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人生之路》编剧的采访,我差点惊掉了下巴

锦绣花娇 2023-03-27 21:06:26

最近《人生之路》火了,是被大家骂火的。

生长在黄土高原的高加林,“祸祸”自行车,喝汽水,吃粉;村花巧珍长得像个要饭的,而且还开上了拖拉机,很多不合理的剧情都让大家吐槽不已。

而在原著《人生》中一心向往大城市,渴望“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高加林,在《人生之路》的剧中,突然对上海情有独钟。

有人问他想考哪里的大学,他说上海。后来他报考了上海的大学,尽管他被高双星顶替了,没有去成上海的大学,但他对上海却依然心心念念。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陕北的高加林,为什么这么喜欢上海呢?

上海的《新民晚报》,近日刊发了一则采访,这个采访就是对《人生之路》的编剧洪靖惠的。

《人生之路》有2位编剧,其中1979年出生的洪靖惠,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

洪靖惠编剧的作品有《家有外星人》,《我是杜拉拉》,《亲爱的翻译官》和《颤抖吧,阿部!》等。

据洪靖惠剧透说,《人生之路》的后续剧情将会在上海展开,因为高双星顶替高加林去了上海上大学,高加林后来也到了上海,成为了报社记者,最终还成为了作家,巧珍也会去上海开创事业,而黄亚萍和她的父亲本就是上海人,之后也都回到了上海,剧情看似合情合理,但是上海真的符合原著的精神吗?

《人生》的原著中,高加林没有去成所谓的大城市,在失去了通过门路得到的工作后,他只能灰头土脸地又回到了高家村,他的心上人巧珍也嫁给了马栓,得陇望蜀的他,到头来鸡飞蛋打,他只能继续扎根于黄土地上,度过漫漫的人生之路。

在采访中,洪靖惠还特意强调:“我作为一个上海人,肯定很想把上海融入到剧中”,就是这句话让我差点惊掉了下巴。

编剧是小说中人物命运的主宰,一个人的创作,多多少少都会带有自身的经历烙印,一个出生在上海的编剧,想在自己的剧本中添加上海元素,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的。

而对于一个喜欢上海的编剧来说,如果自己另起炉灶去创作一个有着上海元素的新故事,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根本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但是《人生》是知名度很高的小说,它是路遥的成名作,影响非常深远,是影响了一代人的经典。

她不该去蹭《人生》的热度,借助路遥的名气,在路遥成名作的基础上胡乱编造,闭门造车,严重失真,这个不符合时代背景的“上海故事”,就是对路遥的不尊重,也难免会让观众群起而攻之。

为什么这么说?

路遥曾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提到过小说创作的过程,在这本创作笔记里,路遥提到了他是如何创作出中篇小说《人生》的。

原来为了写《人生》,路遥光准备工作就做了2年,后来在正式的写作中,他每天要伏案工作18个小时,还经常三更半夜在县招待所转圈行走,甚至被人当成了“神经错乱”。

而他为了写好《平凡的世界》,翻阅了近10年的报纸,还要在笔记本上记下“大事记”,和其他一些有用的东西,翻阅到后来,路遥的手指头都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

此外为了还原书中的孙少平,他还特意去煤矿体验过生活,准备了3年后,才呕心沥雪写成了,获得矛盾文学奖的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由此可见,路遥是一个对待创作非常认真且严谨的人。

但是《人生之路》的编剧,却仅凭自己的喜好,就随意改变了小说的走向,肆意妄为地增加了自己喜爱的上海元素。

采访中编剧洪靖惠说,她只是想写一个观众爱看的故事,可她知道观众爱看什么故事吗?我认为她并不知道。

观众爱看的故事,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当然真实的故事,未必是真实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却一定是有真实的逻辑,真实的情感。

80年代的陕北农村青年,飙自行车,喝汽水,用台灯,点红烛,到高考誓师大会上去高谈阔论,这真实吗?

比自己成绩差的高双星,考取了自己报考的上海的大学,高加林甚至连查分都不去查,这真实吗?

而作为高加林的班主任,竟然也不知道预考第一名的高材生上没上线,这又真实吗?

80年代凭空多出来的氢气球,这又是不是真实的呢,这样的情节符合逻辑吗?情感能带入吗?

这些都不真实,都是编剧凭空捏造的。

《人生之路》被骂上热搜并不冤,因为艺术虽高于生活,但它终究还是要来源于生活的,没有了生活基础的所谓创作,只能是哗众取宠,让人贻笑大方的笑话罢了。

2 阅读:458
评论列表
  • 2023-03-28 07:00

    真实的东西没人看.就胡编乱造下,火了

锦绣花娇

简介:看好看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