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中,锡克教就像是那块特别有“反骨”的调料,时常挑战着印度的传统做法。
这不仅仅是因为锡克教徒的独特信仰和传统,还因为他们经常与印度主流制度“抬杠”。
那么,是什么让锡克教如此“专注”于与现行体制对着干呢?这背后的故事可不仅仅是宗教信仰那么简单,而是夹杂着历史的恩怨、社会的矛盾以及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反骨”行为。
跟随我们一起揭开锡克教的神秘面纱,看看这股“小清新”的力量为何总能引发“大风波”。
没有形象的神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锡克教这一宗教的诞生,可以说是异军突起,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与众不同的宗教现象。锡克教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宗教体系,确立和发展于大约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的历史时期。
在众多的宗教体系中,印度教中的巴克提派以及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的宗教理念和思想,早已经为今天的锡克教的宗教信仰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印度教巴克提派是一个宗教改革运动,主要强调对神的虔诚和个人的宗教体验。这一运动提倡神性是普遍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对神的爱和奉献与神建立直接的关系。
而苏菲派则是伊斯兰教体系中的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分支,特别强调个人在精神领域上对神的亲密体验和深度灵性追求。苏菲派特别注重那种神秘的内在精神体验,认为人与神之间存在着一种非间接且深刻的接触。
锡克教在创立过程中也受到了苏菲派的影响,特别是在强调一神论和超越宗教形式的方面。苏菲派对神的绝对统一性和个人灵性的重视,与锡克教的核心信仰——对一个唯一神的崇拜和超越形式的信仰相契合。
锡克教的创始人古尔努纳克将这两种影响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宗教观念,主张超越种姓、宗教和文化的界限,倡导所有人都能在神的面前平等。锡克教的核心教义强调对神的统一信仰,同时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
有意思的是,锡克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他们从来不传教,不搞宣传。平时只能靠做做善事来增加知名度。
比如,锡克教寺庙中有一处专门提供免费食餐的公共厨房,名为兰加尔,在兰加尔,所有人都可以享用免费的素食餐,不论其宗教信仰、种族或社会地位。这种无条件的服务体现了锡克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人人平等和无私奉献
锡克教从最初的小团体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宗教力量,关键人物如古尔戈宾德在这一过程中功不可没。
他奠定了锡克教的独特身份和战士精神,创立了“五K”的信仰。
长发(Kesh):让头发自然生长,不剃、不染,表示对上帝的敬畏和虔诚。
梳子(Kangha):用一个小梳子来梳理头发,以保持清洁和整洁。
手镯(Kara):戴着一个钢制手镯,象征对上帝的奉献和承诺。
裤(Kachera):穿着一种特殊的短裤,表示纯洁和节制。
短剑(Kirpan):佩戴一个小刀,用于防卫自己和他人,并表示勇气和信仰的决心。
锡克教徒与穆斯林帝国的冲突,如赞各尔战役等历史事件,展示了他们的勇气和忠诚。锡克教在印度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更为奇葩的是,锡克教所信仰的神是没有形象的,他们只有一本《古鲁·格兰特·萨希卜》的“圣经”。 古鲁在梵语中便是老师的意思,相传锡克教的教义和哲学是由10位古鲁所创建。
这个过程从1469年一直延续到1708年。每一位继任的古鲁都会完善前一位古鲁的学说,这一系列的完善最终确立了锡克教。而在古老的梵语中,"锡克"这个词语则具有“弟子”或“学生”的含义。
一个宗教如何让印度焦头烂额?锡克教作为印度的“原住民”,却是实打实的逆子一个,属于是从来没让印度省过心。
就比如,锡克教曾在印度国内搞过独立运动,是的你没有听错,锡克教曾经曾经想过要让印度改姓“锡”!
