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毛岸青逝世,李敏望着遗像流泪:我和二哥感情最深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10-26 16:26:59

毛岸青是毛泽东与其夫人杨开慧的儿子。毛岸青与李敏,虽来自不同的母亲,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20世纪40年代,他们与贺子珍、毛岸英一同在苏联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那时,年仅5岁的李敏与19岁的毛岸英、18岁的毛岸青在苏联相遇,这一相遇,如同命运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重新接通了那隔断多年的兄妹情谊。1941年,在毛主席的精心安排下,李敏踏上了飞往苏联的飞机。在苏联,李敏见到了阔别4年的母亲贺子珍,也第一次见到了未曾谋面的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在那个充满挑战的异国他乡,贺子珍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没有向李敏提及她的身世,更未在她面前说起过毛主席。

然而,正是毛岸青,成为了第一个向李敏揭开这个秘密的人。他告诉李敏,他们的爸爸是毛泽东。这句话,犹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李敏的脑海中激起层层涟漪。她开始不断思索,毛主席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爸爸?这个疑问,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回国后才找到答案。在苏联的日子里,生活艰苦,但毛岸青、李敏以及贺子珍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他们在困境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毛岸青与贺子珍之间,更是有着浓浓的母子之情。1947年9月,贺子珍带着毛岸青和李敏启程回国,暂居哈尔滨。毛主席对久未相见的儿子毛岸青充满了思念,在得知毛岸青回国的消息后,他在给毛岸英的信中写道:“岸英,告诉你,永寿回来了,到了哈尔滨,这个孩子很久不见,很想看见他。”革命年代,毛主席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他不得不离开亲人,割舍亲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每一场战斗胜利的光辉时刻,毛主席心中那份对远方子女的思念,总是能触动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1948年冬天,沈阳解放,贺子珍带着毛岸青和李敏来到了沈阳。在这座城市里,贺子珍静下心来,思考着自己和孩子们的未来。她深知,革命即将成功,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在这样的形势下,毛岸青和李敏必须抓紧时间学习,掌握真本领,才能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于是,贺子珍对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李敏要认真学习俄文和数学,毛岸青则专攻中文,提高中文水平。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从这一年开始,直到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离开人世,整整35年间,毛岸青和贺子珍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在贺子珍保存的老相册里,始终珍重地夹着一张毛岸青的照片,这张照片,见证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母子情谊。50年代初期,毛岸青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病情十分严重。1959年,毛主席嘱咐李敏去大连看望哥哥,并给了她一笔钱,让她买一些礼物带去。

李敏深知毛岸青喜欢音乐,便购买了一些唱片带到大连,希望音乐能给病中的哥哥带来欢乐和慰藉。1960年,李敏带着丈夫孔令华第二次来到大连,专程看望毛岸青。此后,李敏和毛岸青又有很多年没有见面。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不久,毛岸青一家人住在西山,李敏特地登门探望。兄妹俩一别数年,再次相见,那份骨肉深情,岁月的变故,全都化作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毛岸青看到李敏的那一刻,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李敏怔怔地看着毛岸青,心中满是感慨,她觉得哥哥苍老了许多,人也比以往消瘦了。1990年到1993年,章庭杰担任毛岸青的秘书。据他回忆,毛岸青和他的哥哥感情特别好。毛岸英的去世,对毛岸青的刺激很大。

2007年3月,毛岸青逝世。在他的追悼会上,李敏来到现场,送哥哥最后一程。看到大厅中央摆放的毛岸青遗像,李敏默默流下眼泪,不无遗憾地说:“爸爸妈妈,我没照顾好哥哥。”毛岸青革命岁月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家人的爱、对革命的忠诚。他与李敏之间的兄妹情谊,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历岁月洗礼,却依然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2 阅读: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