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晚上吃姜赛砒霜?真相是……

养护卫生谈谈 2025-04-17 12:27:23

俗语有言:“晚上吃姜赛砒霜”,这句话让不少人晚上对姜敬而远之。可这说法真靠谱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把这事儿弄明白。

01中医理论里的“天人相应”

中医一直强调“天人相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体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养生得跟着自然规律走。一天里,白天阳气足,人体阳气也升发、往外散;到了晚上,阳气收敛,阴气上升,人体就该安静休息。就像《黄帝内经》里说的:“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生姜是我们厨房里常见的食材,也是一味中药,适量吃(比如炒菜、炖汤放个3 - 5克)一般没啥问题。它性温味辛,能温阳散寒、温中止呕。

02晚上吃姜为啥被“嫌弃”?

早上吃姜,能帮人体阳气升发,让人精神抖擞,增强身体机能。但晚上阳气潜藏,这时候吃辛温发散的生姜,就可能把阳气给扰动了,导致“阳不入阴”,人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问题。不过,这可不意味着姜有毒,只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建议。

03晚上吃姜,关键看人

那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呢?这得看人看情况。《本草纲目》里李杲说道:“人云夜间勿食生姜,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开发之,则违天道矣。若有病人,则不然也”。

有三类人晚上吃姜是有好处的。

阳虚体质的人:这类人特别怕冷,手脚冰凉,整天没精神,腰膝酸软。吃姜能温阳散寒,就像给身体加了个小太阳。

脾胃虚寒的人:经常胃脘冷痛,喜欢温暖的东西,吃点就饱,大便还不成形。吃姜可以温胃止痛,让脾胃舒服起来。

外感风寒的人:比如着凉了,怕冷、流清鼻涕、头痛。吃姜能散寒解表,把寒气赶出去。

但有两类人晚上最好别吃姜,不然就像“火上浇油”,会加重症状。

内热较重的人:这类人脸色发红,眼睛也红,口干口苦,还容易长口疮,喜欢喝冷饮,大便干燥。吃姜会让内热更旺。

阴虚火旺的人:表现为手脚心发热,心里烦躁,口干咽干,失眠多梦,还容易出汗。吃姜会加重阴虚火旺的情况。

04吃姜的注意事项

除了晚上吃姜要看人,平时吃姜也有不少讲究。

适量食用:虽然姜有好处,但也不能吃太多。每天3 - 5克就差不多了,不然可能会刺激肠胃。

根据体质选择:除了上面说的阳虚、脾胃虚寒、外感风寒的人适合吃姜,其他体质的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比如湿热体质的人,本来就容易上火,吃姜就要谨慎。

注意搭配:姜可以和一些食材搭配,发挥更好的效果。比如和红枣一起煮水,能补气养血;和羊肉一起炖,能温中暖肾。但也要注意,姜和一些食物也有禁忌,比如不能和兔肉一起吃,不然可能会引起腹泻。

选择新鲜姜:买姜的时候要选新鲜的,颜色鲜艳,质地坚实,没有腐烂、发芽的情况。

“晚上吃姜赛砒霜”

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了

晚上能不能吃姜得看个人体质和情况

大家在吃姜的时候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

做到“适时、适量、适体质”

这样才能让姜为我们的健康加分

拥有健康好身体!

编辑:温嘉林 程焕映

责编:陈广泰

天人相应,科学吃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