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王牌”失效?法日开建稀土工厂,但有三大死穴“藏不住”了

数码蘑菇忒六 2025-04-08 02:38:47

导读:稀土“王牌”失效?法日开建稀土工厂,但有三大死穴“藏不住”了

在全球资源竞争的这个大局面里,稀土肯定是一颗特别重要的棋子。最近,由法国和日本合资的全球最大的稀土回收厂在法国的拉克小镇开始动工建设了,这个消息就像一块大石头扔到了平静的湖水里,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波浪,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甚至还有人怀疑中国的稀土王牌不管用了。然而,深入剖析这场价值万亿的资源博弈,就会发现法日开建稀土工厂,但有三大死穴藏不住!

法日此次合作建设的卡雷斯特稀土回收厂,乍一看确实气势很足。该工厂每年能够处理 7000 吨废旧磁铁和矿石,宣称能产出 1400 吨稀土氧化物,法国总统和日本首相亲自为其举行奠基仪式,日本连夜签署长期采购合同,斯特兰蒂斯汽车也迫不及待地预定产能,这一系列举动似乎暗示着中国稀土市场可能会被分去很大一部分份额。

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海关的数据给出了有力的回应。2024 年前三季度,稀土出口均价大幅下降 40%,每吨仅为 0.9 万美元,比六年前还要低 6%。这一数据的背后,并非意味着中国稀土产业的衰落,而是体现了中国稀土产业强大的市场调控能力以及深厚的底蕴。

咱们先来瞧瞧中国的稀土情况。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占了全球 36%的稀土储量,南方的离子矿里藏着全球 70%的中重稀土。在高端制造领域特别重要的 14 纳米光刻机要用的钕铁硼永磁体,中国的产量占到了全球的 92%。就连美国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稀土精矿,98%都得老老实实运到中国来加工。

这些数据很清楚地显示,中国在稀土资源的储量、产量还有加工能力这些方面,有着别人没法比的优势。法日这次的操作看起来挺吓人的,其实里面有三大死穴藏不住。

第一个大问题是成本太高。建这座稀土回收厂,要 1.06 亿欧元的补贴,再加上 1.1 亿日企的投资,而且这还只是开头。后面运营的时候,设备维护、技术研发、人力成本这些各种开销都会一个接着一个来。投了这么多钱,能不能在市场竞争里把成本收回来还赚到钱,这是个大大的疑问。

第二个大问题是技术不行。中国回收稀土的成本只有欧美的三分之一,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中国这些年在稀土技术研发上一直投入,也一直在积累。厦门大学的教授林伯强直接就说:“法国的工厂一投产就得亏钱!”这可不是吓人的话。在稀土回收技术这块,中国已经有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先进的技术体系,从废旧稀土材料的收集、处理,到生产出高纯度的稀土产品,每个环节都又高效、成本又低。但是法日在这方面起步晚,技术积累也不够,想在短时间里超过中国,那难度可大了去了。

第三个大问题是原料不够。日本从澳洲买的稀土矿,分离技术还得找中国帮忙。这就表示法日说的“去中国化”行动,在原料供应和技术支持上根本就离不开中国。没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和先进的分离技术,法日的稀土回收厂就像做饭没米一样,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在这场关于稀土的竞争里,美国的情况也让人头疼。F - 35 战机每架要用 417 公斤稀土,核潜艇更是直接用到 4 吨。特朗普花 17 亿在格陵兰圈地买矿,结果买回去的稀土 98%还得运到中国来提纯。这很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在稀土提纯技术上领先的地位,全球其他国家很难比得上。

中国的稀土王牌之所以这么厉害,不只是因为资源储量多、加工能力强,还因为一直在进行技术创新,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面对法日等国家的挑战,中国的稀土产业应该接着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把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推动产业升级。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引导全球的稀土市场健康、有秩序地发展。

在这场价值上万亿的资源竞争里,中国的稀土王牌还是很耀眼。法日说的“去中国化”行动,就是一场看着热闹但很难成功的闹剧。中国的稀土产业凭着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实力,肯定会在全球的稀土市场里继续起到主导作用,给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资源保障。

0 阅读:0

数码蘑菇忒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