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根和奥本海默他们两个人都是数学天才,区别在于奥本海默相比于兰根的家庭条件更为优越。他们两个人在求学的过程中都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兰根的母亲错过了为他申请奖学金的最后期限,奥本海默企图毒死自己的导师。他们要想继续学业都必须与校方协商。然而结局却是兰根放弃了学业,奥本海默则只需要心理治疗。
20年后,奥本海默被委任为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而兰根却依旧籍籍无名。
而造成他们天壤之别的原因在于,虽然他们的智力相当,但是奥本海默的实践智力要远远高于兰根。
实践智力包括“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我们获得这类技能的场所是家庭。
条件富裕的家庭往往会刻意锻炼孩子的这种能力,他们会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会带孩子去见很多人,会鼓励孩子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学会在复杂的组织结构中应付自如。他们还学会如何舒服地与成年人打交道,在必要的时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取自己的权益。
但是穷人家的孩子往往没有这种紧张的时间安排,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或许仅仅是完成学业。他们不太在乎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没有条件把孩子的兴趣发展成特长。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那就是家庭背景。
家境贫寒的孩子往往习惯单打独斗,他们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取得不凡的成果。但事实是,没有哪个摇滚巨星,职业球员或者是亿万富翁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有一种轻微的社交恐惧症。我害怕与人打交道,也不知道怎么样在组织内生存。每每形影相吊之时,我就只能感叹一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又有什么呢?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可能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与社会沟通,而被埋没。他们也许可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价值,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但是却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也许你我身边,就有不少这种人。
如果我们已经为人父母,即使我们的家庭条件不那么优越,也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不是说让孩子过得多么的富足,多么奢侈。而是要让他从小去接触更加广阔的世界,去理解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则,去积极探索自己的爱好,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去鼓励他去帮助他去锻炼他,这样当他走出社会之后,他才能更加的游刃有余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上。
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开放胸怀,拥抱世界。当我们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再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