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军的历史上,前后总共有四位司令员,七位副司令员。他们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回国后理应受到重用,理应身居要职。基本上也是如此,只有一人是例外。
志愿军最初的三位副司令员,披荆斩棘,浴血苦战,是抗美援朝局面的打开者,最是劳苦功高,回国后都受到了重用。
邓华去了东北,后来就成为首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东北大地是共和国的长子,又是第四野战军的起源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把它交给邓华,这足以说明对邓华的器重。同时邓华还是副总参谋长。
洪学智是黄克诚的老部下,黄克诚对他相当器重。从朝鲜回国后,洪学智就担任了总后勤部副部长,成为黄克诚的副手,两年后转正,成为总后勤部的一把手。
旋风司令韩先楚是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排名在邓华和洪学智之后,得到重用也比他们要晚一些。1954年韩先楚也担任了副总参谋长,他只是挂职,并没有实际到任。
直到1957年,韩先楚才到福州军区担任司令员,算是和邓华平起平坐了。
志愿军的副司令员中,只有一人评了大将,他就是陈赓。从朝鲜回国后,陈赓担任了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54年也成为副总参谋长。
同样是副总参谋长,邓华和韩先楚是在地方任职,而陈赓实际到总参谋部上班,成为粟裕的好助手。粟裕休息的时候,就由陈赓主持工作,两位大将配合得很好。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后期,有两位姓杨的副司令员。一位是杨得志,另一位是杨勇,他们后来也都转正,担任了志愿军司令员。
从朝鲜回国后,杨得志先是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然后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从此在大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5年,成为这方面的翘楚。
杨勇在朝鲜一直待到了1958年,回国后就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然后又担任了副总参谋长。当时的地位相当显赫。他是任职最久的北京军区司令员。创造了这方面的历史记录。
这六位志愿军副司令员,回国后不是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就是到总部任职,成为一把手或者副职,他们都深受器重。这是应该的,因为他们都是有功的将军,理应得到器重,不被器重才反常呢。
这里只有一个例外。他就是宋时轮。宋时轮统领第九兵团入朝作战,他统率的是第三野战军的精锐部队,代表着第三野战军的脸面。遗憾的是,宋时轮进入朝鲜之后,酿成了重大损失。
第九兵团因为准备的棉衣棉鞋不足,对朝鲜冬天的寒冷程度估计不足,结果很多可爱的将士,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而是活活被冻死,乃至于出现了冰雕连这样悲壮的故事。
眼看着敌人从自己身边通过,却不开枪射击,因为这些可爱的将士们,已经被冻僵冻死了。第九兵团出现这样的损失,宋时轮作为兵团司令员难辞其咎,他向军委写了检讨书。
虽然军委和毛主席并没有处分宋时轮,但是作为一代名将,当过兵团司令员的开国上将,宋时轮回国后就去院校任职了,既没有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也没有到某个总部担任一把手。
好像被雪藏了一样。奖功罚过,赏罚分明,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其他六位副司令员得到重用,而宋时轮不被重用,正是这一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实事求是原则的体现。
宋时轮第九兵团第一批入朝,时间紧任务重,准备不充足,能怪他吗?
照片都错了,还发什么议论
副总长和大区司令平级
宋时轮名气不小了
宋时轮没有当过志愿军副司令员。
放莫文骅的照片干嘛
准备不足不是关键,对作战地域的认识不足才是根本。
有些人写文章就是找骂的!九兵团一直在打阻击怎么可能大胜又带缴获
这个事情真不怨宋时轮,按照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和运输能力,换任何一个兵团去长津湖都得这样
非常惋惜!一代名将啊!
最后的照片是中将郭化若,张冠李戴一点都不严谨。
英雄能征服天下,
正确
后勤补给由高岗负责,与宋时轮何干?
他不是副司令员
长津湖就是宋时轮第九兵团打岀来的
你说宋时轮不是不行,但你用郭化若的照片就过份了。
宋打的胜仗少,缴获更少。我军的补给历来有靠敌人补充的优秀历史。志愿军更是如此。
参谋长解方授少将
你标题写的是什么?真是的文不对题。
胡说八道
“在志愿军的历史上,前后总共有四位司令员”?彭德怀、杨得志、杨勇,还有一位是谁?
那彭老总呢?
不要把军校看轻喽!蒋介石、林彪、刘佰承、陈庚都干过军校校长。再说55年授衔宋时轮不也是上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