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在这一天,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鲜红的五星红旗在维多利亚港上空冉冉升起,标志着这颗东方明珠从此告别殖民统治,迎来全新的纪元。
然而,在这段艰难曲折的回归路上,中英双方经历了一番唇枪舌剑的交锋。尤其是在回归前夕,英国军方还一度叫嚣要对抗中国解放军,不愿交出这块殖民地。
最终,在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和军事实力面前,英国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接受香港回归的现实。这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见证了一个殖民帝国的没落,和一个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
香港沦陷:帝国主义的铁蹄19世纪初,大英帝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巅峰时期,其工厂生产的商品亟需新的海外市场。而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对于英国商人来说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肥肉。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人将目光投向了鸦片贸易。
1840年,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强硬措施下,英国终于找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舰队势如破竹,轻而易举地攻陷了沿海重镇。
清政府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最终被迫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根据这一不平等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自此沦为殖民地长达150余年。
英国人对香港的野心并未就此停止。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再次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部也割让给了英国。至此,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大部分土地都落入了英国人之手。
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扩张达到顶峰。1898年,英国又以所谓"租借"的名义,强占了新界地区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租期长达99年。至此,香港全境都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种"切香肠"式的蚕食,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贪婪本质。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香港逐渐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和远东军事基地。英国人在香港大肆推行殖民教育,企图从文化上征服中国人。然而,在中国人民的抗争下,香港同胞的爱国热情从未消退。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收回香港、揭竿而起,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
香港问题的由来,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的恶果。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屈辱,刺痛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才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去改写这段屈辱的历史。
毛泽东曾豪迈地预言:"我们一定要把香港收回来!"邓公也曾斩钉截铁地指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19世纪的事情,现在还有人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做,那是不行的,一点都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收回香港的历史使命,终将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完成。
中英交锋:外交博弈的艰难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期限的临近,中英两国政府开始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率先提出"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妄图以承认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为交换,继续保留英国对香港的管治权。
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在谈判中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立场。国务院总理多次重申,香港主权问题没有讨论的余地,必须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在中方的坚决态度下,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主权换治权"的非分要求,转而寻求与中方达成妥协。
自1982年开始,中英两国围绕香港问题进行了长达两年、22轮的艰苦谈判。期间,双方在土地契约、公务员制度、法律衔接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上都存在严重分歧。
谈判几经波折,一度陷入僵局。关键时刻,邓公亲自出面,会见撒切尔夫人,表达了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英方最终做出让步,接受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来处理香港问题。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香港交还给中国。
根据协议,香港将在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后,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这一外交文件的签署,标志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进程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
中英两国围绕香港问题的多轮博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面对英国的百般刁难,中国通过坚决斗争和灵活外交,最终如期收回了被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香港。
英军叫嚣:不甘失去殖民地的挣扎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英国内部对失去这个远东殖民地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一些英国军官甚至公开叫嚣,要对抗中国解放军,阻止香港回归祖国的进程。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一位英国高级军官愤怒地表示:"香港是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桥头堡,经营多年,怎能说丢就丢?当初就不该同意归还香港,应该效仿福克兰群岛收复马岛的做法,直接派兵占领!"
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反映了英国军方一些人对维护殖民利益的迷恋和对中国崛起的深深忌惮。他们无视中国主权,罔顾历史大势,竟然天真地以为仗着军事实力就能对中国肆意蹂躏。然而,面对新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英国的军事力量已经今非昔比,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尽管如此,英国军方仍然处心积虑地在香港制造事端,企图给回归进程设置障碍。香港即将回归前夕,英军竟然派遣军舰在香港水域附近活动,对驻港部队虎视眈眈,一度出现军舰对峙的紧张局面。对此,解放军驻港部队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应对英军的军事挑衅。
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英国国防军事学院还组织了一场有关香港问题的研讨会。与会的军官们纷纷发表意见,其中不乏鼓吹对华强硬的言论。一位英国上将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对付中国人,就应该采取强硬手段,决不能心慈手软。只有在军事上震慑住他们,他们才会对我们让步。"
这番不负责任的叫嚣,遭到了中国外交部的严厉谴责。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香港主权问题早已尘埃落定,任何企图阻挠香港回归的做法都是非法和徒劳的。他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粉碎一切阻挠香港回归的图谋。
香港回归: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标志着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刻,亿万中华儿女无不热泪盈眶,152年前割据香港的国耻终于洗刷,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2000年,英国希尔顿皇家军事学院召开了一次军事理论课,一场激烈的讨论围绕香港问题展开。与会者争论不休,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几乎要变成一场鸡鸭乱叫的混乱场面。
此时,一位英国上将站起身来,一拳砸在桌面上,声音震天:“先生们,请闭上你们的嘴巴,在座的所有人,谁不想继续控制香港呢?可谁又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呢?”
香港回归,是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奋斗的重大胜利。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曾立下"一定要解决台湾问题,一定要把香港收回来"的誓言。改革开放后,邓公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回归指明了康庄大道。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战胜了英国殖民者的百般阻挠,如期收回了香港,实现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一伟大胜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邓公"实力地位"理论的深刻洞见。20世纪80年代初,当香港回归的谈判还未展开时,邓公就指出:"要谈判就得要有实力,如果连国防现代化都没有,那谈就谈不起来。"他强调,只有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提高军事实力,才能在外交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香港回归进程的顺利推进,正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一方面,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实力获得跨越式发展,成为谈判桌上的重要砝码。另一方面,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捍卫国家主权提供了坚实保障。
正是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后盾,中国在香港问题上始终能够占据主动,最终迫使英国接受和平谈判的安排。
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更开启了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崭新纪元。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在香港落地生根,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回归后的香港,政治稳定,法治健全,经济繁荣,多元文化传承弘扬,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得亏偷渡过去的比本土人多
“英国不归还香港,谁敢抗衡中国解放军?”,这个英国上将说的是真实。如果中国军队不够强大,特别是不比英军强大,恐怕到现在香港都回归不了,或者跟英国打一仗才能回归。
建议把英国打下来[鼓掌]
快点收回大英博物馆里文物才算强大
小英国小岛国哪是泱泱大中国的对手!小英国只有乖乖地归还了
打出来的
英国不止本土五眼昂撒联盟才是他敢撒野世界的本钱
换成其他国家直接爆发战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