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行事作风大家都是知道的,一些事情本来可以和他没什么关系,完全不需要参与其中,但是对方总喜欢各种瞎掺和。自己参与其中还不够,还各种点名想要让其它无关的旁观者也一起行动。
比如3月初美国点名中芯,要让其和其它海外科技公司一样,对俄采取行动。但美态度突然反转,表示点名中芯国际是一个错误。这是演不下去了?还是说美回心转意了?
英特尔、谷歌、苹果等科技企业在某些事件中显得十分活跃,停止对隔壁领域的市场服务。这本是别人的事,外人,旁观者不该过多参与,可老美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别的就不说了,在3月初美国又一次想把水搅弄得更浑一些,点名中芯国际等企业,拟让其参与对俄的行动中。
中芯国际在这些事情上并没有发布任何态度,立场,这种时候保持沉默才是正确的选择。可老美非要将焦点的目光,话题点集中在他们身上。随意点名,然后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事。
然而在点名中芯之后,美态度突然反转,对之前说过的话改口了。美方面表示,点名中芯或特定公司是一个错误,因为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在规避。
这样的态度和之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之前是目空一切,随意点名,那现在就是中规中矩,保持克制。承认错误完全不像是对方的风格,即便知道错误,也会以转移话题,掩盖过去的方式假装事情没有发生了。
但美如此罕见的态度转变,承认随意点名是一个错误,这是演不下去了?估计从一开始,对方就知道中芯国际等中企没有规避一切的计划,但还是点名了,并放出不太和善的话语。
有人分析对方这是为进一步行动找借口,前年美国就将中芯国际列入重点关注的名单中,而中芯国际坚定向前,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恢复正常的经营状态。
那么这时候美国又一次点名,正好用对隔壁邻居的行动作为借口,好让师出有名。可结果如大家所见,中芯国际并没有任何不当的做法,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规避一切,这时候的美国演不下去了,因为找不到更多的理由,借口。
况且美国自己也在加大芯片制造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中芯国际在产业链提供的支持。再对其展开什么行动,显然是不合适的。
既然美承认错误,袒露内心话,那么是否意味着美回心转意,彻底放开中芯国际在供应链的限制规定呢?
美回心转意了?中芯国际在2020年10月份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确认遭到美国的规则限制,只有获得许可,才能向其供货含有美国技术的设备。中芯国际多次强调坚持合规经营,遵守各地的规定。
仅过了两个月,中芯国际又在2020年12月份拿到了美国的成熟制程许可证,部分设备供应商恢复供货。
此后在2021年期间,中芯国际营收大涨,净利润屡次创下纪录。又因为全球市场缺芯,让中芯国际的产能,营收基本上都呈现上涨的趋势。这说明中芯国际的确回到了原来的市场状态,而且还做得更好。
进入到2022年以后,中芯国际位于上海临港的28nm工厂已经被纳入集中建设的工程项目中,预计未来几年就能取得重要进展。
回顾中芯国际这两年的经历,有跌宕起伏,有波澜壮阔,但更多的是突飞猛进。不过中芯国际仍有许多需求需要获得全球化的支持,比如EUV光刻机。
EUV光刻机事关制造高端芯片,中芯国际联合CEO梁孟松透露过,其攻克到了7nm,只要EUV光刻机到货,就有望量产,还能展开5nm的研发。
现在中芯国际可以获得成熟制程工艺设备的进出口,可是在EUV光刻机,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考虑到美国态度反转,承认自己的错误,其会不会回心转意,进一步纠正对EUV光刻机的自由出货规定呢?
其实答案大家都清楚,网上也有很多分析能否出货EUV的可能性,像什么ASML突破到更先进的设备,然后旧款的EUV光刻机就能出货了。诸如类似的分析传言数不胜数,可结果显而易见,并没有实际证据能证明这些观点。
因为美国明白EUV光刻机的重要性,他们或许会承认一句不痛不痒的错误,放开对成熟工艺设备的出货,可这些行动的背后,对他们来说好处大于坏处。是否回心转意,得看国产科技的进步程度。
只有自己努力了,做到了和对方一样的技术水准,才有得到想要的东西。
美国点名中芯国际等企业,想要让其参与对隔壁邻居的一致行动中,可美国态度反转承认这么做是错误的。
估计这出无中生有的戏码演不下去了,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对不断取得进步,却又合理合规的中芯国际做出行动。但也不能指望一直风平浪静,要明白自强不息这个道理。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转发。
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永不死!
全靠嘴,下一步美国芯片法案的出台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