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域优势构建集美式端午文化(第十九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2023.6.11集美)

凭海迎风zjc 2023-06-11 16:54:09

作者:周建昌

2023.6.11,厦门集美山水宾馆

周建昌发言

发挥区域优势构建集美式端午文化

【内容提要】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统节日。端午节俗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合作、养生保健、诗词文化、龙舟文化、饮食文化、全民卫生文化等内容,而经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养育,集美区在弘扬和传承端午文化上形成了集美特有的海洋型、融合型端午文化特性,即集美式的端午文化。

【关键词】集美式、端午文化、融合、创新

一、近代以来集美端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厦门市集美区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和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在地理上,集美区被称为集美半岛。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集美”一词最早应该源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民国政府设乡辖保时“集美乡”,至于为什么叫“集美”,据说原是“浔尾”,因闽南语而记为“集美”。如果追溯到更远的古代,今集美区域在宋初属于“明盛乡的仁德里、安仁里地”,这里的“仁”、“德”与“安”等字眼,体现了当政者对所在地乡民的“道德”期待同时也是对当时百姓的“道德”现状的肯定。显然,从“集美”区域地名的变更和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集美区在“社会道德”、“乡村教育”、“百姓文化”、“平民文化”以及“道德修养”的重视。师出有名,名副其实,一个地方的“名字”是一个区域的文化和历史的“特征”和“符号”,对区域特色文化的形成和构建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导向性”和“前瞻性”。在我们探讨集美区域文化历史和发展的时间,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忽略地名对区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力。

图1

图2

图1: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修纂的《同安縣志》12卷 巻一。图2:道光《厦門志》16卷 卷二。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

下附有关“集美”区域的行政区划的变更及“集美”名字由来的相关资料:

集美区,区名取自所辖镇之一集美镇。

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又增设南海、闽中、桂林、象郡四郡,其时同安即隶属僻处海隅的闽中郡。至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复立闽越国,任勾践七世孙无诸为王,后因作乱被讨平,其地立冶县(县治在今福州),属会稽郡。建安年间(公元194-220),闽地分设五县,同安邑境属侯官县(包括今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等地)。三国时期,吴永安三年(260年)分会稽南部为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年)复分设晋安郡,置同安县。是同安设县之始,亦同安得名之始。但至南北朝时,又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四乡置大同场,至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属泉州。此后的宋元明清四代,同安县均属泉州府辖,直至建国后的一九五八年以前,仍隶属晋江专区(即今泉州市)领辖。宋初,同安全县只设三个乡,隶三十个里。即永丰乡、明盛乡、绥德乡。今集美区邑境属明盛乡的仁德里,安仁里地。元代里下分设都,以后直至清末,里、都不变,集美区邑均属同安西界仁德里的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以及安仁里的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政府设乡辖保。集美区邑分为一镇三乡,其中灌口镇辖11保,鹤场乡辖12保,集美乡辖9保,海山乡辖8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后,取消鹤场乡和海山乡,其辖地分属灌口镇和集美乡。

1953年11月3日,原属同安县的集美乡划归厦门市辖,改为集美镇。1957年3月30日,又划出原同安县灌口区(当时改镇为区,并扩大所辖范围)的十一个乡(即现在的行政村)改隶厦门。另原属灌口区的锦宅、金山乡则划归龙溪县辖。厦门市人民政府乃合并岛内的禾山区及灌口区、集美镇三地为厦门市郊区。设立“厦门市人民委员会郊区行政办事处”,简称“郊办”。办事处设在岛内的高崎。因机关编制人员一时未能配备齐全,原灌口区公所和禾山区公所仍继续运作,直到一九五八年五月,原两区人员及财物方集中到高崎正式办公。1958年8月,海澄县与龙溪县合并为龙海县。原属海澄县的海沧乡与新垵乡划归厦门市郊区。同年九月,“郊委”和“郊办”迁入集美镇。不久,郊区各乡镇改为人民公社,各行政村为大队。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年9月14日,作为市政府派出管理机关的“郊区办事处”废除,成立厦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升格为厦门市革命委员会辖下的一级行政机构。各公社亦相应改为革命委员会。1979年9月1日,当时的杏林人民公社由郊区划出,成立杏林工业区,后改为杏林区,辖杏林。1980年12月31日,厦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厦门市郊区人民政府。1984年10月,郊区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乡、镇人民政府。此时郊区辖有集美镇、灌口镇、海沧镇及禾山乡、东孚乡、后溪乡。1986年3月,禾山乡的吕厝、莲坂两村划归开元区。1987年7月,禾山乡与先前划归开元区的湖里村合并成立厦门市湖里区(云顶岩南北部分村落分别划入思明、开元两区)至此,禾山乡全部从郊区划出。同一天,厦门市郊区更名为厦门市集美区。

