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速度更要公正,59万赔偿全额到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14 19:16:24

“真没想到,赔偿款这么快就要回来了!”从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拿到59万元赔偿款的王先生如释重负。王先生工作时从脚手架上摔下,身受重伤又迟迟拿不到赔偿,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剑拔弩张。经过执行法官历时三周主持四轮协商,近日终于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赔款全额到账。

从受伤到拿到赔款,王先生熬了近两年时间。2023年3月,王先生工作期间从脚手架上跌落严重受伤,因与雇佣单位就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他起诉至西城区人民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企业在施工现场的保护措施存在漏洞,对于损害发生存在过错,判决企业向王先生赔偿各项损失合计59万余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到王先生急需治疗费用,被执行人也在正常运营,具备快速办理的条件,于是西城法院执行局将此案调配至速执团队处理。执行法官孙萌第一时间联系被执行人督促履行。

作为被执行人的两家企业接受判决,但还在就连带责任的分担问题进行协商,希望法院暂缓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避免企业商誉受损,影响日后投标工作。

另一边,法官助理张壮与申请人王先生沟通时,王先生及家属情绪十分激动。“受伤的时候他们不着急,现在想让我们理解了?既然走到执行了,该采取措施就采取措施,没啥可说的!”王先生希望一次性拿到钱,彻底解决问题。“身体已经受到伤害了,不想再费心力长时间纠缠。”

不采取措施,王先生等钱看病拖不起;采取措施,企业的市场参与活力会受影响。面对这一两难境况,执行法官经过慎重考虑,一方面给执行企业两周时间,必须拿出债务清偿的具体方案,逾期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另一方面,基于被执行人有偿还能力和意愿,确定了“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工作思路,让当事人无后顾之忧,彻底化解双方僵持不下的矛盾。

协商过程中,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在“一次性”解决的基础上就具体偿还方案、细节进行沟通。经过先后四次协商,在收案后的第三周,当事人之间就清偿本息数额、责任承担份额等方面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之前我都没想过对方能一次性支付赔偿款,多亏你们公正高效的工作。”王先生全额领取案款后,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一个劲儿感谢执行团队的工作。一场矛盾对立的两难纠纷终于妥善化解。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莹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