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古偶,为啥叫人“爸爸妈妈”?

舒心酱 2025-01-05 16:10:15

在李明德以一己之力创建“星光大赏分会场”之前,满屏都是热门CP努力营业。

满屏妈咪和“豹豹猫猫”(爸爸妈妈),我都快不认识妈字了。

宋佳又美又飒出现,领着《山花烂漫时》剧组的兰西雅几位小姑娘走红毯,一片“妈咪”声。

宋佳演张桂梅老师,剧中亦师亦母的角色,还是带着女学生们一同出现,叫“妈咪”可以理解(虽然好像哪里还是有点奇怪)。

等等等一下,怎么《永夜星河》《九重紫》两组CP出现,话术都是“豹豹猫猫我出生了”?

《永夜星河》播出阶段,虞书欣参加活动还可可爱爱表示“你们不仅要生我,还要宠我哦”。

剧播完没几天,“我女”就变成“我妈”了?

论吓人还是这届风向吓人,外婆和外孙女竟然是无缝切换的同一个人(bushi)。

来,展开说。

一,情感产品的边界感:从男友女友到豹豹猫猫

首先,不针对任何一位艺人,这似乎是这届评论的流行话术,哪对CP出来他们都这么说。

然后,顶个锅盖,大写加粗强调“没有指责的意思”,单纯困惑。

男友化女友化,投射的是情爱婚恋关系,而叫爸爸妈妈,投射的是亲情血缘关系。

嗑CP时管CP叫“爸爸妈妈”,属实是一种很理解起来有些困难的先验绑定模式。

尝试猜测一下可能的成因,可能是试图在无形中赋予他们很难被拆散的“正统CP”感。

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到隔壁,其他类型剧作尤其是家庭邻里故事类,比如《小巷人家》的黄玲,闫妮在剧中演妈,黄玲很容易让人带入“我的互联网妈妈”。

离谱的是,某天我看见一组“豹豹猫猫”盘点,一众古偶CP外加《小巷人家》里的庄筱婷林栋哲。

小巷豹豹猫猫,放的不是林武峰宋莹,甚至也不是黄玲宋莹,居然是庄筱婷和林栋哲。

怎么形容呢?林栋哲、庄筱婷好嗑我一万个同意,但如果一定要和林栋哲认下“不是同一辈”的血缘关系,那我比较倾向于认我的互联网儿子。

毕竟一路从1.0看到4.0~

我们通常认为,古偶等言情故事,女主对女观众而言是一种代入式自我投射体验,而男主是某种理想化的对象客体模型。

当这种投射由角色移情到演员本人,可能会产生某种边界感缺失的亲密言辞。

比如活动场合总有人对着男女演员贴脸开大、大喊老公老婆。

这种边界缺失,某种程度上是“情感产品”属性蔓延。

本质上古偶角色提供的是言情幻想、是爱的某一维度投射。演员承接角色红利,在维持角色滤镜的同时,也主动或被动承接一部分“情感幻想投射”。

更为极端的案例是此前的爱豆,爱豆们被认为提供某种“情绪产品、虚拟情感产品”,偶像一旦被曝出真实恋情就容易面临连环塌房危险。

演员结婚生子很正常,他们提供文艺作品,影迷不会指手画脚你结没结婚、恋没恋爱。但爱豆和粉丝之间是一种扭曲而诡异的“情感联结”,爱豆一度被默认要恪守“爱”德。

偶像剧男女主介于二者之间,被投射情感也很顺理成章。但“我和我对象”的投射,变成“豹豹猫猫”,依旧让人觉得很抽象。

无论是老公老婆还是上一辈的名目,家庭称谓式表达,都旨在增加亲近感。

传播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拉近对象和受众的亲密感,买东西时“亲”的称呼,直播时“家人们”的开场白,都是如此。

但这依旧不能解释,为什么“某月男友”转向“豹豹猫猫”?

