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80年,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几名少年正在一处租书的店铺内租书看,在租书店的外面挂着各种小人书的封皮,以用来招揽顾客。
第二张时间:1988年,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拍摄者用相机拍下了当年所使用的人民币,对于在80年代生活过的人,对这些样式的人民币一定是感觉非常的熟悉与亲切。
第三张时间:1987年,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在一处小区内的文娱室门前,人们正聚在一起打着麻将,在文娱室的门框上还挂着一个写有电视节目单的小黑板,想来人们是可以到这里来电视的。
第四张时间:1986年,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照片中为典型的南方民居,看起来就像一幅画一样,不知道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这里是不是已经被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所代替。
第五张时间:1985年,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几名行人正走在一处石桥上,走在前面的是一名挑着玻璃酒瓶的中年妇人,在80年代的时候空酒瓶是有地方回收的,“酒干倘卖无”说的就是卖空酒瓶子。
第六张时间:1985年,地点:上海市
在码头的出站口接站的人们正在等着轮船的到来,在照片的最中间一辆看起来很是超前的三轮车正在路中间行驶着,造型很像现在的电动三轮车。
第七张时间:1984年,地点:北京市
在一处非常繁华的地段,一名老人家正在街边摆着一个卖冰棍的木箱子,在上面还覆盖着保温用的棉被。
第八张时间:1988年,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一名小男孩正坐在椅子上吃着一个苹果,看品种应该是那个年代很流行的“国光苹果”。
第九张时间:1985年,地点:南方某地
一群年轻人正在一处民居外面的简易木棚下打着台球,在80年代的时候这是一种在全国都很流行的街头娱乐项目。
第十张时间:1982年,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在一处临水的村庄内,人们还保持着在河水中沐浴的习俗,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还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第十一张时间:1987年,地点:云南省大理市
在一处海边,一艘小船正停靠在这里,大人或许是有什么事情出去了,留下了两个孩子在这里。
第十二张时间:1985年,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
人们正在修复着一段山海关的古城墙,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施工机械还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人力来完成。
第十三张时间:1988年,地点:上海市
在一处院落内,几户人家正在公共区域里各自干着各自的事儿,在那个时候这是很常见的上海日常生活。
第十四张时间:1988年,地点:海南省三亚市
一队渔民正在海滩上奋力的拉着海中的渔网,想来这一次的收获应该不小。
第十五张时间:1988年,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几名农民正在桂林的山水间的田地里劳作着,整张照片就像是一幅田园山水画。
第十六张时间:1985年,地点:北京市
一处给游人拍照的摊位处,一辆小汽车被放置在这里当做拍照的背景,一家三口人正在拍摄合照,可以看得出来父母的动作和表情还有些许的不自然。
第十七张时间:1983年,地点:福建省厦门市
这是一张人民法院张贴的布告,上面在人名处划上了一道红色的横线,在下面用红色打着一个大大的对勾,这也宣告了一个人的生命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第十八张时间:1984年,地点:重庆市
那个时候的重庆还不是直辖市,照片中为一处沿着山坡修建起来生活聚集区,可以看到很多的民居从山上一直建到了山下。
第十九张时间:1986年,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两名妇女正在晾晒着洗好的衣物,在晾衣杆的最左边挂着的就是那个年代流行的枕巾。
第二十张时间:1985年,地点:中国某地
在一处城市的拐角处挂着一张大幅的布制宣传海报,海报上的内容为将要表演的节目内容,只是画面有些夸张。
老上海都知道,那种带蓬的三轮摩托车是出租车,俗称乌龟车
南方某地,应该是工业区
那时候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很幸福。
承载了儿时快乐记忆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