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的我,没出路,没学历,是学烹饪让我改变了自己!

东城先生 2025-03-16 14:50:29
阿哲的餐饮逐梦路

阿哲,一个来自四川农村的热血小伙子,操着一口带着浓郁川味的普通话,身上满是巴山蜀水孕育出的爽朗与坚韧。那片被辣椒与花椒浸染的土地,不仅赋予了他对麻辣滋味的敏锐感知,更铸就了他骨子里不服输的倔强性格。

高中毕业后,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阿哲深知,没有高学历的自己,前路注定布满荆棘。一次偶然,电视里一档烹饪节目闯入他的视野,当看到厨师们在炉灶前挥洒自如,将各类食材幻化成诱人美食时,阿哲的心被深深触动,对烹饪的热爱瞬间被点燃。他想起自家小院里,母亲用柴火灶精心烹制的一道道川菜,那麻辣鲜香的味道仿佛还在舌尖萦绕。那一刻,他毅然决定投身烹饪行业,要用双手为更多人带来家乡般的美味。

怀揣着梦想,阿哲来到了一家当地颇有名气的餐厅当学徒。初入厨房,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他的工作只是负责洗菜、切菜,每日从早到晚,重复着单调而繁重的任务。厨房闷热嘈杂,蔬菜堆积如山,长时间站立让他双腿酸痛不已,可阿哲没有丝毫抱怨。就像四川山区里的竹子,即便环境恶劣,也努力扎根生长。他深知,这是学习烹饪的必经之路。每一次切菜,他都全神贯注,眼睛紧盯刀刃,力求将菜切得大小均匀、形状美观。他想起小时候帮母亲切辣椒,那呛鼻的辣味让他眼泪直流,却从未喊过放弃。如今切菜,他手法愈发娴熟,脑海里还时常浮现出母亲切菜时利落的模样。在忙碌的间隙,他总是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厨师们的一举一动,默默记下他们烹饪的技巧和手法。大厨们颠锅时潇洒的姿态、调料入锅时精准的用量,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仿佛在汲取着能让自己厨艺精进的 “秘籍”。

然而,学习烹饪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回,阿哲在尝试制作一道简单的麻婆豆腐时,由于对火候掌握不当,豆腐下锅后没几秒就破碎,原本红亮的辣椒油也变得糊味刺鼻。厨师长看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周围同事的目光也纷纷投来,这让阿哲羞愧得满脸通红,心中无比沮丧。但他骨子里那股四川人的倔强劲儿被彻底激发,他利用业余时间,一头扎进图书馆,借阅大量烹饪书籍,从基础的食材特性到复杂的烹饪技法,逐页研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厨师请教,哪怕对方态度冷淡,他也厚着脸皮反复询问。下班后,他主动留在厨房,一次次重复练习,不断调整火候、调料比例,常常忙到深夜,整个厨房只剩他孤独的身影。他想着家乡那些在梯田里辛勤劳作的乡亲,无论烈日还是暴雨,都未曾停下耕耘的脚步,自己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阿哲的厨艺逐渐得到显著提升。他开始能够独立制作一些复杂的菜品,像宫保鸡丁、回锅肉这类经典川菜,他也能做得有模有样,并且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常有顾客在结账时特意询问是哪位厨师掌勺,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这让阿哲备受鼓舞,心中创业的想法愈发坚定,他决定离开餐厅,自己闯荡一番。

创业的道路比想象中还要艰难。资金不足、店面选址困难、竞争激烈等问题如潮水般接踵而至。为了筹集启动资金,阿哲跑遍了所有亲朋好友家,操着川普,低声下气地借钱,却屡屡碰壁,不少人对他的创业计划持怀疑态度。在寻找店面时,他顶着烈日,骑着那辆破旧的电动车,跑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家家门店去询问、比较。看中的店面租金太高负担不起,租金低的位置又太偏,人流量稀少。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与房东讨价还价时,他那带着川味的真诚话语和执着劲头,让房东都有些动容。为了节省开支,他亲自参与店面的装修,从刷墙、铺地砖到安装灯具,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常常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磨出了无数水泡。在菜品方面,他绞尽脑汁,不断创新,深入研究当地人口味偏好,结合季节特点,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菜肴,如夏季的清爽藿香鲫鱼、冬季的滋补羊肉汤锅,每一道菜都融入了他对家乡味道的独特理解。

终于,阿哲的餐厅顺利开业了。起初,餐厅的生意十分冷清,一天下来没几桌客人,入不敷出。阿哲心急如焚,但他没有放弃。他开始研究社交媒体,学习如何拍摄精美的菜品照片、撰写吸引人的文案,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宣传,文案里时不时冒出几句川味方言,倒也增添了几分独特魅力。他还主动联系美食博主,邀请他们来店里免费品尝,希望能得到推荐。在服务上,他对员工进行严格培训,要求每个人都要热情周到,从顾客进门的那一刻起,就要让他们感受到四川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他根据顾客反馈,不断改进菜品,调整口味。

渐渐地,餐厅的口碑越来越好,顾客越来越多。如今,阿哲的餐厅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餐饮品牌,店内常常座无虚席,甚至需要提前预约。阿哲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无论起点多低,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取得成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