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注解》之汉高祖本纪12

均是天涯沦落人 2025-02-14 08:54:25

当是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南,战雒阳东,军不利,还至阳城,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齮战犨东,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齮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过而西。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南阳守欲自刭。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后;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宛城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累。”沛公曰:“善”。

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遣魏人宁昌使秦,使者未来。是时章邯已以军降项羽于赵矣。《史记注解》之汉高祖本纪11

那个时候,赵部落的别将司马卬打算渡过黄河去攻打关中地区,沛公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领兵向北攻击平阴地区,毁坏了河津渡口。

沛公领兵向南进攻,在洛阳东部地区和秦军交战,沛公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他领兵退回阳城,将军队中的骑兵聚集起来,在犨地和南阳郡守齮进行交战,打败了他。

攻打南阳郡,南阳郡守齮领兵离开,他来到宛城就行据守,沛公于是打算带领兵马绕过宛城向西进攻。

张良劝告沛公说大人你虽然想早点进入关中地区但是现在秦军依旧很强大,而是占据着险要的地理位置,现在如果不攻占宛城,到时候宛城领兵从后方向你发起攻击,强大的秦军在前方拦截,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于是沛公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趁着夜色领兵从小路返回宛城,更换军队的旗帜迷惑敌人,等到凌晨的时候沛公的兵马将宛城围的水泄不通,南阳郡守看到这一幕万念俱灰想要自杀。

南阳郡守的谋士说现在自杀还太早了些,于是他出城来游说沛公说我听说沛公你和其他诸侯王有约定,先入关中地区的人可以当关中王,现在沛公你留下来攻打宛城,宛城是南阳郡的都城,交通便利连接着数十座城池,人口众多,粮食充足,守关的兵士都认为城破之后必死无疑,因此大家都竭尽全力进行防守。

现在沛公你昼夜不停的进行攻击,双方兵士死伤惨重,你如果放弃宛城领兵离开,宛城的兵马必然会寻找你的破绽,从而发动攻击,到时候你遇到众多的抵抗,就算能够到了咸阳城恐怕也无法做关中王,如果想要退兵又有宛城兵马拦截,恐怕会进退两难。

我为你考虑不如招降南阳郡守,给予他封地,让他接着领兵守卫宛城,并且抽调宛城的兵马一同西进攻打秦朝,那些防守的城池看到宛城没事的结果后,听到沛公你的兵马到来必然会投降,这样沛公你就不会因此而耽误时间了。

沛公听到这番话非常认可,于是他封宛城守令为殷侯,封陈恢做了千户,沛公领兵向西进攻,大家都投降了他。

沛公来到丹水地区后,高武侯鳃、襄侯王陵在西陵地区投降了沛公,领兵攻打胡阳,道路上遇到了少数民族派出的将军梅鋗,沛公和她联合进军,招降了析地、郦地。

沛公派遣魏人宁昌出使秦朝,秦朝没有派使者前来回信,那个时候章邯已经在赵地率领军队投降了项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