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高在上”的RTX 5090 D和RTX 5080,相信绝大部分玩家更关心和期待的还是面向主流市场的RTX 5070系和RTX 5060系产品。在“90”和“80”的肌肉秀结束后不久,急用户之所需的NVIDIA就将GeForce RTX 5070系产品带到了市场。2025年2月19日,NVIDIA正式推出并上市销售GeForce RTX 5070 Ti。有RTX 5090 D和RTX 5080的珠玉在前,GeForce RTX 5070 Ti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作为第四款上市的Blackwell架构GeForce RTX 50系GPU产品,RTX 5070 Ti可以看作是RTX 5080的规格缩减版本。不过在GeForce RTX 5070 Ti GPU的身上,仍然传承了Blackwell架构的全部技术特色。
以下为Blackwell架构的主要技术特色概括解析,之前的RTX 50系产品评测中也已经讲过,对此部分内容熟悉的玩家请自行跳过。
●首先最核心的是,RTX 50系列GPU引入了DLSS 4多帧生成技术。这项创新技术运用了更新的Transformer模型,与传统的CNN模型相比,它将帧生成速度提高了40%,并且减少了30%的显存占用。这一进步显著提高了游戏运行效率和3D实时渲染能力,为RTX 50系列GPU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其次,在CUDA Core方面,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升级,现在每个SM单元都配备了全功能单元。在Blackwell架构中,计算单元均能执行FP32或INT32计算任务,这极大地提高了INT32计算能力的上限。因此,对于那些需要大量INT计算的应用,Blackwell架构将提供更出色的性能表现。
●第三,NVIDIA在RTX 50系列显卡采用的Blackwell架构中,决定使用GDDR7显存技术以增加显存带宽。得益于256位显存宽度和16Gbps的GDDR7显存,RTX 4070 Ti实现了高达896GB/s的显存带宽峰值,这比使用12GB GDDR6X的前一代产品RTX 4070 Ti提升了70%以上。
●第四,Blackwell采用了神经网络渲染技术,并公开了一些目前较为先进的应用神经网络技术的着色器实例。这些包括RTX Neural Materials(神经网络材质)、RTX Neural Texture Compression(神经网络纹理压缩)、RTX Neural Radiance Cache(神经网络辐射缓存)、RTX Skin(表皮材质)以及RTX Neural Faces(神经网络面孔处理)等。
●最后,RTX 50系GPU核心配置第五代Tensor Core和第四代RT Core,新增了针对FP4、FP6的支持以及第二代FP8 Transformer模型的支持,并支持RTX Mega Geometry (“几何巨块”)处理技术,在处理几乎无限细分的三角形细节时,显著提升了光线追踪的效率。
此外,GeForce RTX 50系GPU还带来了NVIDIA Reflex 2系统延迟降低技术的更新以及新增虚拟补光和录音棚音效的Broadcast进化,并支持4:2:2@10bit视频格式的硬件编解码加速。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特性的加持也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
来简单看一下GeForce RTX 5070 Ti GPU的规格配置。相比前些日子上市的“二哥”RTX 5080,RTX 5070 Ti仍然沿用了GB203核心代号,证明它跟RTX 5080是一脉传承。不过在硬件规格上大概缩减了17%,也就是说在CUDA核心、Tensor Core和RT Core的配置上,RTX 5070 Ti大约是83%规格的RTX 4080。不过70个RT Core、280个Tensor Core以及8960个CUDA核心仍然赋予了RTX 5070 Ti充沛的性能基础。在显存部分,RTX 5070 Ti和RTX 5080一样配置的是256bit位宽的16GB GDDR 7显存,不过在显存频率上略低于RTX 5080的配置,因此整体显存等效带宽略低于RTX 5080,为896GB/s。在核心频率部分,RTX 5070 Ti相比RTX 5080的2295MHz~2617MHz有所降低,为2295MHz~2452MHz,而在视频编解码器方面配置了2个第九代NVENC和1个第六代NVDEC,相比RTX 5080少1个NVDEC,那RTX 5070 Ti和RTX 5080在视频编解码性能上会有多大的性能差距呢?有待验证。
