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常宝堃的父亲是常连安,他的师父是张寿臣。张寿臣不但是常宝堃的师父,还是常连安的大师兄。
1931年,张寿臣首开山门,收还不到9岁的常宝堃为徒。
收徒仪式是在天津举行的,在陈荣启等艺人的见证下,常宝堃跪倒在地,规规矩矩地给张寿臣磕头。
张寿臣、常宝堃、苏文茂等人合影
常宝堃行礼之后,常连安跪倒在地,给张寿臣磕头,成了张寿臣的代拉师弟,拜到了焦德海的门下。
父子俩先后给一个人磕头,有了各自的相声门户,这在相声界也是空前绝后的。
严格来说,张寿臣代拉常连安,有点不妥当,因为他的师父焦德海还活着。
张寿臣之所以打破规矩,代拉常连安,主要是他喜欢常宝堃,并且和常连安一见如故。
按照当时的规矩,没有拜师就不能靠相声吃饭,而常连安和常宝堃是一场买卖,常宝堃有了门户,常连安没有师承,还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张寿臣才好人做到底,在收常宝堃的同时,代拉了常连安。
张寿臣、常连安、侯一尘
常宝堃跟着张寿臣学了整整三年,学会了200多段相声。
常宝堃和父亲常连安是白天撂地卖艺,养家糊口,晚上才到张寿臣家里学艺。因为常宝堃年龄还小,所以常连安每次都跟着去。
接触多了,张寿臣和常连安的关系是越来越亲近,两个人又结拜为了盟兄弟。师兄弟再加上盟兄弟,张寿臣和常连安也可以说是亲上加亲了。
张寿臣
1939年,常连安在北京创办了启明茶社,这是第一家专门说相声的园子,京津两地的相声艺人,有不少人都去那里说相声。
常连安不但是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
常连安曾经邀请张寿臣到启明茶社去演出,张寿臣是欣然前往。但不久之后,就出现了问题。
启明茶社的分配制度是人头制,就是每天的收入除以当天演出的人数。当然,根据艺人能力的大小,每个人占的份数不一样,基本上是一人一份。
张寿臣是名角,所以常连安直接给他开的是一点五份。
常连安
张寿臣在启明茶社演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收入和他的期望值差距太大,就提出要离开启明茶社。
常连安为了挽留张寿臣,又把他的份额提高到了两份。
但张寿臣还是觉得低了,他提出自己要拿包银,也就是要拿固定工资。
常连安是商人,他不可能因为张寿臣一个人改变分配制度,他为难地说:“师哥,咱俩怎么说都行,关键是还有那么多人……”
张寿臣随即就打断了常连安,微笑着说道:“连安啊,交情是交情,买卖是买卖,你不用为难,咱哥俩是买卖不影响交情。”
张寿臣虽然离开了启明茶社,但丝毫没有影响他和常连安的交情。
张寿臣、常连安等人的合影
1945年初,张寿臣从济南回到北京,常连安是热情接待,并邀请张寿臣继续到茶社说相声。
张寿臣表示同意,但他又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晚上在启明茶社演出,白天自己去天桥撂地。
常连安是一口答应,兄弟俩又开始继续合作一段时间。
常宝堃
1951年4月,常宝堃在抗美援朝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时,被敌机射中,不幸牺牲。
张寿臣和常连安,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们得知这个噩耗,坐在那里是老泪纵横,悲痛欲绝。
1951年5月,在天津举办的公祭大会上,张寿臣是泪流满面,声泪俱下地诵读了他为爱徒常宝堃写的祭文。
张寿臣读祭文
公祭大会之后,张寿臣眼含热泪,拉着常连安的手,劝说道:“连安啊,不要太伤心了,宝堃是为国争光,为相声争气,这是你的光荣。”
常连安也是眼含热泪,劝说张寿臣:“师哥,我知道您和我一样,心里不好受。您身体不好,别哭坏了身体。”
两个老人一边哭一边劝,惹得旁边的人也都是泪流不止……
最令人感动的是,常宝堃牺牲之后,常连安代行弟子之礼,逢年过节,他都会去探望张寿臣。
1964年,张寿臣和常连安同时退休,退休后,常连安成了张寿臣家的常客,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共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