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桥一战,东北军107师损失殆尽,619团团长高福源等多人被红军俘虏。对此,张学良 感到非常心痛。
然而,不久后,高福源便出现在了张学良的面前。面对生龙活虎地站在那里的爱将高福源,张学良感到五味杂陈……
1936年1月,在东北军第67军军长王以哲的引荐下,高福源来到了张学良的办公室里。
在见到张学良的那一刻,高福源像往常一样,向张学良敬了一个军礼,大声说:“报告副司令,我回来了!”
看到高福源居然毫发无损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张学良想到了最坏的一面,冷冷地说:“你是怎么回来的?”
听了张学良的话,高福源说:“是红军派我回来的,我有许多情况要向副司令报告。”
高福源的话,验证了张学良的猜测。紧接着,张学良盯着高福源看了看,发现他并没有因为打了败仗有丝毫的愧疚,反而像是打了胜仗的英雄一样,显得得意洋洋,便大声斥责道:“什么?红军派你回来的,你好大胆!你当了俘虏,还要我通匪,我枪毙了你!”
见张学良动了真火,原本想象的两人热诚交谈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高福源心里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在高福源的心里,自己并没有投降,也没有变成说客,张学良不应该如此待他。
高福源,出生在辽宁省营口马家屯(今属辽宁营口市大石桥),祖籍直隶(今河北)盐山,字少卿,曾在北京汇文中学和北京大学求学。
1923年,高福源回到东北老家,进入张作霖开设的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开始学习军事。
1925年,从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高福源先后担任了奉军连长、参谋、少校团副、上校军事教官,以及张学良的卫队营长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入敌手。此时,高福源也跟随东北军入关。
1933年,在热河抗战期间,高福源得到了军长王以哲的器重,职位也升到了第67军参谋处上校处长。不久后,高福源被任命为第67军107师619团团长。
后来,东北军开始在蒋介石的调遣下,不断地“围剿”红军。此时,高福源所在的部队也被调到河南信阳、潢川、商城一带,与红军作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一个地倒下。在战友们最后的眼神中,高福源看到了他们不能死在打回东北老家去的遗憾,心里十分难过。而他自己也经常因为身为军人没能以身报国而感到耻辱。
然而,作为一个兵,高福源的选择是不多的,他只能跟随着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按照蒋介石的命令,不断地与红军作战,而内心深处的国仇家恨却无法得报。
1935年,张学良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不久后,东北军主力被调到陕甘一带,“围剿”陕北的红军。
在与红军作战的过程中,东北军在劳山、榆林桥、直罗镇3次战役中,损失了近3个师。这样的损失,对于张学良和在关内游弋的东北军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在失败中,张学良和大部分的东北军将士都逐渐觉醒,认为如果和红军这样打下去,他们的损失会越来越大,在没有打回东北老家前,便会成为孤魂野鬼。
再加上蒋介石对东北军不但不给补充,还将东北军削减番号,减发军饷,东北军将士们都感到非常气愤,这也为后来的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
在榆林桥战役中,高福源按照军长王以哲的命令,率领619团和620团的1个营组成的加强团,在榆林桥负责防守。
到达榆林桥后,高福源命令部队抢占了有利地形,不仅在四面山头构筑了工事,还围绕村子挖了一条通到村子后山的战壕,企图凭借碉堡固守。
不久后,在当地熟悉路线的群众的带领下,红15军团便快速占领了榆林桥周围的所有高地。
在外围据点被红15军团攻克后,高福源不甘心失败,亲自组织了反击,妄图夺回阵地。然而,在红15军团的顽强抗击下,高福源组织的进攻,被一次又一次地打垮。
后来,高福源率领的第619团凭借着坚固的窑洞拼命抵抗,却被红军战士搭人梯爬上窑顶,从烟囱往窑洞里扔手榴弹的战术,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王以哲派了3架飞机在空中投下7枚炸弹,企图火力支援被围困的高福源部。然而,由于双方距离太近,有3枚落在了高福源的阵地上。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后,高福源的部下被杀得敌军人仰马翻,尸体遍地,纷纷缴械投降,就连高福源本人也成为了红军的俘虏。
高福源被俘后,在红军的耐心教育和政策感召下,在内心里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主张,并主动提出了放他回去做包括张学良等人联共抗日工作的建议。
不久后,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接见了高福源,同意了他的请求。
1936年1月,高福源回到东北军,在洛川见了王以哲。随后,在王以哲的努力下,张学良来到洛川。
见面的那天,张学良为了不让高福源看出自己与共产党谈判的焦急心情,同时看看红军对他联合抗战的诚意,便决定先试试高福源胆识,这才有了对高福源那些斥责的话。
果然,听了张学良的话,高福源的心里非常失望,带着心痛的语气,对张学良说:“请副司令息怒。我这次冒死回来,确实有话要对您说,我是为了您和东北军好,决不是为我自己。至于您怎样对待我,我是不在乎的。我不怕死,怕死我就不回来了。”
接着,高福源说:“您想杀我,还不跟踩死个蚂蚁一样。但副司令,您可不能忘记我们东北被日本鬼子强占了,不能忘记三千万东北同胞已沦为亡国奴,也不能忘记先大帅是怎样惨死在日本人的手中!”
紧接着,高福源又泪流满面地说:“现在,共产党和红军主张团结抗日,并诚心诚意帮助我们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人家的好意?又有什么理由骂人家为‘匪’?难道,非要把我们东北军这点力量全消耗在自相残杀的内战中,才心甘吗?”
说完后,高福源已经变成痛哭失声了。
看到高福源这样,张学良的心里也很难受,也流着泪,安慰他说:“福源,别难过了,你说得好,说得对,你是我的老部下,我哪能那样做呢,我刚才是试试你的胆量,察看一下你的真情。你回去可以转告红军,请他们派一位正式代表来,双方可以作一些商谈。”
听了张学良的话,高福源才转悲为喜,高高兴兴地带着张学良的话,返回了红军那里。
在高福源的努力下,东北军和红军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并促成了张学良与周恩来在肤施的会面,“在红军与东北军之间搭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桥梁”。
后来,高福源又升任为东北军105师的旅长,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带着张学良的嘱托,前往了河南开封,拜会了河南省主席商震和绥靖主任刘峙,向他们说明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由于东北军内部在营救被蒋介石扣押张学良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2月5日,高福源被105师的师长刘多荃派人诱杀,成为了一名烈士。后来,新中国的民政部门将高福源追认为烈士,并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