从整体规格来看,RTX 5070 Ti完全可以看作是RTX 5080的规格缩减细分市场产品,硬件规格上差距约为17%,那么可以预想的是它的理论性能和RTX 5080之间差距应该在15%左右。当然考虑到实际游戏环境配置和负载高低不同,该理论数值仅供参考,实际性能差距或许还要低于该数值。
和前一代的对位产品GeForce RTX 4070 Ti相比,RTX 5070 Ti在硬件规格上可以说是完胜,无CUDA核心、RT Core和Tensor Core都高出20%,再加上16GB GDDR7显存的配置,相比12GB GDDR6X显存配置的RTX 4070 Ti来说,预估整体游戏性能的提升期望值应该在20%~25%或更高。当然,具体性能表现还需后面详细的评测验证。
影驰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显卡赏析由于GeForce RTX 5070 Ti没有Founders Edition版本推出,因此首批上市的产品皆由AIC厂商按照NVIDIA的指导规格生产的产品。到达MC评测室的是来自核心AIC厂商影驰科技的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后文简称影驰RTX 5070 Ti魔刃)。
和我们之前测试过的RTX 5080圣刃一样,影驰RTX 5070 Ti刃系列有两种配色版本,分别是白色的RTX 5070 Ti圣刃(后续有OC版本)和黑色版本的RTX 5070 Ti魔刃(后续有OC版本)。
有别于之前测试过的RTX 5080圣刃,影驰RTX 5070 Ti魔刃虽然在整体外观框架上仍然保持了刃系列的特色,但黑色的魔刃更给人一种深邃和力量之感。如果说圣刃彰显的是高贵与纯净,那么我们认为魔刃给人的感觉就是力量与底蕴。
影驰RTX 5070 Ti魔刃仍然在导风罩的表面蚀刻了诸多魔法咒语花纹,在显卡的顶部和底部也有亮面暗花式样的隐藏咒语花纹。和此前我们讲过的一样,这些咒语花纹寓意着“混沌之刃,听我吟唱,封印自身,放逐力量,于虚空之中陷入沉睡束缚”。如果说在白色的圣刃上铭刻咒语象征着天使之光,那么“魔刃”上的咒语就好比来自深渊的禁咒,代表的或许就是“毁天灭地”的性能。
和RTX 5080圣刃一样,RTX 5070 Ti魔刃也具备了GALAX Aurora RGB信仰Logo灯效。灯效通过一个磁吸结构的灯件完成,影驰在显卡的顶部和尾部分别都设置了磁吸灯效组件的接口,玩家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机箱的朝向来调整灯效组件的位置,十分方便。
▲12V-2×6的电源接口,直插式设计。
▲视频输出接口是和RTX 5080圣刃一样,是3×DP2.1b+1×HDMI 2.1b的组合。
影驰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产品资料
核心架构:Blackwell
核心代号:GB203-300
制程工艺:TSMC 4N
CUDA核心:8960
RT Core:70(第四代)
Tensor Core:280(第五代)
核心基础频率:2295MHz
核心Boost频率:2450MHz
显存容量:16GB GDDR7
显存位宽:256bit
显存带宽:896GB/s
L2缓存:64MB
NVENC:2个(第九代)
NVDEC:2个(第六代)
输出接口:3×DP2.1b+1×HDMI 2.1b
TDP:300W
参考价格:6299元
性能实测,比RTX 4070 Ti强20%以上来看GeForce RTX 5070 Ti的实际性能表现。在这个部分我们仍然从游戏性能、AI性能和设计创作性能三个方面对影驰RTX 5070 Ti魔刃进行考核。通过一系列测试,我们主要想得到几个想要的答案——它和RTX 5080的性能差距是多少?它和前一代的对位产品RTX 4070 Ti的性能差距是多少?它能否在4K和1440p分辨率下流畅进行3A游戏大作的体验,尤其是光追游戏能否驾驭?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在RTX 50系特有的DLSS 4和多帧生成技术加持下,它的性能还会有惊艳的表现吗?让我们走进针对影驰RTX 5070 Ti魔刃的性能考验评测。
如无特殊说明,后文及图表中所说RTX 5070 Ti皆指影驰RTX 5070 Ti魔刃。
