会让国际社会对其信任度大幅下降,而且还影响作战士气和效率。
从年初到现在,就已经发生了6起重大航空事故。
仅从春节到元宵节这段时间,美军就损失了4架军机,包括价值不菲的F-35战斗机和黑鹰直升机。
同期还有4架民航飞机坠毁,累计导致110人丧生。
近期,美军事故频发,深究原因,管理和安全漏洞是主因。
飞行员训练不足,面对复杂飞行状况易操作失误,战机维护保养不到位,故障频发。
航母撞船则暴露了航行规划不严谨、通信协调不畅的问题,船只间信息传递滞后,难以及时避让。
撞船事件疑点重重
对于杜鲁门号撞船一事,美军虽然强调航母无伤亡,但令人疑惑的是,货轮方面却迟迟没有拍照上传现场图像。
这是否意味着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有网友甚至大胆猜测,美军下一步会不会出现核潜艇互撞的惊天大戏。
更有阴谋论者认为,既然撞击事件发生在埃及附近,会不会是美国有意为之,借机要求埃及交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作为赔偿。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真相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但无论如何,美军的这些事故频发,难免会引发外界对其军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质疑。
杜鲁门号航母作为一艘现代化军舰,居然没有发现迎面而来的商船,实在令人不解。
更有甚者怀疑美军内部是否存在腐败问题,导致军舰维护和人员训练不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军的这些事故发生之际,美国、法国、日本三国的航母正在菲律宾海举行联合演习,演练舰载机互降等战术。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的一支大型舰队也进入了西太平洋,被外界解读为对美日法演习的针对性回应。
在这种微妙的国际背景下,美军的频繁事故无疑给其自身形象和威慑力带来了负面影响。
结语
这一系列事故也再次提醒我们,海上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各国都应该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秩序,减少事故发生。
作为一个军事大国,美军如何尽快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关乎其未来的军事威慑力和国际地位。
【参考资料】
1.红星新闻-2025.02.14-《同一天,美军航母撞船、军机坠海》
2.中国新闻网-2025.02.13-《美国海军一架电子战飞机坠毁 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
3.中国青年报-2025.02.14-《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撞上5万吨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