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1号,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的《上甘岭》上映了,导演是沙蒙和林杉。这片子一出,立马就在全国火了起来,大家都反响热烈。
这部电影讲的是上甘岭战役里,咱志愿军和敌人拼死战斗的故事。它能在大银幕上出现,多亏了1954年毛主席接见的一位特等功臣。
听完他汇报上甘岭战役后,毛主席马上说,得把这战役拍成电影,好让大家都知道上甘岭精神有多伟大。
这位厉害的英雄,后来成了电影《上甘岭》的军事顾问,他叫赵毛臣。
【一】
赵毛臣一九四七年那会儿,才开始投身革命。
宝丰那年刚好解放,23岁的赵毛臣自告奋勇去当兵,加入了中野部队。没多久,他就参加了攻打洛阳、郑州这些地方的战斗。
淮海战役时,赵毛臣参加了双堆集打黄维兵团的战斗,那年他还入了党。
新中国成立后,赵毛臣已是个出色的战士,还当上了连队指导员。1951年3月,他刚打完剿匪战,就接到新任务,要去朝鲜打仗了。
赵毛臣跟着部队,三月份就去了朝鲜,然后四月份就打了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的目标,就是要收拾那些想过“三八线”来给自己谈判加码的“联合国军”。而且,他们的总司令换成了更聪明的李奇微,所以这仗肯定特别难打。
说起来,上甘岭战役打得那叫一个激烈,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打到11月25日,总共打了四十三天。这四十三天里,咱们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上,抢来抢去,打得非常激烈。
那场战斗有多猛?这么说吧,炮兵在那时候打的炮,比二战最疯狂的时候还要猛。
“联合国军”那边,出动了6万多兵力,还带了300多门大炮、100多辆坦克,以及3000多架次的飞机,在上甘岭附近狂轰滥炸,炮弹密得吓人。
据说,那时候“联合国军”朝我上甘岭阵地扔了190多万发炮弹,还有5000多枚各种炸弹呢。
这么猛烈的炮火攻击,直接把我上甘岭阵地的山头给炸矮了两米。
可想而知,那时候我志愿军打的仗有多猛。赵毛臣他们四连,从10月19日到了阵地,光是20号那天,就把敌人40多次冲锋给打回去了。
这只是赵毛臣所在的一个连的情况,我志愿军其他部队的情况可想而知,更不用多说了。
敌人一直猛攻,赵毛臣的四连伤亡很重,连长、副连长和副指导员都受了伤。这时,赵毛臣挺身而出指挥,看情况不对,他果断让部队撤到坑道里。
退到坑道里,敌人更猛了,四连情况糟透了,就18个战士没受伤。为了守住坑道,不让敌人得逞,赵毛臣那段时间,真是啥招都用了。
他把18名战士分成两队,轮流看守最后一个坑道口(原来有四个口,三个被敌人炸掉了)。敌人多次进攻不成,急眼了,从27号起,就对着赵毛臣他们守的坑道,加大了炮火猛攻。
敌人火力太猛,坑道口两度被炸塌。赵毛臣一边让战士们赶紧挖开,一边指挥反击。在坑道里坚守的十多天,他不仅守住了阵地,还组织了多次反击,炸了敌人7个火力点和1个掩蔽部,干掉了近百名敌人。
最后,赵毛臣和战友们一起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赵毛臣的故事,就是上甘岭战役里咱志愿军的一个代表。那场仗能赢,全靠了无数个像赵毛臣这样的指挥员和士兵,他们不怕死,勇敢反击,这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1952年12月,赵毛臣因表现出色,志司给他记了特等功,还称他为模范政治指导员和二级战斗英雄。回国后,他还有幸见到了毛主席。
1954年9月15日,赵毛臣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讲了上甘岭战役的事儿。讲完后,毛主席特别感动,第一个鼓起掌来。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说,得把上甘岭战役拍成片子,纪念那些牺牲的志愿军战士,还要传扬上甘岭精神。
接到任务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他们拍军事片很在行,就接下了这活儿。没多久,导演沙蒙和林杉带着的创作团队也到位了。
要想把上甘岭战役演得更逼真,得请参加过战役的志愿军老兵来把关。所以,赵毛臣就被特别请来做这部电影的军事指导啦。
【二】
拍《上甘岭》时,赵毛臣他们剧组的人一起想办法,解决了好多难题,最终给大家带来了这部超经典的电影。
拍电影前,导演沙蒙老带着团队去上甘岭阵地看看,还访问了一百多位上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兵。这些采访记下来,文字都有好几十万呢。
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更逼真地重现那场壮烈的战斗。
可拍摄前大家碰到难题了,就是这场战役该咋拍才好呢。
有种看法是,想拍成一部展现整个战役的电影,就是从战役开始到结束都拍出来。
这个想法能更炫地呈现战役,但不好的是,它太像纪录片了,观众可能不买账。所以,沙蒙最后没采纳。
