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假比暑假短?因为热胀冷缩?开玩笑!在古代寒暑假可不是用来休息的!
一、网友猜测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些网友的猜测: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夏天容易犯困,所以学习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可冬天却是越冻越精神,所以夏天要多放假。
也有人说,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夏天炎热的时间越来越长了,需要多放假;而冬季寒冷的时间较短,因此放一个月就行了。
还有人认为,这与教学任务分配有关,因为暑假通常是一个学年的起止时间,教学任务已经告一段落,可以多放假休息一段时间。
而寒假处于上学期和下学期之间,放得短一些是为了,更好地衔接上学期的课程。
二、历史传说这么听来好像还都有些道理,在众多说法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旷世奇人鬼谷子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洞中,由于他擅长纵横术,因此桃李满天下,像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都是他的学生。
他们平时授课就在鬼谷洞中,而洞中有一汪山泉,每到夏天山泉就会喷涌而出,造成洞穴被淹,无法授课。因此鬼谷子只好给同学们放假,于是放暑假的习俗就延续至今。
真的很好奇,山泉喷涌时,鬼谷子老先生住哪儿呢?我想是外出游历了吧。
三、究竟为啥好啦,说了这么多戏说,咱们言归正传,寒假比暑假短,这究竟有什么说的通的道理吗?还真的有!
1、农俗原因
在古代,农业是第一支柱产业,大部分人家里都是靠种地讨生活。而当时工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活都需要人力,因此到了农忙时节,学生就需要回家帮忙务农。
因此也就产生了暑假、春假和秋假。
在春季,人们通常在雨水至惊蛰节气期间播种,因此2月底至3月初,学生可请假回家,帮忙播种。
在夏季,小麦通常是在芒种、夏至节气前后进行收割,也就是6月初开始,学生可以请假回家帮忙收割庄稼。
在秋季,秋分、寒露、霜降节气前后,是秋季作物成熟的时间,也就是9月下旬到10月期间,学生也可以请假回家务农。
在古代学生请假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根据自家情况,跟师长申请。
2、气候原因
夏季天气炎热,学生需要更多时间来休息放松,而且也是户外活动和旅行的热门时间,通过这段时间行万里路,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比一直在室内学习,收获会更多。
3、民俗原因
在古代,冬季是农闲时间,学生回家也帮不上忙,还不如在校多学知识,因此冬季本来是不必放假的。
但年末岁首,有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节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即使是外出求学的学子,在这一天都要回家过年。
因此,冬季假期放假,是为了满足学生回家过年的民俗。
在古代外出求学的学生,由于交通不便,一年到头都不会回家帮忙务农,但在春节也是必须要回家团圆的。而且因为路途遥远,很多学生都是除夕刚好赶到家,过了年,初二就会踏上旅途,赶回学校,还是十分辛苦的。
四、现代演变在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我国开始进入西方教育制度,寒暑假的概念也开始相对固定。
由于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农事不再需要大量人力,因此学生需要回家务农的需求逐步消失,寒暑假更多的是满足孩子调整放松、张弛有度的需求。
而暑假2个月,寒假1个月的时长,也沿用至今。
省政协委员、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邹正,曾提案建议调整中小学寒假安排,缩短暑假延长寒假,更符合教育规律。
当然,这一建议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要综合谨慎考量。
本期话题:您家孩子放寒假了吗?您觉得寒暑假的意义何在?您支持缩短暑假、延长寒假吗?
我是,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干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