测试平台
显卡:影驰GeForce RTX 5070 Ti魔刃、NVIDIA GeForce RTX 5080 FE、GeForce RTX 4070 Ti
处理器:AMD锐龙7 9800X3D
主板: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吹雪
内存:影驰星曜DDR5 6000 16GB×2
硬盘:影驰星曜X4 Plus PCIe SSD 2TB
电源:ROG THOR 1200W
显示器:戴尔UP3218K(7680×4320@60Hz)
操作系统:Windows 11 24H2
驱动程序:NVIDIA Game Ready Driver 572.43
DLSS 4加成,4K全特效畅游光追游戏首先看最核心的DLSS 4性能测试。和之前的测试一样,我们在《心灵杀手2》《赛博朋克2077》《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和《霍格沃茨之遗》四款原生支持DLSS 4的游戏以及《漫威争锋》和《龙腾世纪:影障守护者》两款通过DLSS优设(Override)模式支持的游戏中进行了RTX 4070 Ti@DLSS 3与RTX 5070 Ti@DLSS 4 4x的游戏性能对比。
在DLSS关闭的原生游戏状态下,可以看到4K分辨率下《赛博朋克2077》游戏中由于帧率基数较小,影驰RTX5070 Ti魔刃领先RTX 4070 Ti达到了100%(仅供参考)。除此之外,其余五款游戏中影驰RTX 5070 Ti魔刃平均性能领先RTX 4070 Ti约23%。
开启DLSS 4 4x之后,同比开启DLSS 3的RTX 4070 Ti,可以看到影驰RTX 5070 Ti魔刃在4K分辨率下的DLSS 4状态下性能平均领先RTX 4070 Ti达到了120%左右,相比原生状态下23%左右的领先幅度有了巨大的增长。同时,在开启DLSS 4平衡模式之后,相比原生帧率,性能的增幅也达到了545%@4K和420%@1440p的高度。尤其是《星球大战:亡命之徒》游戏中,4K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平衡模式之后,游戏性能达到了原生帧率的9.8倍,1440p分辨率下也达到了7.7倍之高,DLSS 4再次被证明了是RTX 50系GPU的超级助推加速器。
从4款原生DLSS 4游戏中,我们选择了三款游戏进行了DLSS 4各挡位的性能以及在影驰RTX 5070 Ti的平台上横向对比DLSS 3性能的测试。测试显示在4K分辨率下,开启DLSS 4之后,在质量模式下性能达到了原生帧率的5.8倍,平衡模式下达到了7倍,而在性能模式下平均性能达到了原生帧率的8倍。相比DLSS 3的情况,开启DLSS 4多帧生成之后,各挡位下的平均性能提升也达到了76%,这是非常可观的。
1440p分辨率下提升幅度略有降低,但开启DLSS 4多帧生成之后,各挡位下相对于原生帧率的平均性能提升仍然达到了5倍左右,相比DLSS 3在性能上也平均提升了73%左右。
在3DMark DLSS TEST中,可以看到RTX 5070 Ti在性能上相比RTX 5080也有一定差距,约为15%。相对RTX 4070 Ti来说,在DLSS关闭的测试环境下,该项测试结果显示RTX 5070 Ti性能领先RTX 4070 Ti约38%,开启DLSS 4之后,相比开启DLSS 3的RTX 4070 Ti,RTX 5070 Ti的性能更是达到了前者的2.5倍左右。
Tips:《鸣潮》也支持实时光线追踪和DLSS 3
由库洛游戏开发,深受诸多玩家关注和喜爱的二次元沙盒RPG游戏《鸣潮》也新支持了实时光线追踪和DLSS 3,因此我们也在下文的游戏性能测试中将《鸣潮》这款热度非常高的“二游”引入。
▲《鸣潮》支持DLSS帧生成和实时光线追踪,主要引入了光追反射效果和全局光照效果。
▲水面光追反射及路上的全局光照效果
▲地面光追反射效果
▲镜面反射光追效果
传统游戏性能测试先来看3DMark理论性能测试结果。从测试结果来看,RTX 5070 Ti相比RTX 5080平均约有14%的理论性能差距,而相对于RTX 4070 Ti,RTX 5070 Ti的平均性能领先32%上下。当然这只是理论性能,在实际游戏中会有怎样的表现,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来看传统游戏性能的表现。在这部分测试中,我们一共选择了20款当下比较热门的游戏进行了测试,这些游戏中绝大部分都是支持光追和DLSS的。在测试中我们在所有游戏中都将画质设置为最高或极高,同时开启最高等级的光追效果(如果支持路径追踪则开启路径追踪)。在本部分测试中,我们主要比较RTX 5070 Ti与RTX 5080、RTX 4070 Ti在游戏性能上的直观差距,在全部测试中DLSS超分辨率皆设置为平衡,并在支持帧生成的游戏中开启DLSS帧生成(DLSS 3),影驰RTX 5070 Ti魔刃和RTX 5080 FE在部分测试的DLSS 4游戏中皆不开启DLSS多帧生成(不开启DLSS 4,而和RTX 4070 Ti一样设置为DLSS 3横向比较性能)。
