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能抵挡得住十七座城市的诱惑么?

阿凡来侃球 2024-01-24 11:17:59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遣武安君白攻韩,攻占韩国的都城夜王,使韩国与上党郡之间的交通断绝。韩王无奈之下,只好把上党郡拱手让给秦国,上党郡民与秦国连年征战,积怨已久,自然是不愿意臣服于秦国。上党人都想归顺同为三晋的赵国,与虎视眈眈的秦国决一死战。上党太守冯亭曾遣人到赵国,告诉赵孝成:"韩国已放弃上党,欲将上党拱手让给秦国,但上党百姓不服秦国,一心向赵国,故上党有十七城,愿为赵王所用。"赵孝成王一听,又惊又喜,不知是否应收上党为己用。最后,赵孝成王没经得到天上掉馅饼的上党郡,欣然答应,结果惹来秦国的激烈反扑,于长平一役,折损了四十五万精兵。假若赵国内最强大的君王赵武灵王还活着,是否还能抵挡得住如此巨大的诱惑呢?

赵武灵君

赵武灵王作为赵国中的国君,在他的统治下,实行“胡服骑射”,发展了铁骑,把赵国推向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赵武灵王时兴兵伐之道,扶持秦燕之君,北征匈奴,筑赵长城,并吞中山。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证明了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我敢打赌,赵武灵王若是遇到这种从天而降的“城池”,一定会第一时间得到。

胡服骑射,想当初,赵武灵王与中山国斗了十年,才将他的心腹大患消灭。上党有十七个城池,就算是战国时代的小国,也未必能有这么大的地盘。所以赵武灵王才第一时间就开了个会,但主要内容却不是要不要接受上党郡,而是如何处理后续,如何应付秦国的反扑。他的孙儿赵孝成,在接受了上党郡的投降后,认为自己的品德和声望都很高,所以只派了平原君赵胜到上党,对冯亭的将领进行了重赏。赵孝成王只顾着自己得来的城郭,却忘了强秦复仇的严重后果。

“秦军”

不用想也知道,秦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损失了大量的兵力,才逼得韩王交出上党,眼看着就要到手的肥肉就要被赵国抢走了,却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更别说是当世最强的几个人之一了。复仇是必然的,战争在所难免,而且规模之大,难以想像。如果是赵武灵王的话,他一定会立刻调兵遣将,让整个国家都处于戒备之中。赵孝成王则稍逊一筹,因秦国的入侵,赵国吃了大亏,被迫在狭窄的长平一带僵持,失去了骑兵的优势。长平地区

若当年赵武灵王执掌赵国,必然是先与关东各国交好,然后再拉拢其他六国,其中又以韩国最为重要。韩王把偌大一个上党郡拱手让给强秦,实属无奈之举。所以赵武灵王才会把一些好处让给韩国,比如击败秦国后,把上党郡一分为二,各占一半。韩、赵、魏三国本来就是一个国家,三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地盘,就像苏联一样,在强秦入侵的时候,也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在战国初期,魏国势力最大,三国以魏为联盟,赵为领袖,联合抗秦,这是唯一的出路。

 

赵武灵王本就是兵法大家,能领兵打仗,能与秦决一决生死,而不是用赵括来代替擅长防御的廉颇,所以才有了长平之战的失败。没有了赵武灵王,赵国根本不可能和强大的秦一战。作者只觉得赵武灵王是一位伟大的君王,一手好棋,却被自己的孙儿赵孝成王输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