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特朗普终于“体面认怂” 。
英国《电讯报》用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点破了这一事件:“特朗普在贸易战中先眨眼了。”
虽然特朗普依旧十分嘴硬,但从一系列迹象表明,特朗普或许早就撑不下去了。
毕竟中国84%关税的回击,可不是吃素的。

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美国股市出现了剧烈波动,纳斯达克指数飙升12%,创下17年最大涨幅。
特斯拉、苹果、英特尔等大公司股价纷纷暴涨,整个华尔街似乎迎来了久违的狂欢。
美国在全球贸易战中,或许已经彻底失去了最后的筹码……

特朗普总统自上任以来,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挥舞关税的大棒,企图通过“贸易壁垒”来让美国“再次强大”。
初期的成功让特朗普信心满满,他不仅将关税加到中国,还把矛头指向了欧盟、加拿大等盟友。
美国的“贸易战”变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冲突,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

当中国开始强势回应,并且欧盟也选择加入反制行列时,特朗普似乎意识到事情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4月9日,中国宣布将对美国产品的关税提高至84%。
这一举措让他意识到,这场“高风险”的赌博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

欧盟也加入了反制行列,宣布将对美国价值21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直指美国产品的敏感领域。
面对中欧两大经济体的联合反制,特朗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中。
不断的加码关税没有让中国低头,反而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而美国国内的民众和企业也开始感到焦虑;
制造业回流计划的失败,股市的动荡,甚至是美国农民的抱怨声都开始变得愈加嘈杂。
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与特朗普的“背后算盘”就在全球都在关注特朗普如何应对中欧联合反制时,美国股市的反应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股市的狂飙并非出于对特朗普“全面胜利”的期望,而是对特朗普政策转变的反应。
4月10日,特朗普宣布暂时暂停对75个国家的关税,并且大幅降低了对不反击的国家的关税税率。
这一决定立刻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狂欢,纳斯达克指数在短短几分钟内暴涨12.7%,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也纷纷大幅上涨。

这种市场的狂热并非特朗普的战略胜利,恰恰相反,它暴露了特朗普在这场博弈中的一大弱点:
他的政策决策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反复无常。
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面前,全球金融市场早已进入“赌局”模式。
而特朗普似乎也意识到,这种频繁的政策变化早已让全球市场对美国失去了信任。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股市暴涨后,立刻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现在是买入的绝佳时机”,鼓励美国民众投资股票。
而他和他的幕僚,早已在关税政策发布前悄悄抛售美股,并在此后通过做多美债等方式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特朗普的“商人逻辑”再次让人感到吃惊:在进行贸易博弈的同时,他已经悄悄从金融市场中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商人式的操作”虽然让特朗普获得了短期的利益,但却严重破坏了全球市场对美国政策的信任。
金融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早已失去了耐心,而特朗普自己也不得不在4月10日这一关键时刻,选择了“体面认怂”。
美国的贸易失误:经济困境与社会裂痕特朗普的妥协并不仅仅是金融市场反应的结果,它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经济的深层次危机。

根据彼得森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中,92%的成本最终都转嫁给了美国企业与消费者,导致美国的制造业无法恢复,失业率不断上升。
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超过448万人因关税增加而失业,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计划也彻底破产。

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升,从原本的几百亿美元飙升至4230亿美元,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的空心化。
美国国内的矛盾也愈加明显,中西部的农民与硅谷的科技精英竟然罕见地联手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抗议声不绝于耳。
特朗普虽然在政治上声势浩大,但他所推行的政策却未能获得美国社会的广泛支持。

甚至连特朗普的财政部长都因关税政策的不合理性而辞职,表达了对这种“荒谬算法”的愤怒。
随着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加剧,特朗普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欧盟的反制,中国的回应,甚至是全球其他经济体的动荡,都让特朗普的决策变得愈加捉襟见肘。
中国的反击与全球经济的重构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并没有选择被动接受。

相反,中国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反制措施,成功地减轻了对美出口的依赖,并逐渐扩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份额。
中国不仅通过稀土管制使美国的F-35生产线停摆,还加速了数字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占据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新阵地。

中欧班列的开行量突破2万列,成为新的物流大动脉,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选择通过精细化的策略打击美国最脆弱的地方——农业、科技和能源。
不仅通过关税对美国产品进行精准打击,还通过技术进步和多边贸易合作,进一步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布林肯曾公开表示,美国已经失去了部分亲密盟友的信任,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开始选择绕过美国进行合作。
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正在悄然崩塌,而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则通过多边合作与去美元化策略,推动着全球经济的深层次变革。
4月10日,这一天注定会成为全球经济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在这一天,美国在贸易战中的所有筹码几乎被耗尽,而特朗普的“体面认怂”也标志着美国的全球战略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全球的政治与经济秩序,正处于重构之中,而美国如何应对这一变革,将决定未来国际格局的走向。
从此刻开始,全球的目光不再仅仅聚焦于美国,而是转向了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的全球经济体系。
文/编辑:小阳咩咩咩
美国没有产品,靠股市、虚拟币捏造抬高市值,股市再下跌,输的内裤都没有。
爬
让制造业回流?哪个企业敢把钱投到一个政策反复无常的国家?