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老实人,对礼物这件事真的是讳莫如深,送礼物担心送的不合别人心意,怕收礼物的人不喜欢,每当送礼物总是要费尽心机,绞尽脑汁。 收礼物,怕欠送礼人的人情,又怕别人破费花钱,关系亲的还会告诉他们以后不要乱花钱,买这些不实用的东西,慢慢地随着经历丰富,才发现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错的一塌糊涂。马上新年了,免不了大家都要回家送些礼物,特产啊,带给家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的贫乏在很多区域已经不存在了,你在南方能吃到的东西,北方也基本都有,一线城市有的日常用品,十八线农村小店同样有售。现在送礼物是送一种体验,一种新奇,乐趣,给父母,亲人一点新鲜感,送礼物的人都知道,他们送礼礼物只是为了让你开心一下,分享一下感受,接受孩子们的爱。如果你说,这个东西挺新奇的,吃起来味道怎么样,用起来感受如何,礼物很不错,夸夸孩子,分享一下这件事,作为孩子可能是最好的反馈了。呵呵,很多老实人的家长,反馈让很多孩子目瞪口呆,最常用的一种反馈就是,花冤枉钱买没用的东西,然后心不在焉地丢在角落里了,立马就能让孩子满怀欢喜的一颗心,跌入低谷,感觉自己的用心的付出,到头来都是徒劳啊,白忙了。经过多次这种实用性的无趣反馈之后,孩子们基本不在会买礼物了,要不然孩子从此就会送哪些最实用的东西。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他变的不会送礼物,他真的想通过送礼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礼物可能送的一塌糊涂。比如一个舅舅很喜欢自己的外甥,上班放假回来了,给外甥买了十本作业习题,你看,超实用吧,为你好对吧,舅舅是真的爱你哦。 你说这外甥是该怎么感谢舅舅呢,过年要不要去理理发啊。这舅舅是不是加班太多,把脑子加坏了。送礼物这事父母其实也是要教的,你要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哪些地方值得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让孩子更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把事情多的更恰当,更符合心意。所以收到礼物,千万不要单纯的回绝和否定,从经济的角度坚决的拒绝,这种怕孩子花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方法真的不值得提倡。老实人送礼的那些坑,避开这个坑的秘密就是,千万不要简单地相信那些收礼物的人,说的那些客套话。比如上面讲的,你送了父母一个礼物,礼物确实很有用,他们使用体验也非常好,他们依然会说浪费钱,买没用的东西。你千万别当真,谁都知道他们是害怕,增加你的经济负担而已,不想给你添麻烦。还有一些时候礼物送的是体验,一个朋友一家三口,你可以送一个游乐园亲子门票,你送出的是一家人共享的快乐时光。这可能比你直接送钱,给别人带来的体验还要好。有些礼物送的是记忆,例如你一个朋友送了一块表,非常漂亮,你也很喜欢,就经常带着,每次就看到这块表的时候,你就会想起来,这表还是张三送我的,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张三,这种就是种草,把一个概念和一件事种在你的脑子里,每当你看到这个东西就会想起一个人。还有送人情的,一个人生活进入了一种艰难,然后你陪着她面对各种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创造一个个温馨的场面,欢笑的时光,这是一段记忆。你放心,等她再一次重复这种感受,和经历的时候,你立刻就能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家庭也一样,很多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的孩子,这个体验很深刻,下大雨的时候都是他们来学校接你,生病的时候他们就陪在你身边,慈祥的守着你,这种情感在很多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比对父母的爱更深,对从小陪伴自己的隔代人更亲切。所以就有那句话,陪伴是最好的礼物。马上新年就要到了,希望每个人都能收到最满意的礼物,给出最好的反馈,同时每个老实人啊,远离送礼大坑,送出最能表达自己心意的礼物,充满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