锡克教独立运动的背景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主要受到对印度政府政策的不满及对锡克教文化和宗教权利的保护需求推动。锡克教徒曾提出建立一个名为“锡克国”的独立国家,以保障锡克教的文化和宗教自主权。
巴巴·贾尔奈尔·辛格·宾德兰瓦莱是这一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他不仅倡导锡克教的独立,还组织了武装力量抵抗印度政府。他的领导下,锡克教徒在198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冒险暴力活动,试图通过暴力和政治压力实现独立目标。
尽管这一历史运动在1984年之后显著地减弱了,但其所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深刻地影响着锡克教与印度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一波波的反抗运动中,锡克教逐渐迷失了自我,早已把仁爱的教义抛在脑后。
1985年发生的印度航空182号航班的袭击事件,是由一些极端主义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精心策划的。这些极端主义的分离主义者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印度旁遮普邦的独立,以实现他们所追求的民族自治。
这架大型的波音747-237B型客机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起飞,计划经过伦敦,最终飞往印度的首都新德里以及经济中心孟买。当地时间早上7点钟,飞机在刚与爱尔兰领空联系后不久,突然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爆炸。
机上329名乘客与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在911事件之前,单一飞机上造成死亡人数最高的严重恐怖袭击事件。
从圣地冲突到刺杀总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不禁让人感到好奇,一个崇尚和平、仁爱、平等的宗教怎么会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恐怖行动呢?虽然我们绝不能认为做出这样的事能有什么合理的借口,但锡克教的疯狂的确不是一日之变。
而其中最重要的导火索便是这次恐怖袭击的前一年1984年,由印度政府针对锡克教分离主义分子展开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代号“蓝星行动”。
在1980年代,旁遮普邦的锡克教分离主义势力日益壮大,特别是在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的领导下。这些激进的分离主义者要求建立名为“锡克教”的国家,称之为“卡利斯坦”,并在附近地区策划和制造了一系列严重的暴力事件。
6月3日晚上,印度政府便在旁遮普邦实施36小时宵禁,并中断当地的电力和媒体。到了5日的夜晚,印度指挥军队在布尔少将的指挥下,突击锡克教圣地金庙,并与锡克教民兵发生激烈冲突。
冲突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在6月7号的上午,印度军队完全控制了金庙,锡克教领袖宾德兰瓦勒和沙贝格·辛格在行动中被杀害。
这次行动看似重创了锡克教分离主义,但双方实则都损失惨重,行动导致数百名锡克教徒和大量平民伤亡,金庙也遭到严重损坏。而这次行动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84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被她的锡克教保镖刺杀。英迪拉·甘地被刺杀后,印度发生了大规模的反锡克教暴力事件,导致更多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
而在此次事件的第二年就发生了刚刚介绍过了飞机恐怖袭击。
结语有人说锡克教是自己纯纯“作没了”的,好好的宗教你不搞,非要搞什么独立,被打击了还要搞恐怖袭击报复,把自己的好名声都搞臭了。
也有人说,锡克教的教义提倡人人平等,这在种姓制度森严的印度根本行不通,不论他们怎么做都会被印度政府打压,争取独立也是迫不得已。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锡克教最终的激烈反应和激进手段都令人惋惜。虽然锡克教徒的动机可能源于对公正和平等的追求,但他们在追求独立和权利的过程中,误入了激进和暴力的歧途。
这不仅损害了他们的社会形象,也加剧了与印度政府的矛盾。这样的经历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诉求,选择合理、非暴力的方式和合法渠道进行表达和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建设性对话和和平手段,我们才能有效地推动变革,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而不是重蹈锡克教的覆辙。
锡克人和印度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 是英国通过武力佬撮合在一块儿的,当英国佬走了后 那么锡克人和印度人当然要分手,但是印度人不愿意,才有了今天的乱像
加油,会独立的
肢解印度
和平对话?呵呵呵,对于这种诉求不管在哪里都不可能,除非用暴力,要不你在国内试试,有可能成功
狗屁专家,以前哪来什么印度国家,就是几百个部落族群而已,没有英国哪来什么印度国家,所以各种族各地域各信仰是很正常的
英国搅屎棍
宗教从来不和平,最后都要动用真理
佛教的起源地是尼泊尔,不是印度。
任何宗教经过时代变迁都容易走向极端,特别是当它们掌握了足够的权利
锡克教最后被收买了,印度内部把他们放到了刹帝利的位置,而且参军有优势。
好像听说印度也就锡克教民族战斗力猛,其他印度人战斗力都挺垃圾的
我支持锡克教独立运动[呲牙笑]
神棍都是妄自尊大的家伙!能尿到一个壶里就怪了![吃瓜]
关键在于旁遮普可是印度的粮仓啊,换个地方有一点点可能,英国殖民期间,印度恒河隔两年就来次灾害,就靠旁遮普粮,本来孟加拉也是粮仓,被英国种了棉花。印度人不可能让他独立的,这跟拔了他的气门芯子没两样
枪杆子出政权,谁信你那狗屁的非暴力解决问题。
支持独立运动
赶紧独立!
现在已经是木板一块了[点赞]
什么宗教信仰,都是一群脑残,诈骗传销头目过去一骗一大片!
摩的开枪连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