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越少,血糖越高!一张方子,补阳气,降血糖,罕见又发人深省

中医内科黄俊臣 2023-11-11 09:47:20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看到本文标题,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血糖,怎么和阳气搭上边呢?阳气越少,血糖越高,这么说,是不是有哗众取宠之嫌呢?

来吧,我给你讲一张医案故事。你听完,就知道我笔下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汪履秋。

这人,生于1919年,是了不起的中医大家,历任南京中医学院教授等职务,在中医内科杂病的治疗上,建树颇多。感兴趣的朋友,您可以好好地看看他的履历。

一次,汪履秋遇上一个奇怪的病人。

说她奇怪,是因为其发病过程,很奇怪。

原来,此人系女性,时年52岁,几乎从来没有过任何糖尿病症状。什么口干啊、消瘦啊、能吃啊等等,都没有过。她甚至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和糖尿病沾边。

当然,她不是一点异常没有。最近这几年,她常常感觉自己小便频仍。但是,她一直以为自己天生如此,是年纪大了才这样的,也就没放在心上。

结果,前不久,她去接受体检。这才发现,空腹血糖竟然高达16.1!

大夫一看,吓坏了,赶紧给她用药。

可是,用了药以后,虽然空腹血糖下降了,但是小便依然频数,而且浑浊如膏。

怎么办啊?患者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投中医治疗吧。

于是,几经辗转,找到了大家汪履秋老前辈。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无力,舌苔白滑,舌质淡,面色黧黑。患者自述,自己这些年腰膝酸软感明显,形寒怕冷,浑身疲惫,也没有精神头。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汪履秋老前辈就书方一首,但见——

熟附子5克,肉桂心3克,淮山药15克,生熟地黄各15克,泽泻20克,茯苓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5克,炙僵蚕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14剂以后,尿频现象开始大大减轻,脉象开始有力。这时候,原方熟附子改成3克,肉桂心改成1.5克,另外加山萸肉10克,继续投用。

结果,患者又用了20多剂,小便正常,其他症候明显减轻。这时候再检查,发现空腹血糖7.1,尿糖为阴性。

再后来,上方改成丸剂,患者连服一年多,病情基本稳定。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大概地转述完了。

现在,我想说说这里的道理。

其实,我们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这个患者有很明显的肾阳虚的症候。

不是吗?脉象沉细无力,舌淡苔白滑,腰膝酸软,形寒怕冷,神疲乏力,这不是妥妥的肾阳虚吗?

肾,五色主黑。肾阳不足,肾色上浮于面,所以面黑。肾主封藏,主津液代谢。现在肾阳不足,封藏不固,代谢失常,精微物质外渗,于是尿频,浑浊如膏。

这些事,凡是对中医诊断学、内科学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我不用细说的。

我想和你探讨的,是肾阳不足,和高血糖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这个患者,在肾阳虚的状态下,血糖会高得离谱。又为什么,在补益肾阳之后,他的血糖会下降。

我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你多包涵。

第一,我们可以理解成,肾阳不足之人,就无法鼓动肾水。肾水失于鼓动,就不能滋养全身。人的一身没有了肾阴的濡养,血液中的物质就得不到稀释。于是,血糖就高了。

第二,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体要想运用血糖,必须有相应的能量。这就好比一把宝刀,你必须放在武功高强的人手里,才能发挥威力。否则,就是一块废铁。现在,患者肾阳不足,他没有能量来运用、运化血糖,所以到最后,此人的血糖就会升高。

当然,以上我说的,完全是将“肾阳虚”和“高血糖”两个概念,牵强附会地绑在一起来论,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它不一定准确,只是帮助大家理解而已。

总之吧,这个糖尿病患者,从分型来看,就属于肾阳虚。或者说,是阴阳两虚中偏于阳虚的类型。

这时候怎么办呢?既然你身体里缺少的是肾阳,那我们就补充肾阳好了。咱们看看汪履秋前辈当时用到的配伍——

熟附子5克,肉桂心3克,淮山药15克,生熟地黄各15克,泽泻20克,茯苓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5克,炙僵蚕10克。

这里头,附子、肉桂、仙灵脾、菟丝子、补骨脂,大补肾阳。生熟地黄、山药滋补肾阴,以阴中求阳。泽泻和茯苓,泄湿利浊。五味子生津安神,固摄精津,僵蚕则能降血糖。

等到后来,患者病情好转,就把附子和桂心减量,加入山萸肉,以进一步阴中求阳。

这里头,值得一提的是对僵蚕的使用。僵蚕,有比较明确的降血糖作用。这一点值得注意。

总而言之,汪履秋老前辈就是利用温补肾阳之法,调整了患者身体的阴阳失衡状态,从而让血糖异常、尿频等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这样的一种经验,着实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其实,严格讲,这也不算什么奇特的思路。中医对消渴一症的分型里,历来都比较重视所谓阴阳两虚。阴阳两虚里头,又有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之别。以金匮肾气丸加减进行调养,是常规操作,不足为奇。只不过,上面这则医案故事,保存完整,十分典型,又通俗易懂。故而,我要为大家好好讲解一番。

32 阅读:321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