最后商量了一番,大家想了个新点子,就是“通过小看大”。就是说,把注意力放到上甘岭战役里的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上,用“小细节”来反映“大场面”,这样就能更好地传扬上甘岭精神了。
这个方案,大家都点头赞成,就这么定了。
看《上甘岭》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讲志愿军一个连队在阵地上拼死战斗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
定好方向后,接下来就该动手拍摄了。
赵毛臣在这事儿里功劳不小,他以前在上甘岭阵地上守了十多天,那时候的事儿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想重现上甘岭战场,导演组和大家就在赵毛臣的带领下,挖坑道、建工事,最后在安东那边成功复制了一个“上甘岭”。
但是,赵毛臣因为负责建的“上甘岭”场景太逼真,电影一放,就被以前的老战友们好好埋怨了一番。
咋回事?问题就在于坑道那儿。
大家都知道,坑道战术是咱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的一大法宝。那时候咱装备不行,为了对付“联合国军”猛烈的空炮,少牺牲,就在原来的“猫耳洞”想法子,搞出了坑道战术。
战役越打越久,坑道战术也越来越成熟,最后形成了一个全能体系,有统一的建造标准,能打仗、能防守、还能灵活机动、正常生活。这个体系特别厉害,防空、防炮、防疫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啥都能防。
这种地道在战场上可帮了大忙,别的不提,光是降低伤亡这一点,效果就特别明显。
据说,1951年夏天和秋天打防御战那会儿,咱们志愿军的坑道打法还不太成熟,所以敌人的空炮火力让我军损失不小,差不多每打40到60发炮弹,就能伤到咱志愿军1名战士。
坑道战术改进后,敌人得打上660发炮弹,才有可能伤到一个志愿军战士。
因此,坑道战士算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个大绝招,也是我志愿军的一大法宝,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敌人会拼命想毁掉坑道的原因。
虽然坑道有统一标准,也改进过好多次,但说到底它还是坑道。特别是坑道最关键的作用就是防敌轰炸,因此战场上真正的坑道,既窄又小。
有多窄呢?这么说吧,里面连站直身子都不行。
而且,因为环境不好,坑道里空气很差,又暗又湿,吃的喝的也很少。要是再被敌人火力围住,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就更煎熬了。
《一个苹果》的故事,讲的是在敌人炮火围困的战壕里发生的事。
除了吃喝不够,最难受的是那些受伤后困在坑道里出不来的战士。因为没酒精这些药品,好多战士的伤口只能发炎烂掉,全靠意志力一天天撑着,这期间不知道死了多少战士。
拍《上甘岭》那电影时,片里的“坑道”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三】
那时候,导演组想重现上甘岭战场,就在安东边上找了个差不多的地方,挖了条“地道”。
但在搞挖掘和后期布置那会儿,特技设计的蔡光碰到了一个难题。
啥问题呢?就是如果真按坑道那样挖和布置,后面拍照光线就不好了,而且坑道太矮,演员在里面也难活动。
所以想了想,电影里那坑道最后搞得比真的又高又宽了。
另外,为了让画面更有深度,蔡光在设计坑道里面时,用了框架分解的方法,特别是把弹药箱、柱子这些重新摆布,让它们更显层次。
蔡光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电影后期拍摄效果更好,他找赵毛臣问了不少建议。不过说实话,电影里那坑道,跟真的比起来,还是有挺大差别的。
赵毛臣被战友责怪,是因为《上甘岭》电影放映后,他那些幸存下来的志愿军战友看了电影,立马找到他问:“毛臣,你以前待的坑道是不是就像电影里那样啊?”
这么说,并不是因为那些活下来的志愿军战士对电影要求苛刻,而是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了解坑道中的困苦,深知胜利来之不易,所以才对赵毛臣有点“挑剔”。
不只是他们,像打过上甘岭战役、当过志愿军3兵团副司令的王近山,看完电影后也说了些“不满”的话。
王近山觉得,那电影确实挺感人,可电影里打的仗那么惨,其实“只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些“责怪”和“指责”,其实都不是说电影不好,不管是赵毛臣的战友还是王近山,他们只是想起了那场战役里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仗是打赢了,可背后是好多愿意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啥时候咱都不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