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总指挥究竟是谁?邓公说是他主持,但又有版本说是粟裕?

慧子看天下 2025-02-18 08:48:26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解放战争史上, 淮海战役无疑是一段令人震撼的传奇! 解放军60万对战国民党军80万, 以辉煌战绩,成为了军事史上的经典之战。 然而,关于这场传奇之战的总指挥到底是谁这一问题, 却一直备受世人争议,有人说是邓公邓小平, 也有人说是战神粟裕! 特别是此战之后,毛主席称赞粟裕立了头功, 但邓公却对此颇有微词,那么, 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淮海战役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总指挥呢? 新来的朋友不凡关注+点赞,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1948年随着辽沈战役和济南战役的全面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的天平再次向共产党倾斜, 解放战争也随之进入决定性阶段。 蒋介石政府眼见毛泽东的队伍越来越强势, 为了挽回败局,急调主力部队, 希望在中原战场力挽狂澜扭转局势。 此时,蒋介石还沉醉在自我催眠中, 他认为辽沈战败才刚刚结束 , 解放军需要时间来进行休整, 淮海战役定然不会那么快爆发, 于是,蒋介石命令白崇禧为总指挥, 到徐蚌地区建立指挥所, 但此时国民党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派系斗争, 各部队根本无任何心思作战, 因此,白崇禧以各种理由推脱任命。 就在离淮海战役打响的前6天, 被白崇禧拒绝了的蒋介石则给杜聿明发电, 要求他来指挥作战。 但此时的杜聿明,正在担心解放军马上要来打锦西, 准备全线撤退,根本没有心思顾及蒋介石的命令。 无奈之下 ,蒋介石病急乱投医, 在无人可用之下,将革职了的刘峙重新启用, 任命其为徐州“剿总”司令。 反而共产党这边, 毛主席决定在淮海地区发起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此时,粟裕将军主动请缨提出发动淮海战役的宝贵建议, 在经过中共中央军委的研究下,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协调作战行动,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 分别由邓小平、陈毅、粟裕、刘伯承与谭振林这5位战将组成。 负责统一指挥这场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书记由邓小平担任。 1948年11月6日夜间,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由于国共双方的情报系统早已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军对敌方的部署与调动可谓了如指掌, 如此一来,解放军接下来的行动比预先料想的还要顺利得多。 蒋介石的百部电台在解放军强大的部署下, 根本无法进入解放区, 以至于黄百韬明知自己很危险,但因为情报系统不给力, 成了瞎子一摸黑, 最终被代司令员粟裕带领华野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黄百韬因此命丧碾庄圩。 11月9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发出电报 认为此时完全可以让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的最佳时刻, 于是,“小淮海”转变为“大淮海”战役, 毛主席做出决定,命中野方面军向宿县进攻, 从而斩断津浦铁路徐州段至蚌埠段之间的联系。 看似华野中野两军60万对战国军80万, 但在作战过程中, 却还有另外一支无编号的大部队 在背后成为了华野最坚强的后盾, 下面咱们接着说。 淮海战役总指挥究竟是谁? 邓公说是他主持,但又有版本说是粟裕?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既然总前委书记由邓小平担任, 他负责统一指挥这场战役, 为何后来对于淮海战役总指挥的人选却存在争议呢? 其实在整个淮海战役中, 邓小平作为总前委书记和中野政委, 他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及时调整作战部署。 在实际作战过程中,邓小平在5人当中起着纽带的作用, 积极协调总前委成员之间的关系, 确保五位将领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战役的胜利贡献力量。 虽然他没有直接深入前沿阵地, 但他在后勤却为前线解放军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与人力保障。 粟裕作为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他亲自指挥部队作战, 多次向中央军委提出宝贵建议; 陈毅、刘伯承和谭振林也各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共同为战役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1月23日,华东野战军顺利全歼黄百韬兵团,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取得了重大胜利。 为了彻底消灭黄维兵团,粟裕在这期间连续7天7夜未曾合眼, 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密切跟踪战况。 蒋介石为了解救被解放军围困于双堆集的黄维兵团, 命令本已撤出解放军包围圈的杜聿明转向救黄维兵团, 也正是蒋介石的这波“微操”, 直接将杜聿明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杜聿明不但没有挑出黄维, 反而将自己的30万大军折损了进去, 最终落得被俘的下场, 最终这场为期66天的淮海战役以解放军大胜圆满落下帷幕。 在这期间,除了华野与中野的60万大军以外, 一支由多达500万人民群众组成的一支无编号部队, 用不计其数的小推车为前钱解放军运送粮食弹药和抬伤员, 这些人民群众的推车的画面成为了淮海战役最亮丽的风景线。 淮海一役胜利, 得益于粟裕深思熟虑的战略与高超的指挥, 毛泽东深远的眼光做出的战略决策, 以及陈毅、邓小平等人的紧密协作。 邓小平和粟裕作为总前委的重要成员, 在这场战役中分别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淮海战役的指挥权归咎于某一个人身上, 他们共同指挥了这场战役,共同创造了这段不朽的历史传奇。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