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到,在1440p分辨率下,即使不开启DLSS,影驰RTX 5070 Ti在1440p分辨率和最高画质设置下在绝大部分游戏中保证60fps+的流畅游戏运行效果。开启DLSS超分辨率平衡(包含DLSS帧生成)之后,更是可以达到100fps+的绝对流畅运行效果。在支持路径追踪光追效果的5款游戏(《赛博朋克2077》《心灵杀手2》《黑神话悟空》《传送门:序曲》RTX版及《星球大战:亡命之徒》)中,不开启DLSS的情况下,影驰RTX 5070 Ti魔刃不能保证60fps的流畅运行效果,但是在开启DLSS超分辨率平衡(包含DLSS帧生成)之后,游戏帧率也达到了100fps+,流畅运行毫无压力。
对比RTX 5080,从全部游戏的测试结果来看,不开启DLSS时影驰RTX 5070 Ti魔刃性能上与RTX 5080有大约13%的差距,开启DLSS之后,性能差距约为9%。前后换代对比RTX 4070 Ti,二者在1440p分辨率下的性能平均差距为20%左右,影驰RTX 5070 Ti魔刃的性能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4K分辨率下的测试结果与1440p大致相仿,虽然RTX 5070 Ti在5款路径追踪光追游戏中原生帧率状态下仍然无法保持流畅运行效果,但是开启DLSS 3之后,游戏帧率已经能够达到60fps+的流畅运行效果。在其余游戏测试中,开启DLSS 2或DLSS 3之后,更是都能达到100fps+的绝对流畅运行效果。说明在DLSS的加持下,RTX 5070 Ti已经具备了非常优秀的4K游戏性能,能够助玩家畅玩4K光追游戏无忧。
同比RTX 5080,RTX 5070 Ti在4K分辨率下关闭和开启DLSS设置下性能上分别落后前者18%和13%,平均性能落后RTX 5080 15%上下,与理论差距基本相符。前后换代对比RTX 4070 Ti来看,在所有游戏的测试中,RTX 5070 Ti整体性能领先约26%。
小结一下,从游戏部分的性能测试来看,整体而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RTX 5070 Ti与RTX 5080的性能差距基本符合硬件规格差距,4K分辨率下约为15%,1440p分辨率约为10%。与RTX 4070 Ti相比,RTX 5070 Ti在4K分辨率下性能领先约26%,在1440p分辨率下性能领先约20%,表现还是合格的,基本符合预期。
AI性能测试在AI性能测试部分,我们用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测试影驰RTX 5070 Ti魔刃的AIGC文生图性能,用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和ML Perf测试AI文本生成应答性能,同时鉴于目前比较热门的Deepseek R1模型,我们也用LM Studio+Deepseek R1进行了AI文本应答的体验测试。
在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和ML Perf的AI文本生成应答性能测试中,从整体测试结果来看,RTX 5070 Ti在最关键的词元(文本单元)生成速度(Tok/s、Tokens/s)和第一文本单元响应中相比RTX 5080而言综合落后约8%,差距不算太大。相比RTX 4070 Ti,RTX 5070 Ti的AI文本生成性能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在词元生成速度上相比RTX 4070 Ti性能领先40%以上,第一文本响应时间上领先约26%,综合性能领先RTX 4070 Ti约36%。
在基于LM Studio+Deepseek R1 8B模型的体验测试中,RTX 5070 Ti在词元生成速度上领先RTX 4070 Ti约25%,落后RTX 5080约8%。
