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将过去,这个世界终于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12月30日晚,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接下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翻译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此后,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历时7年,经历35轮马拉松式的一系列谈判,终于尘埃落定,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话说,这是中欧关系“重要里程碑”。
美国《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主要媒体都声称这是“中国的重大外交胜利”。
令美国困惑的是,在2020年下半年中欧谈判突然加速,最后一轮,也就是第35轮谈判是在12月6日至11日举行。接着中国外交部、商务部都表态“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
12月17日,欧盟总部布鲁塞尔的一名高级官员称,中欧投资协定将在年底完成谈判,这将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12月18日,德国(欧盟轮值国主席)宣布,欧盟27国将在当天就《中欧投资协定》举行内部讨论。
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了欧盟27国驻华大使,王毅外长当时就已经透露中欧投资协定有望达成一致。
美国仍然认为中欧谈判将在美国压力之下放慢脚步。《纽约时报》称,如果协议达成,将成为中国的一次重大外交胜利,而欧盟内部的反对派将会批评欧盟过早达成协议。
获得拜登提名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在推文上呼吁:欧洲伙伴应当先与拜登政府磋商,讨论对中国经济行为的共同担忧。
美国的意思是,欧盟应当等到拜登就职后,与美国协调对华政策,不能自行其事,将美国甩在一边。
但欧盟不但没有理会美国,反而加速了谈判进程,与中国相向而行,终于在年底完成了所有谈判。欧盟这样做的主要因素有:
一、美国正处于权力交接空窗期,特朗普的胡作非为已令欧盟深感不满,而拜登团队又没有任何明确的对外经济政策。
如果欧盟盲目等待,一旦美国先与中国进行相关讨论,欧盟将失去主动权,白白错过空窗期;
二、德国是欧盟内部《中欧投资协定》最主要推动者,作为2020年下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视“谈判达成”视为任期内的首要目标之一,而法国也不会反对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
其实欧盟内部并非没有反对声音,主要来自波兰和立陶宛,直到12月24号,波兰外交部长拉乌还试图阻止或者延缓协议达成。
拉乌的理由是等待“跨太西洋盟友加入进来”,并暗示欧盟操之过急。中欧之间谈判,波兰却要等待一位“跨太西洋盟友”进来,这对谈判会造成什么影响?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德法心里很清楚。
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成员国在12月28日欧盟内部最后一次评估谈判情况时,说服了反对者。最终,欧盟27个成员国驻欧盟大使,没有一国代表提出重大异议,为如期完成谈判铺平了道路。
三、一波三折的英国脱欧终于在年底完成,没有了英国,美国在欧盟内部就少了一位最重要的队友,而德法要说服英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这个障碍主动消灭了;
四、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时,并没有与欧洲盟友协调,美国与中国签署第阶段贸易协议时,也没有等待欧洲盟友。所谓“美国优先”就是将美国利益凌驾于欧洲之上,那么欧洲又何必等待美国?
五、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仍然继续增长,迅速控制住疫情后,中国市场实际增长水平和消费水平令欧洲投资者相当渴望。没有中国,欧洲就很难实现经济复苏,而不是相反。
看明白这一点,欧洲就知道目前的谈判条件是最为有利的,尽早完成,免得夜长梦多。如果还将“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价值观”这些中国不可能让步的问题与投资协议谈判挂钩,那么,欧盟将来的谈判条件只会越来越不利。
而中国也需要进一步打破中欧双向投资壁垒,打造横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投资循环圈。之前,中国与欧盟成员国是一个个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共签了25份,不仅复杂,而且没有统一的法律框架。
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就具备了国际法主体资格,中国可以跟欧盟谈了,虽然道路漫长,但在2020年还是收获了成果。
这标志着中欧在经济与政治层面得到了重大双赢,同时也凸显出中欧不断加深的经济纽带。
美国又惊又酸
30日当天,特朗普的副国家安全顾问波廷杰宣称:“欧盟努力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前夕(与中国达成)一项新的投资协定,美国两党和政府领导人对此感到困惑和震惊。”
他还要欧盟官员照照镜子,是你们搞砸了美欧关系,而不是特朗普政府。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尤利奥特(John Ullyot)声称,要对中国做出的承诺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和审查机制”,说得美国好像是当事人一样。
美国主流媒体12月30日对中欧投资协定的报道充满着,“中国外交胜利”、“欧洲冷落(snub)美国(拜登)”、“美国对此担忧”、“欧洲不再做美国要求之事”……这类挑拨离间之语。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为什么会令美国如此惊慌失措?
一、2013年11月在第16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时,谈判正式启动。当时背景是中欧关系正变得更加密切,而中国对欧洲投资不到投资美国的四分之一。
中国希望加大对欧洲的投资份额,欧洲希望企业能够增长对华产品出口和技术出口市场份额,但双方存在着不少贸易摩擦和相互市场准入问题。
如果中欧解决了这些问题,对美国来说,都是“伤害”,它既削弱了美国作为理想投资地的吸引力,又挤压了美国对华出口市场;
二、从长远战略来说,美国希望看到一个与中国对抗的欧洲,而不愿看到一个与中国合作的欧洲。否则,美国对欧洲的领导能力将大大下降;
三、宣告美国在全球推行贸易保守主义的破产,如果美国还企图继续用这种手段向各国施压以获取不当利益,那么,美国将处于孤立状态;
四、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达成,那么美元的地位将受到人民币和欧元的“威胁”,这是美国难以说出口,却又是最难忍受的未来局面。
2013年谈判开启之初,中欧就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签署了总额3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努力破除了人民币在欧元区使用的障碍性因素,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性一大步。
欧洲央行之前对人民币互换机制有许多顾虑,一直保持审慎观望态度,担心人民币会使身处欧债险境的欧元丧失更多市场。
但德国、卢森堡等国家则鼓励欧洲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因为从长远看,欧元与人民币可以共同应对美元霸权,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美国对涉及美元地位的问题向来极其敏感,虽然3500亿元人民币是个很小的规模,但这种“试探”,会令美国相当紧张。
因此,在七年来,美国一直在用各种手段破坏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美国破坏战术在中国找不到用武之地,但在欧盟内部则可以拉拢个别国家为之效力,毕竟,欧盟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以前,美国在90年代对德国马克、日元有任何可能挑战美元地位的行为,都是不择手段进行打击。所以,明年美国也决不会善罢甘休。
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虽然都已经认可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但程序上还需要欧洲议会批准,美国一定会在政治上做文章,利用欧洲议会中的政党、政客“挽回败局”,也就是所谓的“严格审查”。
而中国总是强调“合作双赢”,“不称霸”,跟到处插手制造事端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谁更有吸引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020年是一言难尽的一年,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经济危机。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成就,它给世界在新的一年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只有那些美粉水军还在连夜赶稿,贩卖焦虑,努力证明“中必输”,但它们年年挂在嘴上的“中国崩溃”又能如何?敢回头看一眼美国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编大大的坏,用2020年前的新闻骗我的流量[呲牙笑]
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却是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