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汉人英雄,有着战神级别武力值的冉闵为什么会失败?

荷言史阅微笔 2025-02-09 12:05:55
武悼天王冉闵到底有多猛

中华上下五千年能人辈出,英豪无数,勇冠三军,万夫不当的数不胜数,野史野料、演义小说都多有记录,但在正史中明确记载“百人斩”的仅有四人,冉闵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西楚霸王项羽,赤胆忠心夏鲁奇,为国赴死杨再兴。

“百人斩”就是战斗中仅凭一己之力就斩杀上百人的。有的人会说,没有李存孝吗?“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李存孝一生斩将无数,勇猛无敌,但确实没有清晰记录他达成“百人斩”,也许李存孝做到过,但没有流传下来。来看一段《晋书》对冉闵战斗的描述:

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裏,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馀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馀裏,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送之於蓟。

冉闵最终败于被称为“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死于前燕开国皇帝慕容儁(Jùn)之手。其实在上述这段斩杀三百余人后又被擒获的最终战役以前,冉闵对慕容恪是“十战皆败之”,然而就此一败,就让冉闵身死国灭。回看这段文字,仿佛再次看到垓下之围,霸王走马奔乌江……

武力卓绝到底有用吗

当然有用!俗话说的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又是不尽有用,因为又有话说: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好家伙,话都让我说完了)。回到正题,探讨一下,堪比楚霸王的冉闵因何会失败?

冉闵于群雄并立狼烟四起、兵连祸结赤地千里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以万夫不当之骁勇杀出一条血路,浑浊年代建立起为数不多由汉人统治的政权,这个政权名为冉魏,冉闵本人更是被后世很多人称之为“汉人英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武悼天王最终还是败了,国破人亡,败的很彻底

封建社会诸侯国之间的竞赛,成败与否有着很多原因,军事战力、经济状况、政治生态、民心所向、地理位置等,错综复杂,难以一概而论。

可以说冉闵武力值很强,但缺乏统治者必备的政治头脑。就像颁布“杀胡令”,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此令一出,顷刻间数万胡人惨遭屠戮,冉闵是彻底把自己放在当时四下尽是胡人的对立面,孤立无援的同时,哪还有更多有才能抱负的胡人敢来投奔呢?毕竟人才兴国嘛。

再说,当时华夏正统东晋还在,冉闵作为汉人,取得政权后盲目僭越称帝,这算怎么回事呢?不认我东晋这个“嫡长子”大哥了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这又让自己绝了东晋这条归路、活路,毕竟此时东晋还占据着南方大部分领土,这是其一。

其二,杀李农等重臣自断臂膀。冉闵能夺位自立,起灭石氏,扫尽羯胡,齐王李农和神秘之师“乞活军”可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得位后冉闵猜忌李农并将其诛杀,弄得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谁还敢死力效忠啊!于是乎,边关重臣纷纷投向他国。

其三,冉闵这个人刚猛有余,智谋不足。慕容恪评价其勇而无谋,一夫敌耳!连绵的战争人口锐减,加之饥荒使得冉魏农业陷入停顿,国力已然是难以支撑。冉闵又刚愎自用不听劝谏,武力可比肩西楚霸王,也与项羽一样存在自负自大等问题,结果就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四,我们再来看看冉魏的地理处境,东方、南方是“勤于北伐”的东晋,北面是有着号称“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的前燕及与其有血海深仇的后赵,西向是奔着统一华夏迅猛发展的前秦,四下尽是豺狼虎豹,四战之地,冉闵处境堪忧。国土小,人缘差,四面受敌,挨打是必然,灭亡也是顺理成章了。

当然,一个政权的失败非朝夕之间,积重难返,不能说仅归咎于一点两点原因,皆是天时地利人和也!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