集美区是著名的侨乡和风景旅游区,旅居海外的侨胞有六万多人。这里环境恬静幽雅,风光旖旎,陈嘉庚故居、鳌园归来园、李林园、龙舟池、鳄鱼园、万宝山观光果园、学村建筑群等都是独具闽南风韵的人文景观,年旅游人数近百万人次。全球最大的水上"园博园"座落于集美。厦门园博园、龙谷山庄、双龙潭景区、厦门南顺鳄鱼园、深青驿遗址、凤山祖庙、白虎岩、皇帝井、苎溪桥、城内旧城遗址、寿石岩、万宝山观光果园、杏林湾钓鱼基地、田厝独木成林、厦门野生动物世界、集美大学、海洋水族馆、集美毛泽东像章馆、集美航天城、龙舟池、南薰楼、延平故垒、李林园、归来园、归来堂、陈嘉庚故居、嘉庚公园、鳌园、圣果院等。

来源:说说集美区的来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303/12/15664886_1070260887.shtml

集美区的沿革(陈振群)

集美区原称厦门市郊区,自1957年建制以来,行政区域多变。大的变更共有三次——由小变大,大又变小,小变得更小。

1953年11月3日,同安县的集美乡划归厦门市,建制改为镇,归厦门市人民政府直辖。启厦门市政区扩大至大陆之端,这是集美区的胚芽。

1957年3月30日,同安县又划出灌口区的绝大部份(十一个乡)归厦门市。灌口区西部锦宅、金山2个乡划归龙溪县。厦门市人民政府将灌口区,集美镇和厦门岛内的禾山区合并成立区的建制,称为厦门市郊区,政区面积443.41平方公里。领导机关全称“厦门市人民政府(时称人民委员会)郊区行政办事处”,系市政府管理郊区的派出机关,简称“郊办”。

郊办定点于集美。起初因办公楼尚未建成,暂设于高崎,利用建高集海堤时的工程指挥部(木质二层楼)作为临时办公地址。第一任的办事处主任黄建全(原禾山区区委书记)。“郊办”和中共厦门市郊区工作委员会两个机关的人员编制,市编委口头暂定25人(包括勤杂人员)。

因为一时人员未能配齐,所以灌口区公所和禾山区政府然公章封存停用,但是机构暂未撤销,仍在继续运作,客观上成为市政府派出机关的派出机关。1958年5月,灌口区公所和禾山区政府的人员和大部份财产集中到高崎,“郊办”从此正常运作。

1958年8月中旬(具体时间因资料不全、尚待查明),海澄县与龙溪县合并为龙海县;原属海澄县的海沧、新垵两乡划归厦门市郊区。因此,郊区的政区面积扩大为513.75平方公里。这是郊区行政区域的第一次大变更。同年9月,郊办迁到集美办公楼。不久,位于厦门岛南端的曾塔乡划入厦门罐头厂作为原料基地,称为“厦门罐头厂农场”。1960年。仙岳、西郭两个自然村又划入厦门罐头厂,作为该厂的第二农场(原曾塔乡称为厦门罐头厂第一农场)。1968年:厦门罐头厂的两个农场又划回郊区。厦门罐头厂第一农场于同年6月1日成立曾塔人民公社;厦门罐头厂第二农场作为一个生产大队回归前线人民公社。1968年9月14日,厦门市郊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从此市政府管理郊区的派出机关改为一级行政机构。1978年9月1日,杏林人民公社从郊区划出,成立杏林区建制。郊区的政区面积缩小为448.34平方公里,这是郊区行政区域的第二次大变更。

1980年12月31日,厦门市郊区人民政府成立,区人民政府第一任区长林剑聪。

中共中央1979年50号文件决定在厦门市设立经济特区。经省、市委决定,厦门经济特区定点于禾山乡人民公社(原称前线人民公社)湖里大队。湖里大队于1980年9月8日划归开元区管辖。1984年10月,郊区各人民公社先后改为乡、镇,大队改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郊区辖集美镇及禾山、海沧、东孚、灌口、后溪五个乡。1984年10月和1986年12月,灌口、海沧两乡先后改为镇。1986年3月30日,禾山乡的吕唇、莲坂两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开元区。

