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城市郊区的王奶奶,今年70岁了。
她常年坚持健康体检,饮食上也十分注意,从不吃腌制食品,烹饪时盐放得极少,还用酱油代替盐来调味。
可是,最近的一次体检让她大吃一惊:血压飙升到了160/100 mmHg,医生还提醒她可能存在肾功能异常的风险。
王奶奶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已经“无盐胜有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王奶奶的问题并不罕见。
很多人为了健康选择“减盐生活”,却忽略了隐藏在日常食品中的“隐形盐”,尤其是酱油。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联合研究(发表在《世界卫生组织简报》),中国人每日摄入的钠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包装食品,其中酱油和蚝油是主要来源。
酱油平均每10毫升含有1.5至2克盐,这意味着一个普通家庭用来调味的一勺酱油,足以占去每日盐摄入量的30%以上!
高盐饮食的危害已经被广泛研究证实,比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每年有165万人因高盐饮食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
更糟糕的是,高盐摄入还会引发肾脏损伤、骨质疏松甚至胃病等问题。
酱油作为发酵食品,其制作过程需要加入大量食盐来抑制杂菌生长,这种工艺决定了它的高盐属性。
如果像王奶奶那样,用酱油替代盐调味,摄入的钠并没有减少,只是换了个形式。
长期高钠饮食不仅会让血压升高,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引发冠心病等更严重的问题。
“减盐生活”中的常见误区
“减盐酱油”就更健康?
很多商家推出了“减盐酱油”来吸引健康消费群体,但事实并不如宣传那样简单。
一项研究表明,“减盐酱油”虽然含钠量相对普通酱油减少了20%至30%,但价格往往高出一倍以上。
如果通过控制用量,同样可以达到减少钠摄入的效果,何必多花冤枉钱呢?
对于减盐酱油,大家更需要注意它的成分。
一些品牌为了保持鲜味,会额外添加味精或其他鲜味剂,虽然钠的直接来源减少了,但其他调味剂也可能带来隐形健康风险。
“儿童酱油”真的更适合孩子吗?
近年来,市面上还出现了许多打着“儿童”旗号的酱油产品,家长们纷纷为孩子选择这类产品。
然而,国家并没有针对儿童食品制定特殊标准,所谓“儿童酱油”只是营销手段。
判断酱油是否适合孩子,关键还是看配料表,选用氨基酸态氮含量高、钠含量低、无过多添加剂的酱油,并且要控制使用量。
“少盐就一定健康”?
很多人像王奶奶一样,以为减少盐的直接使用量就等于健康,但这忽略了隐形盐的存在。
除了酱油,蚝油、咸菜、甚至日常的面包、饼干等加工食品,也可能含有大量钠。
健康生活不仅需要控制盐的使用,更需要综合计算饮食中的钠摄入总量。
近年来,“酱油致癌”的传闻甚嚣尘上,原因之一是酱油中可能含有4-甲基咪唑(4-MEI),一种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B类致癌物的化合物。
这类物质的定义是: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性的证据不足。
那么,4-MEI是如何产生的呢?
它其实是焦糖色素的副产物,而焦糖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用于增加颜色和风味,比如可乐、糖果、糕点等。
焦糖色素是一种合法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正规生产的酱油中4-MEI的含量远低于安全阈值。
只要消费者选择合格产品,完全不必担心它会带来健康威胁。
科学术语往往听起来陌生又令人恐慌。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物质都被列为2B类致癌物,比如咖啡、腌菜等。
关键在于剂量,适量的食用是安全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每天喝20瓶酱油,或许真的可能会产生健康问题,但普通人不太可能达到这样的摄入量。
如何挑选一瓶“好酱油”?
面对种类繁多的酱油,如何选出健康又美味的一款呢?
以下是几个关键指标:
酿造酱油优于配制酱油: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配制酱油并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酱油标准。
其本质是以酿造酱油为基础,添加调味液和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建议选择标明“酿造酱油”的产品。
关注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足。
国家标准规定,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应高于0.8g/100ml。
控制钠含量:在选择酱油时,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
根据用途选择:酱油分为佐餐酱油和烹调酱油,前者卫生指标更高,适合凉拌或直接食用,而后者则需经过加热处理。
控制使用量:普通成人每日酱油使用量最好不超过10毫升。
搭配天然调味料:尝试用蒜、姜、葱、柠檬等天然调料代替部分酱油,既能调味又能减少钠的摄入。
自制低盐调料:用少量酱油搭配醋或其他低钠调料,制作健康的蘸料。
王奶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了饮食习惯,她减少了酱油的使用量,同时补充更多新鲜蔬菜和水果,并坚持每天快走半小时。
三个月后,她的血压终于稳定了下来,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健康生活并不是“完全杜绝”某种食物,而是学会科学选择和适量摄入。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健康困惑,不妨从厨房中的调味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