在基于传统SD模型的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测试中,测试结果显示RTX 5070 Ti相比RTX 5080平均性能落后约20%,相比RTX 4070 Ti平均性能则领先约22%。
在同样基于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的FP8、FP4精度格式模型AIGC性能测试中,RTX 5070 Ti在FP8精度格式测试中性能落后RTX 5080约15%,在FP4精度格式测试中性能落后约30%,整体来看与RTX 5080性能差距约为23%。(该两项测试刚需16GB以上显存,因此RTX 4070 Ti的测试数据异常,不计入测试成绩内)
设计创作性能测试设计创作性能部分,可以看到由于RTX 5080和RTX 5070 Ti完全相同数量的NVENC和NVDEC配置,二者的性能表现几乎相当,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和RTX 5080一样,得益于对4:2:2视频的硬件编解码支持,使得RTX 5070 Ti在4:2:2视频的编解码性能测试上相比软件的Voukoder外挂解码方式提升了3~14倍之多。和RTX 4070 Ti相比,在视频转码性能测试中,RTX 5070 Ti在AV1和H.265格式转码性能测试中所需时间都减少了50%,实现了性能翻倍增长。在H.264格式转码输出测试中性能提升幅度也达到了20%以上。
在D5渲染器的测试中,测试场景来自比较复杂的光追场景“日式院落”以及另一个相对简单一些的“下雨的庭院”,和之前测试RTX 5090 D以及RTX 5080时的场景选择一样。
从测试结果来看,相比RTX 5080,RTX 5070 Ti在这部分的测试结果中性能落后约7%。对比RTX 4070 Ti,开启DLSS 4之后,RTX 5070 Ti在两个场景下的实时渲染帧率分别领先128%和82%,平均领先幅度达到了100%。
设计创作向的3D渲染性能测试另外两个目标是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和V-Ray 6 Benchmark。在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测试中,RTX 5070 Ti平均性能上落后RTX 5080约17%,而相对RTX 4070 Ti来说,RTX 5070 Ti平均性能领先23%左右。
V-Ray 6 Benchmark测试结果显示RTX 5070 Ti对RTX 4070 Ti的差距相对更大一点,RTX 5070 Ti的性能领先达到了40%以上,与RTX 5080的性能差距在15%左右,完美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
温度与功耗最后简单看下影驰RTX 5070 Ti魔刃在温度与功耗上的表现。作为一款TDP设计300W的显卡,影驰RTX 5070 Ti魔刃在游戏测试时基本达到了自身的满功耗设计——4K分辨率下游戏功耗为297W,开启DLSS 4之后功耗略有降低,为286W。在满载烤机时,其功耗表现为298W,基本达到了TDP设计规范上限。
在散热性能方面,影驰RTX 5070 Ti魔刃在满载烤机10分钟后,核心温度稳定在66℃左右,散热性能表现是合格的。
性能远胜RTX 4070 Ti,4K游戏的高性价比选择MC评测室的“国际惯例”,首先总结下全部测试结果:
1.DLSS 4为RTX 5070 Ti带来了巨大的“附加值”。在DLSS 4开启之后,相对原生帧率,RTX 5070 Ti的性能可以达到前者的4~9倍之多,性能增幅巨大。同时对比DLSS 3和DLSS 4的话,开启DLSS 4之后的性能增幅也能达到80%以上。
2.RTX 5070 Ti相对RTX 4070 Ti来说,4K和1440p游戏性能的领先幅度分别为25%和20%,同时,在AI、设计创作等应用上,RTX 5070 Ti相对RTX 4070 Ti的优势更加明显,整体性能领先平均在35%以上。对前后两代对位产品的性能差距比较而言,它算是合格的,取代RTX 4070 Ti目前的市场定位也能够顺理成章。事实上,虽然我们没有给出相关数据,但从测试结果的多方比较来看,RTX 5070 Ti的整体游戏性能已经与RTX 4080 SUPER非常接近,当然也肯定是远强于RTX 4070 Ti SUPER的。
3.同比RTX 5080,RTX 5070 Ti在4K分辨率游戏性能表现上落后RTX 5080约15%,在1440p分辨率下落后约10%,基本和硬件规格的差距相符。对于想要追求4K极致游戏效果的玩家来说,RTX 5070 Ti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性价比之选。