1987年7月28日,禾山乡从郊区划出。其中云顶岩南北麓分别归思明。开元两区,其余的地盘与先前划归开元区的湖里合并,组成湖里区。同一天,厦门市郊区遵照国务院(87)104号复文更名为厦门市集美区,政区面积缩小为347.39平方公里,这是行政区域的第三次大变更。集美区辖有集美、灌口、海沧3个镇和东孚、后溪2个乡。据1987年10月区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统计,人口143707人。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集美区委员会文史委员会,集美文史资料  第1辑,,,第2-3页

“集美”的由来及其派生地名(陈振群)

集美,在厦门岛北对岸,原先是属于同安县的一个村庄,居民渔农兼半。由于同安县最大的河流东溪至石浔入海处,其海湾称浔江,其西岸延续到这个村庄已是末尾,因此这个村庄俗名得尾。黄炎培先生则说:“厦门为岛,集美恰为大陆尽地,土人实呼尽尾。”由于闽南方言“浔尾”与“尽尾”同音,在会话中是无法分清的。志书上的“集美”,是由“浔尾”雅化而成的。从有关的资料看,“集美”这一名称在明朝以前就使用了。

六七十年来,“集美”这个原生地各又先后派生出—些地名来:

集美大社。这是约定俗成的地名。集美是已故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里。从民国二年(1913)起,陈嘉庚先生先后在这里创办起小学、幼儿园、中学、师范、商科、水产航海等学校和教育推广部。这些教育机构的名称都冠以“集美”,总名“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校舍分布到集美西边的岑头、郭盾两个小村庄,结果把三个鼎立的村庄连成一片,人们就泛称这三个村庄为集美,而且在岑头、郭厝这两个村名前面都加上“集美”,以便于通信。由于集美村较大,而方言村称为“社”,于是人们便以“集美大社”称呼集美村,以此与泛称的集美相区别。后来,岑头、郭厝两村的居民又将“集美大社”省略去“集美”,只以“大社”称之。因此,“大社”并不是真正的地名,只是代称。

集美学村。这是官方确定的地名。福建私立集美学校颜具规模之时,军阀混战,映及集美学校。陈嘉庚先生函示董事长叶渊倡议划集美学村为“永久和平学村”,并发动请愿和呼请全国实力派领袖、名流签字赞同。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于民国十二年(1923)10月20日以批三十六号文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从此,“集美学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村而闻名海内外。

集美镇。这是行政建制的名称。1949年以前,集美的行政建制为乡,辖区包括现在厦门集美区的集美镇、后溪乡、天马华侨农场、天马种猪场和同安县的洪塘头。1949年9月集美解放,翌年同安县人民政府把集美乡的辖区改变为仅仅是泛称的集美片村(集美、岑头、郭厝三村)。

1953年11月3日,集美乡划入厦门市,准备成立镇的建制。1954年1月12日,集美镇举行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集美镇的建制,直属厦门市人民政府。

集美学区。这是最新的特定地名。“为加强对集美学村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并努力解决各院校知识分子和群众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问题”,1984年7月1日中共厦门市委下文决定成立“中共厦门市集美工作委员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集美办事处”。1987年7月7日,公布干部任命名单和正式成立机构时,定名“中共厦门市集美学区工作委员会”。于是“集美学区”的名称开始使用。

以上四个派生地名,除“集美大社”以外,其余三个地名所指的范围完全一样,都是2.83平方公里。

集美镇现为集美区人民政府驻地。集美区辖集美镇、后溪乡、灌口镇、东孚乡和海沧镇,面积347.39平方公里,前身为厦门市郊区,辖今属于集美区的五个乡镇和位于厦门岛上的禾山乡。1987年经国务院(1987)104号函批准,禾山乡从郊区划出,“郊区更名为集美区”。1987年7月28日,集美区选举委员会一号公告正式使用这一名称之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集美区委员会文史委员会,集美文史资料  第1辑(第4-6页)

关于集美的端午文化历史,我们可以在闽国或闽南的历史背景追溯集美的端午习俗及文化,就端午文化而言,在闽及闽南区域都源于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向南传播的结果,集美古代的端午文化及习俗是照搬照抄中原已经成熟的那一套程序及仪规,这种文化传承与闽南区域文化是一致的。

