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中央宣传人人平等。面对这个敏感问题,陈云没有回避,直接开门见山地回答说:毛主席有鸡吃,不是他愿意的。毛主席的健康关乎中国革命的成功,身为领袖,确保他的健康是全党的责任。
之后,陈云还阐述了,何为真正的平等?
毛主席担任重任,保证饮食是革命需要,大家也理解毛主席有鸡吃,并不是特权,而是革命任务,是中央从大局出发的决定。
在艰苦的抗战时期,面对敌人的封锁,地广人稀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缺食无衣、捉襟见肘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多种手段来发展经济,不仅成功地克服了困难,还从困难走向了胜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筑牢了革命的物质基础,形成了立党立国的精神支柱。倡导节约和杜绝浪费,则是艰苦奋斗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带头节约,杜绝浪费,为全社会形成节约和杜绝浪费的风气,起到了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抗战时期,在延安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则毛泽东杜绝浪费——半只烧鸡的故事。
1943年10月,毛泽东视察南泥湾,一直陪同在毛泽东身边的江青拍下了这张毛泽东在5天视察南泥湾过程中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照片中毛泽东上衣右边口袋里看上去装有鼓鼓囊囊的东西,正是当年炮兵团教导营营长宋承志塞进去的半只烧鸡。照片右一为炮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邱创成,左一为宋承志,左四为政治处主任刘何(刘登瀛)。
1943年10月26日,毛泽东来到南泥湾视察。30日,毛主席在视察完第三五九旅返回延安的途中,又专程来到位于陶宝峪的八路军炮兵团视察。宋承志当时任炮兵团教导营营长,为了组织好这次视察活动,团里分配宋承志临时担任毛主席视察时的保卫工作。上午,毛主席听取了炮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邱创成和副团长匡裕民的工作汇报后,兴致勃勃地和我们一起用餐。团、营领导能有机会陪同毛主席吃一顿午饭,别提多高兴了。团里用自己种的菜、喂的鸡、养的猪,好好招待了毛主席一行。午饭后,宋承志见餐桌上还剩有半只烧鸡,就拿了一张报纸包了起来,顺手装进毛主席的上衣口袋里,让毛主席带回去补补身子。因为在当时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烧鸡还是比较稀罕的东西。饭后,邱创成、宋承志及团、营领导陪同毛主席到操场检阅部队。在毛主席去操场检阅部队的途中,一直陪同在毛主席身边的江青拍摄了这张照片,这是毛主席在视察南泥湾的五天行程中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毛主席在操场检阅部队后,还观看了连队的操炮表演和各种火炮器材。毛主席高兴地对邱创成说: “炮兵团在南泥湾搞得很不错啊!看来困难这个怪物不是不可以克服的。你们做到战备、生产两不误,为将来成立炮兵学校打好了物质基础。”毛主席的话对炮兵团全体指战员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部队士气大振。全团在完成生产和整风的同时,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