坦率地说,RTX 5070 Ti实际上是RTX 5080的性能简化版,这一点从其GB203的核心代号便可略见一斑。从核心架构到性能参数,RTX 5070 Ti都与RTX 5080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在某些方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从实际性能表现来看,RTX 5070 Ti明显优于RTX 4070 Ti,尤其是在AI处理和设计创作等高负载应用场景中,其表现尤为出色。这使得RTX 5070 Ti成为专业设计师和AI工作者的理想选择。因此,作为RTX 4070 Ti的市场升级产品,它无疑是合格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代产品。
从市场定价策略来看,NVIDIA对RTX 5070 Ti的定价显然经过了周密考量。6299元的市场指导价格,不仅低于RTX 4070 Ti上市时的6499元,还低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RTX 4070 Ti SUPER的价格。这样的定价策略无疑将提升RTX 5070 Ti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游戏玩家和设计创作者的关注。同时,NVIDIA也通过这样的定价策略,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RTX 5070 Ti将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产品,能够以相对更亲民的价格满足广大玩家和消费者对于高性能显卡的需求。
影驰RTX 5070 Ti魔刃是一款设计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其黑白双色的配置能够满足几乎所有侧透“海景房”机箱的装机需求。这款显卡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独具匠心,而且在性能上也毫不妥协,能够提供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满足用户在4K分辨率下全特效游戏体验的需求。作为全新系列,影驰“刃”系列也成功塑造了独特的“魔法”文化,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目前这款显卡的市场报价为6299元,与NVIDIA官方指导价一致,对于追求4K全特效游戏体验或对AI应用、设计创作有较高需求的玩家而言,它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值得关注。
PS:除了刃系列之外,影驰的GeForce RTX 5070 Ti系列也同时推出了金属大师和星曜的相关型号,感兴趣的玩家不妨关注一二。
影驰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系列
▲金属大师黑金版
▲金属大师白金版
金属大师系列,从“新”开始,摒弃以往银色主题色调,黑白双色简约而不简单;铝合金上盖与全金属背板加固设计,稳固牢靠。新一代寒光星β散热系统,配合霜环风扇,提升散热性能并降低噪音。全新DP 2.1b接口支持4K 240Hz传输,打造极致游戏体验。全新NVIDIA Blackwell架构搭配第二代Transformer引擎,为生成式AI与加速计算带来突破。采用GDDR7显存技术,频率高达28Gbps,容量16GB,位宽256-bits,支持深度学习及高分辨率游戏。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星曜系列
全新星曜Luna系列震撼上线,灵感源自月亮女神,银白设计如月光皎洁。星曜娘二次元形象也随此华丽蜕变,化身成月光下神秘女武神。显卡采用了特有磁吸上盖,免工具拆卸方便除尘,配合简易拆卸背板,DIY随心所欲;IML ARGB灯效如梦似幻,可与主板灯效同步。全新霜环风扇散热强劲,大面积镂空设计出风顺畅,智能启停更静心。散热器模组及背板白化设计,纯净无暇,附赠星曜娘贴纸,创意由你,尽显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