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亦舒写过这样一句话:
你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有很多很多的钱。然而大多数人的现实是: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地方,爱也流向了不缺爱的人。普通人虽然没有太多幸运的先天资本,却也拥有后天改命的剧本。前段时间《玫瑰的故事》爆火,里面有句台词特别打动我:
从此,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主持自我”心态,即由自己撑起人生,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拥有这种 完全“主持自我”的心态,人生再糟糕也不会坏到哪里去。01没钱就赚钱作为女性,从小到大她们总是被不断教育,不用那么辛苦赚钱,找个好男人结婚就好了。然而现实是,没有谁有义务负责你的一生。指望婚姻为人生托底的人,最后都输的很惨。电视剧《最好的婚姻》里,蒋静自从结婚后,就再也没有工作,一门心思做起家庭主妇。家里的一切吃穿用度,都要向丈夫陆维斌伸手去要。她想孝敬一下父母,带父母出去旅游,手里都没有余钱,也不敢直接开口跟丈夫说。只好在瑜伽课上,假装弄伤自己的腿,才找到借口让父母带儿子出去旅行。
千万不要在年轻的时候,轻易地走进别人编织的美好陷阱。为了所谓懒惰的捷径、瞬息万变的承诺,轻易地放弃了谋生的本领,到最后时间浪费了,情感错付了,钱也没赚到。年轻的时候,挣钱才是人生第一要义。没钱就好好工作,努力提升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人生托底基金”。活着是很贵的,什么都要花钱,只有钱包足够厚,卡里有余额,才能支撑我们生而为人的安全感。02缺爱就自爱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状态,叫做“匮乏感”。所谓匮乏感,是一种很“缺”的心理感觉,无论怎样,内心都如同一口无法满足的黑洞,对周遭的人充满索取感。东亚家庭里,总是批量出生充满匮乏感的孩子,内心有困乏感的人,终其一生的目标便是执着于“被爱”。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主角松子就是一个从小缺爱的女孩。小时候的她,总是被父母忽略,鲜少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于是她拼命学习,努力拔尖,就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夸赞和认可。她一路考上大学,成为留校老师,成为父母的骄傲,她的人生好似走上正轨。然而却在一次意外中,由于自己的讨好型人格,被校长田所侵犯,开始了悲剧的人生。
没有得到过爱的人,成年之后最重要的事便是将自己重新养一遍。无论是请自己一顿大餐,带自己去旅行,还是奖励自己珍贵的礼物,先学会好好爱自己,满足自己。当你的内核稳定,灵魂充盈,你会有足够的心力去爱别人,你也会吸引别人认真地对待你。03永远主持自我从小到大,身为女性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乖“,要“懂事、听话“。你要乖,爸爸给你买玩具;你要听话,妈妈给你买糖果;你要懂事,大家才能更喜欢你。这类的规训,将大多数女性的人生放在服务他人的客体位置上,却忘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玫瑰的故事》中,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最打动人的一点便是她身上展示出的超强生命力。剧里有人说:“玫瑰,你好像天生就有爱人的能力。”这种强大的爱人能力的来源是,出生在不缺钱、不缺爱的环境里,玫瑰被滋养出的那份矜贵的勇敢和自由。
“主持自我”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主场心态。拥有这种心态的人,人生不会随波逐流,而是想要什么就争取,不喜欢就拒绝。保持物质和精神的独立,对自己的人生敢冒险、有主见,这样的人,老天会奖励他们过一种酣畅淋漓的人生。04网上曾流行让很多人共鸣的一句话:
女孩子啊,就是菜籽命,撒到哪落到哪,落到肥处迎风长,落到瘦处苦一生。下面有句回答,一语道破其中无助的情绪:“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女性。”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你不依靠他人,赚钱养活自己,你便有了不依赖他人存活的自由;当你学会爱自己,不期待、不讨好、不需索,你就拥有了强大且稳定的精神内核;当你开始主持自己的人生,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关注自己的需求,并以自己为先,你就拿回了人生的主动权。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你会有行动;有所行动,人生就会因此改变;当变化发生,你才有更多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