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变化之际,沙特防长突然访华,要谈3件大事,具体是什么?对沙特高官来访,中方用了一句话,给沙方吃下定心丸,对中沙军事合作进行了哪些表态?
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东局势,正在发生剧变。在6月21日,美国CNN透露一则消息,美国高级官员已经给访美的以色列高级代表团作出承诺,若以色列进攻黎巴嫩,美方将全力提供援助,但不会出动地面部队。到了6月25日,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莱维宣布,他们已经“接近”消灭哈马斯在拉法的武装力量。这个消息得到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确认,但他强调这不意味着以军会结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以军此前曾承认,他们无法消灭哈马斯。但仅过了几天,以军就态度大变,宣布“接近”消灭在拉法的哈马斯。从这个情况看出,以军急于结束在加沙南部的作战,从而把更多的部队转移到北方,准备与老对手黎巴嫩真主党的战争。同时,以军从一个火箭导弹基地,向地中海发射了一枚杰里科-3洲际导弹,这款导弹属于以色列核打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界普遍认为,以军此举就是核威慑,在警告所有中东国家不要干涉自己的行动,否则“谁都不会好过”!
加沙之战还没有结束,以色列又盯上了黎巴嫩,还得到美国的明确支持。这种情况,使得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焦虑剧增。长期以来,中东阿拉伯国家紧随美国的外交步调,还与美方达成了“石油美元体系”,换取美军的“安全保护”。然而,随着中东局势持续恶化,海湾国家领导人开始公开讨论“后美国时代”的中东。显然,阿拉伯国家决定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全新道路。那么,这条路如何开辟,又通向何方?对这个问题,沙特率先给出了答案。
在6月25日,沙特国防大臣哈立德·本·萨勒曼亲王抵达北京,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以及国防部长董军进行会谈。从会后发布的新闻通稿内容看,中沙就军事人员培训、联合演练等传统防务合作议题进行讨论,还就强化两国在军事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建立更互信、更务实、更可持续的军事合作框架达成了一致。有分析认为,沙特想要脱离对美国军备的依赖,避免自己在地区事务中受制于人,更好地反制以色列。鉴于俄罗斯已经与美国撕破脸,沙特还不想对美国翻脸,因此与中国合作成为最好的选择。
而在哈立德亲王访华时,一家名为“AL-Monitor”的中东地区网站发文,就这次外访进行解读。该媒体认为,哈立德来华有三个目的:第一,希望中方通过自身影响力,让也门胡塞武装减少对红海来往船只的袭击。不过,沙特这个诉求不会得到满足,因为中方不会干涉他国事务;
第二,沙特想要购买更多的中国军备,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事实上,沙特已经进口并装备了大量中国武器。比如“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的首个实战成果,就是沙特取得的。这次哈立德亲王来华,或为寻求得到中方的三大杀手锏,即先进的战斗机、新型弹道导弹和海军舰艇。沙特非常看重空军实力,但美国一直拒绝对其出售F-35A战机。迫切想要获得五代战机的沙特,只能向中国求购。同时,以色列发射杰里科-3洲际导弹的情况,使得沙特急需新型弹道导弹。此外,一直有传言称,沙特有意中国的052D驱逐舰,升级自己的海军装备。
不过在哈立德亲王访华的随行人员情况看,除了沙特军队总参谋长外,还有战略导弹部队指挥官贾拉拉·本·穆罕默德·阿尔维特中将,这其实说明这次中沙军事合作的关键,还是新型弹道导弹。毕竟,以色列已经用弹道导弹,对中东各国实施“核威慑”。获得新型弹道导弹,已经是沙特的当务之急。而且前面已经提到,沙特还不想与美国翻脸。战机和军舰都属于战略装备,沙特现在还有75%的军备来自美国。如果买入中国战机和军舰,势必会激怒美国,这会带来很大的政治风险。
第三,沙特已经开始调整外交和安全战略,并寻求构建更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而与中国提升防务等领域的合作,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数十年来,沙特一直都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其防务非常依赖美军。然而,随着中东局势变化,美沙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在能源方面,美国通过页岩油革命,从能源进口国转为出口国,已经动摇了“石油美元体系”;安全方面,美国正在挑起“阿拉伯之春”,使得中东各国局势动荡,已经引发沙特疑虑。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美国无视阿拉伯国家的安全诉求,执意偏袒以色列,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巴以停火决议,使得美沙安全领域的互信濒临瓦解。
不过,让沙特真正下定决心,寻求新的“伙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海军出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等舰艇,在红海执行所谓“护航任务”,但一直解决不了胡塞武装。甚至美军在被胡塞武装三次宣布“袭击航母”后,也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回应,反而让“艾森豪威尔”号撤回本土。这起事件,让沙特意识到美国确实外强内干,是时候寻找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了。
对沙特的诉求,在会谈中,中方明确表示,对中沙军事合作持开放态度,并指出两国防务关系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相信两军的互利合作能更上一层楼。中方的这些话,给沙特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的安全焦虑得到了有效地缓解。至于美国,显然不愿意看到中沙提升军事合作关系,但他们选择全力支持以色列那一刻,这个结果就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