闽南文化属于移民文化,它经历了三个大的中原移民和文化移植

东晋(317年~420年)的衣冠南行,中原八姓入闽,中原文化随中原百姓的南迁而完整地移入闽南,此即晋江之由来。之后经南北朝和隋朝200多年的生聚繁衍、文化孕育和社会变迁,构成了闽南文化的中原基调和河洛底色,这是闽南文化的滥觞和酝酿时期。

紧接着就是唐初随陈元光(657-711)由河南光州带着58姓(今增至86姓)南下开漳并定居漳州,再一次将中原文明和文化带入闽南,并由此出现“闽南”区域概念,并形成“闽南”的概念。有了“闽南”概念之后,自然就有了在这个概念下的区域文化认同及区域文化的构造,这是闽南文化的正式亮相,即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当然闽南文化并没有脱离中原传统文化的主流轨道,仍然保持着隋唐时期中原的语言及文化习俗,直至今日,闽南文化的唐朝特色仍然非常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闽南文化是盛唐时间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陈元光南下后200年之后,历史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王审知(862-925)三兄弟的南下18姓(后增至67,再至99姓),带来了河南光州固始的文化遗产,这一次的中原文化的南移对已经自先秦至于五代已生聚繁衍了一千多年的福州文化,影响并不大,但对与三王同源于“光州”的闽南(漳泉)文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由于五代的王审知光州固始和唐初的陈元光的光州同出一州,同属于中原光州文化,具有同质同源同根和同脉的共同特性,因此,五代王审知带来的中原文化是对唐初陈元光带来的中原文化而言是锦上添花,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是“圣人作而万物睹”的进一步促进和繁荣,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增强。正因为五代的王审知对闽南的影响远远超过对闽南以外的福建其他区域,乃至珩这种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闽南人的各大姓在姓氏源流多攀附于光州固始,都以与“王审知”同出于中原,同出于光州固始为荣,于是闽南包括莆田在内,各家各姓在追溯姓氏溯源时,都采用了和王审知同乡的“光州固始”为祖籍和祖源。这种现象,200后的宋代郑樵(1104-1162)已经发现并提出质疑。

总而言之,闽南文化滥觞于东晋代,形成于唐初陈元光开漳以后,发展于五代王审知开闽。因为闽南文化一再移植自中原,所以,在端午文化的习俗上,也与中原并无差异。

图3:道光《厦門志》(左图)清.周凱纂修

五代以后,特别是随着北宋的灭亡,南宋时期中华文明和文化又一次南移,这次的南移是整体的,大规模的,全方位的南移。正因此,偏安一方的福建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两宋时期,福建出现了属于福建本地的神灵:保生大帝、妈祖、临水夫人等影响至今的民间信仰。除此之外,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也在此时成为汉文化、儒文化的主流,传流至今的中华传统文化大部分都源于朱喜为首的闽学,闽学的地位由宋至明清闽学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乃至于成为明清官学、成为明清科举教材,其思想和观念影响至今,且传播至海内外。明清以后,闽地信仰及闽学随着闽人向海外移民又传播到全世界。

集美的端午文化和闽南及其他闽地(共八闽)文化一样首先承继了中原主流文化和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但是,由于受到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集美和闽南其他临海区域的端午文化一样,在某些端午传统活动项目上也因区域环境的影响与其他内陆地区的端午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端午文化。

二、集美式端午文化特色

1.海洋文化特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文化运行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此,文化才有陆海之分,海陆之别。集美临海,因此,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体现在端午节上,最重要的体现就海上龙舟竟渡,即“竟渡于海滨”(图3)。到近现代,在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和推动下,1950年在建成集美独有的集池塘、旅游、体育及端午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多用途的“龙舟池”。这是集美人民善用于“海”,向“海”拓展,变海为“池”,围海造景的海洋文化特点。龙舟池建成之后,成集美学村及近乡村百姓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旅游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更是集美开展以端午文化为主题的各项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依此平台,构成了集美式端午文化的校乡特点及海洋文化特色。

2.集美文化特色。无论”集美“一词是如何演变形成的,我们首先从文字字面上可以体会到集美人民特有的“聚天下之美而集之”的观念。集美的端午文化融山海于一体,集海陆文化之精华,造集美式之文化。陈嘉庚建筑更融中外建筑之精华于一身,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嘉庚建筑”,此外,陈嘉庚所创立的学校,在引入西方科学、知识与智慧之余,仍不忘极力传弘中华五千年之传统及文明,集国内外之美于学校,为中华民族培育振兴之人才。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期间,集美的端午文化融龙舟比赛、文化论坛、屈原祭祀节、诗人节、诗歌朗诵、卫生保健、饮食文化等活动为一体,充分挖掘端午文化“固有”之全民卫生保健、爱国主义以及龙舟赛的集体主义、协调与和谐理念,再与当今集美“现有”的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楷模、集美区位特定的面海而生的海洋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节、文化论坛、文艺表演和社科普及等多种手段、多方努力和多管渠道,研究集美特有的端午特色文化,逐步构建起具有集美特色的集美式端午文化。

