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难驯:从百米高崖坠落的野猪,折射出人与自然的边界困局
一声惊雷般的巨响,在云南昭通永善县墨翰乡花园村的山路上炸开。六头野猪从百米悬崖上坠落,重重砸在公路上的那一刻,仿佛在提醒我们:人与野生动物的边界之争,从未停歇。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多年的记者,我见证过太多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纠葛。这次的事件让我想起去年在湘西采访时,一位老猎人对我说过的话:"现在的野猪,比我年轻时胆子大多了,它们已经不再惧怕人类的气息。"
这话虽不无遗憾,却道出了实情。就在这个金秋十月,野猪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南京南站的高铁线上、杭州建德的街头小店、北京门头沟的居民卧室,甚至深圳梧桐山的游客身边...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大江南北。
"城市里的自助餐太诱人了。"我的一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朋友半开玩笑地说。但他随即正色道:"野猪选择走进人类聚居区,背后往往是生存压力使然。"确实,根据国家林草局的数据,全国野猪数量已达200万头,遍布28个省份,其中26个省份都面临着野猪致害的困扰。
那天从悬崖坠落的六头野猪,五死一伤的结局令人唏嘘。这不禁让我想起《动物世界》里看过的一个场景:一群野猪在陡峭的山崖间灵活穿行,它们天生就是攀爬高手。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我忍不住揣测,或许它们是在躲避什么威胁,又或是在寻找食物时失足?
每每看到类似新闻,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记得去年在江西山区采访时,亲眼目睹了野猪横扫庄稼地的场景:几亩辛辛苦苦种植的红薯被拱得七零八落,农民面对这一切却无可奈何。"打又不能打,赶又赶不走,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位老农如是说。
"这政策调整得跟打太极似的,既要维护生态平衡,又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采访过的一位基层干部这样感叹。2023年6月,野猪被调出"三有"名录,这让不少受困群众看到了希望。但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在保护与防控之间找到平衡点,依然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回望这些年的采访经历,我常常在想,野猪"下山进城"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某种失衡。当我们在感叹野猪泛滥成灾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我们的城市扩张,是否挤占了太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不知道那头从悬崖坠落后逃入山林的野猪,如今身在何方?它是否已经康复?是否还会再次出现在人类活动的区域?这些问题或许永远也得不到答案。但我知道,只要我们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人与野生动物的遭遇就会不断上演。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采访众多专家后,我深深体会到:应对野猪问题不能只靠猎捕这种"头痛医头"的方式,还需要从恢复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层面入手。正如一位生态学家告诉我的:"当我们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时,与其抱怨它们'不守规矩',不如反思我们是否给它们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在这个人与自然日益紧密相连的时代,也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既保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那六头从天而降的野猪,或许正是给我们敲响的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