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比尔盖茨后、美知名经济学家预测:美断供中国芯片最多维持10年

刘伟说事 2024-06-19 15:04:23

引言: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与限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早在2020年,比尔盖茨就曾预言,美国通过制裁和围堵,来限制中国获取高性能芯片,只会加速其实现自主化进程,如今,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

“美国制裁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策略,注定以失败告终,美国的试图断供高精芯片最多只能维持10年。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速度,是无法想象的。”

他的这一预测与比尔盖茨的观点不谋而合,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的不可逆转。

在小编看来,托马斯·萨金特的言论还是过于保守了,中国芯片进口量的持续降低,足以说明,中国已经逐步的可以实现芯片的自主需求,不依靠外部进口。

随着中国国力、军力及全球影响力的提升,美国拉拢盟友实现对中国的围堵,越来越难以完成,美国盟友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的分歧越来越大,很难形成统一战线。

就比如日韩跪舔美国,跟随美国的脚步对华进行半导体封锁,然结果却是日韩半导体行业遭遇重创。

美国芯片规则的深远影响

美国通过芯片规则试图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其初衷是通过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先进芯片技术,削弱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然而,这一策略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对美国自身的芯片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高端芯片市场销售额大幅下滑,库存压力陡增,即便是降价处理也难以摆脱困境。

起初,对于比尔盖茨的言论,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在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全面制裁,中国很难快速的实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

毕竟半导体行业是高精尖研究,任何国家很难靠一己之力,实现半导体的快速发展。

然而比尔盖茨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拥有强大的工程师团队和技术积累,东方智慧更是不容小看,华人在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实在是太多了,不管是半导体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中国的自主发展的速度是无法想象的。

就像当年美国嘲笑中国,1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但结果却狠狠打脸美国,因此对半导体的限制只会激发其自主研发的动力。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比尔盖茨的言论,已被证实,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制裁和围堵,直接加速了中国的自主研发,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虽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半导体产业主要依赖进口,技术水平落后。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中国半导体产业逐步崛起。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半导体产业主要依靠进口设备和技术,国内企业处于追赶阶段。尽管如此,这一阶段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和积累了宝贵经验。

许多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探索和积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进入21世纪,国家开始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000年,《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为半导体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进一步加大了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半导体企业加大了自主研发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企业在先进制程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2023年,中国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高达3440亿元。

该基金旨在支持半导体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半导体人才的成长周期通常为4至10年,这意味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在未来实现稳步提升。

同一年年,华为发布了麒麟9000S芯片,实现了7nm精度,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

紧接着,2024年,华为再次发布性能更强的麒麟9010芯片,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地位。这些成就表明,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大量海归人才回国,庞大的人才团队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在5G通讯、航天航空、北斗卫星等高科技领域的突破,证明了其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另外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同比下降了10.8%,表明自主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在对抗美国及其盟友半导体行业制裁中取得胜利。

美国半导体现状

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前景并不容乐观。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逐渐下降。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曾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的50%以上,而到2020年代,这一比例已降至45%左右。与此同时,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和台湾)的半导体市场份额显著增加。

美国的半导体设计能力虽然强大,但实际生产制造多依赖于亚洲的代工厂。

为了降低成本,美国企业将芯片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台积电和三星在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工艺(如7nm、5nm甚至3nm)上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本土的制造能力相对滞后。

过度依赖海外制造导致供应链脆弱性增加。全球芯片短缺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使美国意识到本土缺乏足够的制造能力,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美国政府在支持半导体行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力度不如亚洲国家。后者通过税收优惠、直接补贴和产业政策,积极推动本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美国的商业环境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人才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在运营和研发方面的成本增加。此外,吸引和留住高科技人才也是一大挑战,许多顶尖人才更愿意前往亚洲或欧洲工作。

中美贸易战对美国半导体行业造成了直接影响。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使得美国半导体公司失去了重要市场,影响了它们的收入和市场拓展。

结语

比尔盖茨和托马斯·萨金特的预言表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不可逆转。

未来十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将继续在自主化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逐步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突破。

与此同时,美国半导体产业若不及时调整策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5

刘伟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