三、新时代集美式端午文化的养成和发展

新时代集美式端午文化的养成和发展主要依靠如下几个要素:

首先,要有精神相关的“文化”意识。要敢于“创造”、勇于“探索”,善于“整合”。推动区域文化的兴盛和发展,“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应该说,问题的成因主要不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习近平著作选》第一巻。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版,第284-285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上,新时代的集美式端午文化应该大胆的走出“集美区”的区域范围,借助集美固有的“海洋文化”、“海外关系”以及“爱拼爱赢”的精神,站在集美的最高处,放眼全世界,用最自信和世界的维度看待和推动”新时代集美区端午文化“发展。

其次,新时代集美式端午文化的养成,离不开“新时代”特性。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时代,是高质发展的时代,是逐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是“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时代,是创造和产生中国“现代文明”的时代。在两岸关系上,是构建“两岸融合发展”的时代,是促进两岸“心灵契合”和“民心相通”的时代,是“以情促融”的时代,是构建两岸“共同精神家园”的时代,是推动台商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的时代。这种个新时代、新背景、新理念的推动下集美式的端午文化,应该体现上述的新时代的特色,运用集美特有的区位优势展现新时代新风貌。

第三、集美式的端午文化首先体现的是集美“区域"内的固有的传统的“文化”。集美式的端午节,理应站在集美原有的固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区域文化的区域性,就是区域特色,要具备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质。集美式的端午文化,应该发挥集美“龙舟池”的平台作用,广邀海内外“赛队”齐聚一池,共襄盛举。集美龙舟池的龙舟赛不应该只看到闽南或海峡两岸或海外华人代表队参加的比赛,也不应该只限于民俗活动范畴,应通过各方努力将这一赛事提升到“国际龙舟锦标赛”级别,纳入到国际体育赛事系列,用国内的、国际的赛事提升“龙舟赛”的档次和影响力。借助集美原有的“海洋文化”优势,“侨乡”优势,实现大赛等级的提升。

第三,区域文化的构建,除了对现有、自有文化挖掘、创新和组合发展外,还可以借助“外来文化”,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新时代的有份量的、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文化及新文明。集美文化,应该树立起名副其实的“集美”理念和“集美”方式 ,广聚天之美于一区集美式端午文化。集美应当借助集美联系两岸及海外的优势,引进各地优势的端午文化项目,构建“全国”乃至“全球”的端午节俗文化大观园。可以考虑将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地以及海外华人创造的有特色的端午习俗和项目移植到集美来,让世界的端午文化都“集”到集美来,“美”到集美区,为集美式端午文化节,办成世界级的、国际级的端午文化交流和共享节。

第四,构建和推动一个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区域文化还需要教育的培育和训练。集美式的端午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村”端午文化,龙舟池的端午活动原本就是以学校为主的比赛活动。因此,推动有关端午文化的教育并不难,只要各院校重视,相关的选修课程甚至必修课程就能创设起来。通过学校的课程教学和培训,再借助一年一度的比赛和论坛,在集美构建一个面向海外,面向两岸以及放眼全国的端午文化研究中心、院或研究所没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和困难。新时代的集美端午文化研究已经持续有十几的历史,就论坛而言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8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集美式端午文化的教育 ,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屈原的爱国议论:《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九歌》中的“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等,在弘扬屈原的爱国精神之余,更要重要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要积极传播陈嘉庚的爱国言论:“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 “有钱可以买洋房,但买不到国魂。” “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国家的进步。”“国家虽然贫穷,但只要有人才,就可以兴旺发达” 等。

