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才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好方法

情深讲历史 2022-07-02 18:30:11

“谢谢”是另一种来自他人的言语表达方式,但赞美和欣赏的区别在于,赞美涉及欣赏,欣赏涉及无条件的爱,接受者的感受不同。 通过感恩接受无条件的爱是自我存在感的来源。每个人都逐渐被引诱到认可的世界,被基于结果和评价的自我肯定所迷惑。 这就是为什么在童年时期,儿童尽可能多地感受到来自监护人和父母的赞赏和爱,这是他们自我存在感的种子,这一点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在 "感谢你的出生 "和 "感谢你现在在这里 "中,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赞赏,而是对我们存在的价值感。 这就是使它成为不可替代的经验和培养自我存在感的经验的原因。

导致无条件的爱的想法是鼓励,鼓励是没有回报的能量。 另一方面,它经常被误认为是爱,并被当作 "期望 "来挥霍。 期望是应用于自私的结果框架的想法,并错误地认为它们是爱。 那些被告知 "被期望 "的孩子在父母的思维框架内成长,并试图通过产生结果来满足这些期望。 如果被期待的人处于压力之下,而期待的人没有遵循自私的框架,这种想法就会引起愤怒。如果你以一种期待的心态长大,你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对自我肯定的痴迷,这将导致你的生活不断出现痛苦和压力。 无论结果如何,欢呼雀跃的想法都是令人振奋的,仅此一点就能让孩子有一种自我存在感。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是一种期望还是一种鼓励? 这是一个孩子自己感知的世界,所以即使父母说他们有意支持,如果孩子把它当作一种期望,他们也不会发展出一种自我存在的感觉。 这在老板与下属的关系或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中是一样的。如果你想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你必须打破目前自尊至上的想法,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观点,学会一种新的习惯,即对我们自己、我们的思想和质量进行非认知性思考,因为我们自己已经习惯于认知性思考和认知性发言,否则,一个繁荣的社会将永远不会到来。

这似乎很难,但我们只是不习惯而已,非认知性思维是我们都能做到的。 认知性思维的世界其实只是一个进化的动物社会,而真正的人类世界是一个具有非认知性思维的文化社会。 没有这样一个世界,难怪人们会变得疲惫不堪,失去人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