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已删除所有送车相关视频,深夜回应后续,他还是低估了人性

小七说事儿 2025-01-16 14:53:55

黄子韬最近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热议,起因是他在直播中承诺送出20台车、1000件羽绒服、2万个发箍和10万袋大米。

只要粉丝在他的短视频平台上留个关注,这些礼物统统白送!

这种近乎“做慈善”的行为,却让黄子韬在网络上遭遇了不小的风波。

不少网友感叹,他低估了人性的复杂,又高估了人心的美好。

大冰的经历或许可以给黄子韬一些启示。

早些年,大冰凭借作家和民谣歌手的身份,成为中国第一网红作家,吸引了无数读者前往他的小屋感受文艺气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作品逐渐被一些网友嘲笑为“内地咯噔文学”,多如牛毛的身份头衔也被视为“装叉”。

因此,大冰一度面临全网嘲讽的尴尬处境。

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短视频平台直播连线的兴起,让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文艺青年迎来了口碑转折点。

去年,大冰开始尝试直播连麦,与网友聊天。

起初,许多网友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观看,没想到这一看竟改变了他们对大冰的看法。

他诙谐又富有哲理的回答吸引了一大批新粉丝。

怒骂催婚家长事件、救下要轻生的绝症小伙事件,都让网友感受到大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温暖的性格。

除此之外,大冰还会在直播过程中亲自或号召粉丝对生活困难的网友提供资金救助。

然而,他的一次慈善活动却让他大跌眼镜。

大约一个月前,大冰自费购买了500件羽绒服,在四个非一线城市的大冰小屋免费发放给贫困人员。

结果,排队领衣服的人并非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视频中可以看到,有人拿着价值近万元的手机,穿着名牌鞋子,一个劲地往前挤,甚至插队。

更有甚者,拿到羽绒服后立刻转手挂到二手平台倒卖获利。

这次活动不得不中断,大冰只好诚恳道歉,并补买了500件羽绒服直接送往青海,剩下的则由朋友送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大冰在直播中回应说,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能有三分之一的羽绒服给到真正需要的人就已知足。

这件事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人心不可拷问,君知我亦知,此事错不在人。

没成想,黄子韬竟然也在类似的事情上栽了跟头。

“归国四子”之一的黄子韬,在直播圈和娱乐圈都是话题不断的人物。

但这一次,他霸占热搜头筹并非因为和徐艺洋甜得让人发腻的恋爱日常,而是为了回馈粉丝而发起的一场送车活动。

前不久,黄子韬在直播中突发奇想,宣布要送出10台车给粉丝。

消息一出,粉丝们激动不已,直播间人气瞬间爆棚。

刚开始,黄子韬说要送的是豪华品牌的车,而且是直接送所有权。

参与送车资格的门槛很低,只需要成为他的某视频平台粉丝即可参与。

因此,他的粉丝量一度增长了3000余万。

然而,到了真正送车的时候,情况有了变化。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送的车变成了另一个品牌,且只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这下粉丝们不干了。

网上出现了各种质疑声,有人说这是欺骗粉丝,还有人吐槽车不够档次,根本配不上黄子韬的身份。

更有人认为,黄子韬是在作秀,根本不是真心想送车。

要知道,这本来就是黄子韬额外给粉丝的福利。

他既没有义务一定要送车,更没有义务送多豪华的车。

更何况,黄子韬送出的车辆官方售价已经超过了12万元。

令他真正伤心的,恐怕还是粉丝们在抽奖结束后的反应。

上周末,中奖名单公布,其中一位普通宝妈中奖了。

这本来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儿,可在网上却又引发了新一轮争议。

一部分网友一口咬定抽奖有黑幕,说活动不透明、是造假的。

这位中奖的宝妈没办法,只能专门录制视频回应,说自己真的没有走任何内幕,一切都是凭运气。

即便如此,质疑的声音还是没有停下来。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名单公布当晚,疑似有关于黄子韬送的这辆车的转卖帖子出现在网络上,价格从1.62万到2.8万元不等。

当初冲着车关注他的部分网友,也在直播后迅速取关。

黄子韬本人迅速删除了之前预告送车的所有视频。

面对一系列争议,本周二凌晨,黄子韬再次发文回应送车一事,并表示这是最后一次为此发声。

他在文中解释说,自己已经想尽一切办法协调,只为让粉丝感到满意,并且也守住了放出的诺言。

但由于法律要求和平台政策,抽奖金额不能超过5万,所以无法送所有权。

此外,黄子韬从未明确说过要送哪个品牌的车,只是有人故意断章取义误导大家。

黄子韬还提到,送的这款车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挑选的,无论是送的车,还是其他物品,都是从大家生活实际需要的角度考虑的。

最后,他还特别真诚地感谢所有曾经关注过他的人,说即使取关他也感恩。

不少明事理的网友调侃道,跟大冰比,黄子韬还是太年轻,太高估人心,又低估人性了。

的确,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世界里,人心和人性总是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黄子韬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在做善举时,必须更加谨慎和周全。

毕竟,善意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受到误解和攻击,确实令人感到无奈和心寒。

对于黄子韬来说,这次经历或许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他可以通过这次事件,更好地了解人性的复杂,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公众人物面临的各种挑战。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可以从中反思,如何在享受他人善意的同时,保持一颗感恩和真诚的心。

毕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理性思考,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解读。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善意时,不妨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指责和怀疑。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希望黄子韬能够早日走出这次风波,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和正能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