第五,构建集美式的端午文化还需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除了传统的积累和社会的认可之外,要推动新时代的集美式的端午文化,还需要有较雄厚的物质支撑。集美的龙舟文化节活动,重在龙舟比赛,对论坛的宣传和支持稍嫌薄弱。要构建集美式的端午文化,完善“龙舟文化节”,体现“文化”的论坛,应该各是重头戏,应发大力气将论坛办出成果,办得特色,办出水平,办出级别。可以考虑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共同举办国际级别的端午论坛。举办大学生端午文化征文比赛,举办校园端午文化活动,通过电视、电台、网络媒体、报纸等多方渠道,宣传文化节和论坛成果,出版论文集,组织学生举办端午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主题短剧创作和表演,开展全民卫生运动,结合陈嘉庚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各种相关活动,鼓励相关的文化创新新产品,创新主题歌曲、主题电视或电视剧。

四、发挥集美区位优势构建集美式端午文化

第一,集美是著名的侨乡也是台胞祖居地,集美式的端午文化,应有两岸特色、侨乡特色、特区特色和国际特色等。

第二,既然是文化,自然必须具备“文化”特色。“坚定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祖国是人民的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巻,P538页)对集美历史的认知,首先就是“集美”之名及其由来,其次则是对历史地名“仁德里”、“安仁里”的解读。而集美的“英雄”,最有优势的“英雄”就是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是集美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端午文化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与陈嘉庚爱国主义完全吻合,这种跨越三千年的爱国血脉延续,是构建集美式端午文化的活水源头和最重要的最活跃的精神资源。

第三,既是端午就必须有端午相关的文化遗产、项目和活动。龙舟池的端午文化特征,为集美式端午文化的构建提供了活动的平台。除此之外,集美应该规划在高校建立“龙舟文化研究院”或“端午文化研究中心”之类研究机构,创设端午文化课程,在体育院校开展龙舟相关的体育项目培训。举办大学生龙舟大赛,端午文化征文大赛,以高校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端午文化学习、培训、体育训育和教育活动。组织以端午主题的歌曲创作大赛,主题动漫、主题短视频、主题大数据征集活动,举办以屈原和陈嘉庚的爱国主义为主题活动、举办大型的主题文化晚会,举办主题美食大赛,主题诗歌咏比赛、主题全民卫生和保健活动,农民趣味捉鸭子活动、拔河比赛等。

第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巻,第536页)集美区集美人的灵魂就在于集美文化,而当代集美文化最可宝贵的是就是陈嘉庚文化,陈嘉庚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以旅游业为例,集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集美学村、龙舟池和鳌园等这些都与陈嘉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除了属于本地特有的文化因素之外,在创造新时代文化时,还可以引进外来文化、新兴文化,潮流文化。以“集美”的精神和气概,"容民畜众“,以“学习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的文化态度,吸收引入相关的优秀文化,以为我所有,求“与地之宜”之态度,结合本地实践,慎重辨别,防止排异反应,以宽容、大方的胸怀,吸纳古今中外之文化,以为我用。最后再将心比心推动推行外来文化的落地生根,丰富集美文化大观园。

第五,新时代即当代,集美式端午文化必须是紧跟时代的且面向未来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习近平著作选》第一巻,第537页)构建新时代的集美式的端午文化,必须跟进时步的步伐。在如今AI、人工技术、大数据以及GPT智能机器人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宣传手段上,必须跟上这些新技术潮流,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媒体等充分结合,借用各种传播媒体,传播集美文化,宣传集美式端午文化。

第六、传统文化应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熠熠光辉。2023年6月初,习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时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里的“现代文明”就是创造属于中国的现代的文明。集美式端午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首先应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的媒体技术、现代的融媒体手段宣传集美式端午文化,树立集美标签、集美概念、集美特色。其次,将传统的爱国主义和当代的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构建集美式端午文化中的有当代集美内容的爱国主义典范,这里主要就是陈喜庚。第三,在端午节既有的传统项目中进一步融入现代因素,失去传统项目的现代化转型,或者通过文化创新,文化创意,营造出具有现代内容的现代端午文化项目。要融入集美区自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嘉庚文化、民俗文化、学村文化等。发挥现代集美自有的文化资源优势,融入到端午文化中,可以使“集美式端午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第七、集美区是台商投资区,与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发挥区位优势,促进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可以使“集美式端午文化”更具两岸特色、强化国际化、”集美化“和开放性。

第八、发挥“集美式端午文化”的优势,需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全新“集美”思维,以“集天下之美”的胸怀和气魄,吸收、借鉴、融合各地的传统的现代的,中外的文明成果,为集美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集美区位优势,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集美式端午文化”。

综上所述,发挥集美区位优势,构建“集美式端午文化”,不仅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人民的亲情和友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现场照片由杨成栋,周暐闳等嘉宾提供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