(没有任何鼓励叫男友女友的意思,只是表达那种称呼的诉求思路出发点、相对好理解)

二,幼态倾向

豹豹猫猫也可以是一种可爱拟态,如果你不将之视作父亲母亲,这种可爱幼态叙事好像更容易接受。

多年前流行而如今早已过气的“本宝宝”话术,张口闭口宝宝我如何如何,不是真年幼,而是借可爱之喻,缩短心理距离。

营造轻松化、贴近化的沟通氛围。

“本宝宝”的话术过气了,但话术背后的诉求未必过气,话术营造的“捷径”以新的面目出现。

(如果不联系爸爸妈妈)豹豹猫猫就是一种萌化拟态。

如果时刻记得“爸爸妈妈谐音”,很难想象一个成年人对着古偶里少年设定的脸,喊老爸老妈,过于违和。

所以这种称呼本身,似乎就默认着使用者的年幼,或者说语态上的年幼。

某种意义上,这或许也是对成年人爱情的局部规避表达。

言情故事比如《春色寄情人》是健康的成人式情感表达,该直接时直接、该火辣时火辣。

但对比之下,某些古偶的受众年龄定位似乎很飘忽。市面上大把古偶,明明是言情故事,但似乎又总想把真“小学鸡们”拉进来追剧,在谈情谈爱的某些边界上含混、拧巴。

由于没有分级制度,某些健康的成人话语,在青少年受众占比不低的古偶中,也注定要以尴尬的方式糊弄过去。

回到开头举例的宋佳、闫妮,成熟女艺人的女性长辈角色,让人有“妈”塑的兴趣这很正常,但古偶“豹豹猫猫”显然不是这个路数。

另一种和豹豹猫猫思路类似的叫法,则是小姨小姨夫。

众所周知,关于小姑小姨我们有悠久的年轻貌美角色史。

杨过的姑姑是年轻貌美的小龙女,黄飞鸿的十三姨也和“老姨”没啥关系、而更接近传统的美貌女主模式。

所以管古偶男女主叫小姨小姨夫,听起来总归比爸爸妈妈正常一些。

但依旧让人奇怪,为什么不是姐姐、姐夫,哥哥、嫂子,而是小姨小姨夫?

花粉或者生粉,“姐夫”“嫂子”的称呼就很正常,花旦是姐姐所以她的CP叫姐夫,管男艺人就哥所以管他老婆叫嫂子。

虽然各家花粉都一致嫌弃姐夫,但叫“姐姐、姐夫”似乎比叫“小姨、小姨夫”更顺口。

至少目前没听说过哪家小花的粉丝们,管她们姐姐叫老姨。

三,重麻重辣重盐重油的程度叠加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程度比较极的堆叠。

如今的影视剧,本质上都是注意力争夺,拼命在无数短视频的三秒信息流中,抢夺一点珍贵的注意力。

这种“不好看一秒划走”模式,某种意义上也倒逼出标签的过度化变形化。

简单打个比方,类似语境下,“好看”这样一个平实朴素的陈述,吸引注意力的能力几乎为零。

“啊啊啊啊啊九命🆘啊啊啊!!!好好看啊”的方式,逐渐变成一种主动被动合流的潮流。

社交平台上“小脑萎缩式”标题,就是注意力争夺战的某个切口,上来先撒一大把感叹号,先过度强调。

某种意义上,“豹豹猫猫我出生了”就是此类。

CP艺人一同出席活动,“看起来很好嗑”的表述似乎已经不足以形容,于是,话术要不断迭代夸张。

从“原地领证”到“民政局”(立刻给他们把民政局搬过来),再到如今的“豹豹猫猫我出生了”,如果连续纵贯起来看,是一条有迹可循的情绪的程度强化路径。

这是从“我的瓜甜”到“我的瓜最最最最甜”的不断强化,持续加重夸张程度。

然而,一切套路话术模式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见效快、失效更快。

本质上,这是将复杂的感受凝结成“单薄的语言标签”,看似强化实则窄化;当标签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泛滥,也就越来越失效。

当满屏都是红色感叹号、都是“豹豹猫猫我出生了”、都是小脑萎缩式话语时,话语本身的程度强调意义便会无限递减、徒留“空洞模式”。

1 阅读:5

舒心酱

简介:翻译、作家,学术派剧评,正能量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