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李幼斌出现在了央视的舞台,给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全国小朋友,讲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许久未露面的李幼斌,虽然已经62岁了,岁月在他的脸上也留下了些许足迹,但整个人瘦削干练,精神十分矍铄。
看到李幼斌在台上声情并茂的讲述战争历史,难免会让人想到他出演的《亮剑》。
提起这部2005年开播的电视剧,无论是经典桥段还是主要演员,都让不少网友到现在仍印象深刻。
看过电视剧后,有人曾表示能将这么多角色演活的历史战争剧,除了《亮剑》,再没有第二部了。能得到观众这么高的评价,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拍摄故事。
1.李幼斌拒绝,妻子力劝
《亮剑》三年磨一剑,剧本变成电视剧登上大荧幕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电视剧选角也有很多小故事。
李幼斌之所以出演亮剑,是因为妻子史兰芽的建议。
接到剧本时,李幼斌已经47岁。虽然很喜欢剧本和人物,也激动的一口气读完,但考虑到是抗日剧,有很多动作戏战争场面,自己的年龄又大了,体力跟不上,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想接。
还是妻子史兰芽看过剧本后,极力劝说他去演这个当时行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李云龙形象,这才促成了李幼斌出演这个角色。
有意思的是,李幼斌楼上的邻居正是张光北,张光北的同学就是何政军。这仨人都一样,接到剧本都是激动地一口气读完。张光北接到电话邀约后,得知李幼斌和何政军出演,很是兴奋的接下了这部戏。
因为他一直作为投资方、制片人参与影视剧创作,所以当他给何政军打电话说自己也接下了《亮剑》后,何政军没多想还以为他是作为制片的身份。
老同学当制片没准片酬还能多一点,没想到等张光北到了剧组表示也要上妆,他这才知道老同学这次是当演员来了。
2.零下三十度的恶劣环境:李幼斌高烧喝白酒御寒
为了真实,剧组几乎全程实景拍摄,大冬天零下二三十度跑到了山西的一个荒废的村庄里,简单的搭几个棚景布置一下,就这样顶着低温开拍。
一边拍摄,旁边一边生着篝火,工作人员和演员没什么事儿都围坐在火堆旁取暖。
极低的气温给剧组拍摄带来不少的麻烦。
首先就是演戏说台词的问题,一下车呆不了五分钟,演员的嘴就冻着哆嗦,根本说不了词,只能再上车缓缓。
一天拍12个小时,早晨七点到晚上七点,李幼斌给导演反应说实在是干不动了,环境太恶劣了。拍身怀炸弹和楚云飞吃饭鸿门宴的那场戏时,两人喝的是真酒,二锅头。一是喝点真酒效果好,二就是御寒,而李幼斌当时还是顶着高烧拍摄的。
其次就是剧组的车,每20分钟就得发动一次,司机都得轮班睡觉,不然第二天出工就都冻住了。还有摄像机的电池,也因为天冷被冻住了,转不了,拍摄前必须得拿到篝火堆旁边暖和一下才行。
最后就是拍摄去李云龙团部改善生活的那场戏时,原定的情形是要炒几个菜吃,但后来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导演说不行,刚炒了菜一会就给冻住了,根本夹不起来,这才改成了花生、大枣等。
不光是演员面对环境的恶劣苦不堪言,就连戏中的主要道具马都难以适应。总共30集的电视剧,光是战争场面就有十几集,因此用到马的戏份非常多。
张光北有一场骑马的戏,他正在上面扯着缰绳跑着呢,马累的腿软突然蹲下了。幸好当时速度并不快,不然马失前蹄,张光北非得摔下来不可。
3.和尚为了出名,把李云龙扔山底下去了
剧中饰演和尚魏大勇的张桐,虽然不比几个绝对的主角,但一身高超的武艺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也让观众印象深刻。
张桐在戏里作为李幼斌的“警卫员”,自然和他的对手戏比较多,其中就有一场背着生病的李幼斌奔跑的戏码。看似平平无奇,但实际拍摄的时候,张桐差点把李幼斌“摔死”。
张桐不善骑马,拍摄骑马的戏份总是一遍遍需要重来。又是一场骑马戏没过,剧中饰演楚云飞的张光北,声色俱厉的表示:要想当演员就给我练马去,明天再拍一条这样的我就抽你!
没想到马还没练会,有记者到组里采访来了。当天正好拍摄李云龙生病不愿离开,和尚一掌击晕把他背走的戏份。张桐一看有记者拍摄,就来劲儿了,“想出名出风头”,于是导演一声令下,他就开始跑了起来。
原定的是从这头跑到那头就行了,总共没几步路,但为了让记者多拍会,张桐不停了,任凭导演在后边喊也不理会。
李幼斌趴在他背上一个劲儿的说:和尚行了,差不多得了。
张桐不管,还是一个劲儿的跑,最后没劲儿了,一不小心摔了一下,把李幼斌摔山底下去了,说是山底其实也就是个坡底。
但李幼斌已经快50岁了,“差点没把他摔死”。
4.串起两代人的抗战基地
比起其他演员,何政军对《亮剑》的感情多少有些不一样,因为这部剧中写的129师,就是他父亲参军时所属的部队。
说来也有一件很巧合的事情,当时剧组从河北转到山西拍摄,住在了祁县,拍摄是在太谷县的某地。
一天拍摄空档,何政军给家里去了个电话,说在山西拍戏呢。父亲一听,说让何政军一定要去一趟太谷县。
何政军说他人就在太谷县。父亲又说让他去一个小院看看,一顿描述之后,何政军很惊喜:我就在这个院里呢。
原来拍摄的这个小院就是父亲抗战时待过的小院儿,是真实的抗战基地。
两代人穿越不同的时空,在同一个院子有了交集,何政军当时得知这个奇遇很是兴奋。电视剧开播之后,何政军也询问过父亲对《亮剑》的看法,父亲表示拍摄的还可以。虽然没有过多的评价,但“还可以”这三个字在何政军那里已经是最高褒奖了,毕竟父亲几乎没有夸赞过孩子。
遗憾的是,电视剧开播两年后父亲就因病去世。生病最后期间,何政军叫了一直关系比较好的张光北一起,给父亲办了最后一个生日宴。父亲拉了拉两人的手,一边一个,这就是最后一面。
除了这些,《亮剑》背后还有很多拍摄艰辛不容易的地方。不过即使再不容易,演员们也用敬业精神扛过来了。尤其“李云龙”李幼斌,47岁的年纪顶着严寒拍摄3个多月,期间各种伤痛,有怨言但也一直咬牙坚持。
可见,《亮剑》传递的亮剑精神,不只是在述说剧中角色、故事,也同样代表着这100天来,演员们的努力付出。
百看不厌。
的确经典
好多人说团长排第一,见仁见智吧。抗战剧里,我认为亮剑排第一[点赞][点赞],军人豪情,民族气节,显露无疑,真的是百看不厌
哪个妻子,秀芹?田雨?
[得瑟][得瑟]说团长的都是跟风狗和杠精
难怪一直都穿大棉袄,这个戏就没出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