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中的手印(印相)是佛菩萨通过手势传达教义的重要符号,常见手印及其含义如下:
一、释迦五印(核心手印)
说法印
姿势:右手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手指舒展,左手或置于下腹前。
象征:佛陀宣说佛法,常见于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等造像。
禅定印
姿势:双手仰放于腹前,右手叠于左手上,拇指尖相接。
象征:禅思入定,代表内心安定,源于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的修行。
降魔印(触地印)
姿势:右手覆右膝,食指或中指触地。
象征:降伏魔众,源于佛陀成道时以大地为证降服魔王波旬。
施无畏印
姿势:右手上举胸前,掌心向外,五指舒展。
象征:消除众生恐惧,常与“与愿印”配合出现。
与愿印
姿势:左手下垂,掌心向外,五指舒展。
象征:满足众生愿望,体现佛菩萨的慈悲。
二、其他重要手印
九品印
姿势:双手相叠于腿前,拇指与食指相连(弥陀定印)。
象征: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分九种品级。
智拳印
姿势:左手食指竖立,右手握左手食指于胸前。
象征:大日如来的无上智慧,破除烦恼。
合十印
姿势:双手并拢相合,指尖向上。
象征:敬意与虔诚,常见于礼佛与问候。
期克印
姿势:中指与无名指弯曲,食指、小指伸直。
象征:密宗降魔,多见于忿怒尊造像。
三、手印的起源与意义
手印起源于古印度舞蹈与宗教,后融入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逐渐形成汉传佛教的独特体系。手印不仅是宗教符号,也承载美学与修行功能,如密宗强调“身密”与佛菩萨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