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山岳祭拜的文化,观世界上古老文明的民族

互联风尚前沿 2019-02-19 11:14:04

综观世界上古老文明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神山,例如,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古印度的须弥山,日本的富士山。神山是人类童年时代思想意识的产物,往往集中体现该民族文化之源的原始状态,并对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心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远古时代的中华民族山岳崇拜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而封建诸侯对封土内山峦的祭拜在《山海经》《诗经》中也可找到依据。

“五岳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是远古山神祭拜、五行观念和古代帝王们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是他们仰天功之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其中五岳独尊的泰山更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坐落在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有25亿年历史,由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组成,在中华民族心中具有神山圣山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它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渺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神话传说其往上最接近统领“三界”的玉皇大帝,东邻神仙居住的仙山蓬莱与瀛洲,故诗曰泰山“魂雄气壮九州东,一敞天门旭日升。百代帝王趋受命,万方处士向蓬瀛。”

因而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是历朝统治者祭天的场所,千百年来就有“泰山安则天下安”之说。《礼记·祭法》中有述:“蟠柴于太坛,祭天也。”1957年在山东菖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陶尊,上面刻画有4800年前的图像文字,上有太阳的象征,中部为燃烧的火,下部代表泰山,由此亦可推断整个场景反映的是在泰山燃火祭天的活动,说明古时泰山有燃柴祀天的原始礼俗。

传说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以后,汉代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帝王也相继效仿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将泰山作为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久而久之,即使一般的文人墨客、贫民百姓,也视泰山石为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宅慑邪的灵石。而“泰山石敢当”则作为泰山灵石崇拜的杰出代表一直延续至今,它所表现的“吉祥平安文化”体现出中国人民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

虽然具有神异力量的神山灵石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在石头身上寄予了人们为生存想方设法战胜自然的愿望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物我同化”的观念下,用可感知的具象和幻想的心像将天、地、人神格相叠合,形成崇山敬石理念顽强地存在习俗文化之中,并发展为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人格追求和价值取向,进而筑就中华文化之永恒精魂。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