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1999年的自己》开场就贡献了本年度最窒息名场面——钱佳玥妈妈陈秀娥举着从垃圾桶里捡的作业纸,在富贵楼升学宴上激情朗诵:“你的眼睛像弄堂口的梧桐叶~”
台下嗑瓜子的七大姑八大姨还在夸“小囡文采好嘞”,镜头一切,女儿钱佳玥的脸已经红得能滴血。
救命!这简直是大型社死现场!
谁能想到那张被揉成团的作业纸,是少女写给青梅竹马肖涵的未完成情书?当钱佳玥尖叫着“妈你连废纸都要翻吗”冲出门时,电视机前多少80、90后DNA动了——谁家没个爱偷看日记的妈啊!
“母爱从分离开始就拧巴”要说陈秀娥这要命的控制欲,得从绿皮火车站的月台说起。90年代初她送5岁的钱佳玥回上海,小丫头死命扒着车门喊“妈妈别丢下我”,陈秀娥硬是掰开孩子的手扭头就走。
这个场景简直比《你好,李焕英》还催泪,指甲划过铁栏杆的刺啦声,在后来二十年里成了母女俩的噩梦。
二、炫耀是她的求救信号“留在上海才能读好学校,不用像我们吃咸菜泡饭!”这句话陈秀娥念叨了半辈子。可等她终于杀回上海,发现女儿和外婆亲得像连体婴,跟自己倒像陌生人。
那袋从乡下背来的炒瓜子,最后只能塞进衣柜吃灰——当妈的想讨好孩子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这哪是控制狂啊,分明是个举着成绩单当赎罪券的笨妈妈”钱佳玥考上重点高中,陈秀娥恨不得拿喇叭在弄堂循环播放:“我们佳玥考上二中啦!” 但转头看见肖涵妈妈擦着水晶灯的手,又偷偷把女儿368块的球鞋价签撕成“打折价”。
三、弄堂里的亲情博弈有场戏特戳心:钱佳玥发现妈妈偷吃雇主家剩菜,气得摔了饭盒;陈秀娥蹲在地上捡菜叶,嘴里还嘟囔:“这家鲍鱼烧得老鲜的...”
导演太懂怎么让人破防了!就像隔壁王阿姨总吹嘘儿子留学,其实视频通话时只敢假装路过;肖涵妈妈给人擦玻璃,转头就把儿子破球鞋换成新的。
“暴雨中的三步之遥”全剧最绝的是那场暴雨戏。钱佳玥在前面跑,陈秀娥举着伞追,自己半个身子淋得透湿,却始终差三步距离。
这时候背景音突然响起火车站的广播声,当年掰开女儿手指的妈妈,和现在追不上女儿的妈妈,突然就重叠了。
四、写在最后便利店橱窗倒影里,钱佳玥看见妈妈在擦雨水,货架上的大白兔奶糖亮得晃眼——这不就是小时候妈妈每次探亲塞给她的那颗糖吗?
《致1999年的自己》最狠的就是这点——它把中国式亲情的拧巴拍得透透的。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那些藏在炫耀背后的不安,不正是我们和父母相爱相杀的日常?
就像弄堂口那棵梧桐树,陈秀娥在树荫下吹嘘女儿的模样,和二十年前月台上狠心放手的年轻妈妈,终于被时光熬成了同样的温度。
现在每次路过老小区,听见哪家妈妈又在吼“小赤佬作业写完了伐”,都觉得特别亲切。毕竟,谁家没个一边翻你垃圾桶、一边给你炖红烧肉的“黑粉头子”老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