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就在俄乌两军打得火热的时候,有美媒爆料出一条劲爆消息,美国军方曾试图阻止乌克兰暗杀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上将,但消息似乎传递得比较慢,乌克兰方面早已行动,但最终也没能行刺成功。这则消息传出后,迅速引起外界一片哗然。

日前,据《纽约时报》报道,今年4月底,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上将前往哈尔科夫州伊久姆慰问前线将士,这一行踪被美国军方所发现,但美国方面出于担心乌克兰会利用行踪去暗杀格拉西莫夫,继而引发美俄之间爆发战争,因此便没有将格拉西莫夫访问伊久姆的消息告诉乌克兰方面。然而,即便如此,乌克兰军方还是通过自己的手段获悉了格拉西莫夫的行踪,这让美国人感到不安,生怕乌克兰军方过于激动,对俄军总参谋长下手。
报道提到,为了防止俄军总参谋长被乌克兰刺杀,白宫进行了一场内部讨论,最后美国军方官员对乌克兰方面“下旨”,要求乌克兰军队取消袭击格拉西莫夫的暗杀行动。只不过,似乎是动作太慢,乌克兰方面已经对格拉西莫夫所在的俄军指挥所发动了导弹袭击,导致不少俄军将领伤亡,但乌军的头号目标——格拉西莫夫却毫发无伤,在炮弹来袭之前,就已经早早地离开了,从而躲过一劫。而这次的行动,也促使了俄军高级将领减少访问前线地区的次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纽约时报》爆料出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立马得到了乌克兰方面的证实。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对外证实,今年4月底,乌克兰军队确实对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上将实施了暗杀,但并未成功。不过,对于美乌两方的说法,“今日俄罗斯(RT)”则表示,克里姆林宫方面从未证实过格拉西莫夫曾于4月底访问了伊久姆,言外之意即美乌两方的说法均是自导自演,格拉西莫夫从未去过前线,又怎会在前线遭遇刺杀?

当然了,暂且不说格拉西莫夫到底有没有去过伊久姆,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如果乌军的暗杀行动属实,那这个消息对俄罗斯而言,是一个值得后怕的消息。这意味着,在西方情报网的秘密监控下,俄军高级将领的行踪早已暴露无遗,如果乌克兰的行刺计划成功了,对俄罗斯来说将是一种大灾难,毕竟俄军总参谋长这个俄军二把手(俄国防部长是一把手)死了,放在哪个国家或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更别提这事发生在自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身上。

显然,美国方面也有这样的担忧,至少从美方阻止乌克兰军方暗杀格拉西莫夫的行动来看,美国明显不想卷入与俄罗斯的冲突之中。尽管美国一再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借乌克兰的手来削弱俄罗斯,但他们也明白,一旦乌军成功“斩首”格拉西莫夫,俄乌冲突就有失控的风险,届时美俄之间都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这显然不符合美国当下在欧洲的战略目标,即削弱俄罗斯以及让欧盟遵循美国的政策走。

如果把这场暗杀行动形容为“抓捕行动”,那格拉西莫夫就是一只“蝉”,乌克兰军方就是“螳螂”,在螳螂捕蝉的背后,是美国、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一场较量,确切地说是三方的斗法,一旦“蝉”入了“螳螂”的嘴,对乌克兰而言意义重大,不仅能清除俄军二把手,还能直接提升士气,更能直接把美国拉下水;但对美国和俄罗斯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轻则俄方对等报复,重则美俄爆发大规模战争。
幸运的是,乌克兰军方并未暗杀成功,可以说是美俄乌三方斗法的最大反转,否则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总体而言,在这场暗杀未遂的风波中,也暴露出了俄军指挥和通信系统的落后,特别是在西方情报的“天眼”下,俄军指挥所和高级将领的行踪早已完全暴露在敌方的眼皮底下,这也难怪自俄乌开战以后,有不少俄军高级将领接连栽跟头了。如果这类问题再得不到解决,恐怕后续还会有更高级别的俄军将领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